一眾謀士沉吟了半晌,終究還是郭嘉先站了出來。
“陛下,兵法有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但此刻我大漢與袁紹對峙了一年之久,雙方稍有動作,皆會被敵軍探查。”
“臣以為,與其一處用奇兵突襲,空耗糧草,不如著力一點,正麵決戰。”
“在臣看來,袁紹有十五萬大軍,而我漢軍可戰之兵也不下十五萬之數,如此大軍對峙,絕非是一處勝負就能決定戰爭的最終走向的。”
劉辯聞言點了點頭,“奉孝以為,此戰必然會曠日持久嗎?”
說實話,劉辯並不想在冀州一地耗費數年時間,如此大的戰爭消耗,意味著需要更多的民眾加入民屯的開墾。
同時也意味著與袁紹開戰的時候,也是大漢最脆弱的時候,如果那時有異族或是旁的勢力來進攻,隻怕會讓前線的戰事產生崩潰的連鎖反應。
“奉孝以為,此戰若開,會持續多久。”
劉辯麵色有些沉重,開口問道。
“臣以為,以河北名士之智與勁卒之威,恐怕要全殲袁紹,尚需花費兩年時日。”
郭嘉此言一出,一眾謀士皆是麵沉如水。
他們也想儘快結束大戰,好讓大漢早些一統,但即便是當世最強的謀士們,也給不出更好的建議。
如此規模的軍團大戰,能影響最終勝負的關鍵點太多了,與其說人算不出,倒不如說隻有天才能算出大戰結果。
但好在,此刻的大漢,朝政蒸蒸日上,想必袁紹,已經顯露出更為強大的態勢,而大漢的身後,能夠威脅到自己的勢力。
也就隻有被揚州戰事纏住手腳的袁術而已。
“陛下,無需多慮,如此大戰我軍難以久持,袁紹更是如此,臣倒覺得冀州之糧無法養活十五萬大軍一年之久。”
“所以他袁紹才會出兵幽州,”
龐統一拱手,再次諫言道。
“士元說的也有理,諸位請看,這是百匠所新研製的兵器,一曰霹靂車,二曰元戎弩。”
劉辯點了點頭,拿出了霹靂車與元戎弩的製作圖,並讓兵部的侍衛,抬上了劉辯要來的兵器模型。
一眾謀士一邊看圖,一邊看模型,立刻便知道了這兩種兵器的強大。
“諸位,若是給孟德軍中配備這樣的兵器,是否能加快攻下冀州的速度?”
“啟稟陛下,這元戎弩還好說,看起來操作並不複雜,眼下先送一批成弩給前線兵士,年節後便能成軍。”
“但這霹靂車體型過大,耗材甚多,若是大量配給軍隊,是否會讓國庫負荷?”
郭嘉試探性地問道。
荀彧聞言立刻站了出來,“啟稟陛下,臣早些時候已經得了百匠所的奏報,這霹靂車多用木材,加之所中水排鼓風機之利。”
“臣有信心年節後送三千輛霹靂車入曹將軍營中。”
有了荀彧的點頭認證,一眾謀士立刻大喜。
之所以說大戰難以短時間結束,問題就是處在攻城之上,敵軍一旦見自己式微,會立刻固守城池。
屆時若能有比一般投石車威力更大的霹靂車在手,那麼便能極大地減少攻城的人員損耗與攻城時間。
“諸位,除了霹靂車外,朕聽匠師所言,可將元戎弩也組裝成車,不僅能擊發更多弩箭,還能增加殺傷力。”
“如今已經研製完成,隻待測試完善後便能量產。”
“諸位便以裝備了如此兵器的漢軍為基礎,推演一番吧。”
劉辯說罷,眾人立刻圍到沙盤之側,開始在沙盤上推演兩軍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