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聞言忽然又想起了盧植。
光論戰爭的藝術,中華要遠超蠻夷百年,千年。
而劉辯從盧植身上看到了,他對待戰爭時的沉穩,與無所不用其極,而最後的遺言卻又洞悉了全局,展現了身為老將的慎重。
不愧為日後五望七姓中範陽盧氏在漢末最突出的人。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劉辯不自覺地說出了孫子兵法中的一句話。
“拋開這些,真正的戰鬥,比拚的還有後勤、國力、與意誌。”
“古往今來,不乏有大軍壓境,卻被以弱勝強的案例。”
劉辯說罷,孫尚香立刻湊了上來,“陛下以為,弱如何才能勝強?”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其實說白了就是做好自己能做的一切,讓敵人無可乘之機,陷入曠日持久的拉鋸。”
“強者,或輕敵,或求速勝,弱者隻能靜靜地等待,等待強者露出破綻,再一擊而破之,方能以弱勝強。”
劉辯看著孫尚香解釋道。
“哎,可惜,大哥善武不善文,二哥善文不善武,若他們能如陛下一般就好了。”
孫尚香聞言,不禁被這幾句話而蟄伏,又回想起自己的兩位哥哥。
比之劉辯,孫策與孫權,總是如同缺少了一塊的拚圖,無法構築成完整的圖案。
“陛下,難道敵人的弱點隻能通過等待,讓敵人主動出錯嗎?”
黃舞蝶緊跟著問道。
“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所謂致人而不致於人,便是讓你的敵人忙起來,就像我們下棋一樣。”
“往往我們下的步子越多,就越容易在關鍵節點出錯。”
劉辯扭頭看向黃舞蝶,繼續說道,“而這種在關鍵節點的錯漏,便會一招錯,致使滿盤皆輸。”
“所以,當你的敵人開始忙碌起來,你就能從中找到可戰之機了。”
劉辯差點就說出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這是後世總結的最好的十六字真言。
“好了,夜已深了,也該回宮了,年節之後,朕處理完政務便會去親軍營中常住,你們若對兵法有興趣,朕可托黃月英,黃夫人來與你們探討。”
劉辯看向三女緩緩說道。
孫尚香滿臉沒有聽夠玩夠的樣子,卻也架不住先前飲了酒,此刻困意上湧。
“陛下,真的嗎?”
甄宓睜大了眼睛問道。
一個女子,愛上一個男人的集中表現,便是她會想主動了解這個男人正在忙碌的事業是什麼。
“當然,但黃夫人在百匠所還有工作,也不能日日陪著你們,除了黃夫人之外,文若他們的夫人也都是飽讀詩書的世家女。”
“你們若是喜歡,也可召入宮中,琴棋書畫,兵馬戰策,你們想聊什麼,聊什麼就是。”
對於自己的後妃,他並沒有同何太後一般直說。
而是用了一種更為委婉的方式,讓她們先接觸著。
幾女聞言立刻來了興致,像是得到了好物件的孩子,急著想要同家裡的姐妹分享似的,連忙躬身行禮,便告退離去了。
“張讓,此事你看著點,朝臣的家眷入宮,無事不可攔阻,但也要問清去處。”
劉辯見幾人走遠,緩緩開口說道。
“臣,明白。”
張讓點了點頭說道。
“朕與婆羅娜依見麵的事情,朝臣之中可有私下得知的?”
劉辯一邊將兵棋收回盒中,一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