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誌才見人都到齊了,立刻拱手出列道。
劉辯見狀,點了點頭。
關羽走了出來,拱手一禮,“請軍師問吧。”
“將軍之前可是想過水攻清河?為何又作罷了呢?”
戲誌才直言道。
“軍師,關某也曾查探地形,清河城位於上遊,引水攻上遊倒不是難事,隻是這清河城建城之時,便考慮了周圍的水患。”
“所以將城建在了高處,加之這清河的護城河與兩側水道相連,若非汛期的大水,隻怕難以淹到清河城中去。”
關羽詳細地解釋了一遍。
“原來如此,那看來截斷兩側河道蓄水來淹也是不成了?”
戲誌才繼續問道。
“的確,這清河東西兩門,離著水道不過十五裡之遙,文醜每日都會派人巡視的。”
“多謝關將軍指點,請陛下賜我百騎,隨我去實地勘察一番。”
戲誌才聞言,立刻拱手說道。
“好,便讓曹昂帶百騎隨軍師勘察地形吧,除此之外,清河城南前線的鹿角拒馬,以及陷坑,諸位可有妙計可除之?”
劉辯立刻答應了戲誌才的請求,隨後看向眾人問道。
“臣有一法!”
甘寧走出來說道。
“臣以為,我軍當在夜間填了陷坑,日間則用霹靂車以石油彈投射城南的拒馬鹿角,令其焚燒。”
“再配以元戎弩車,若是敵軍白日裡來重鑄工事,定然叫他有去無回。”
甘寧說罷,眾人微微點頭。
這的確是一個中肯的辦法,夜間破壞工事,白天防禦敵軍修複,就是用這個辦法,需要損耗許多石油彈。
劉辯並沒有馬上接受甘寧的提案,而是等待著剩餘人獻計。
“陛下,臣以為,可令鮑信將軍直接繞襲清河後方的東陽,他從博平出兵,經過夏津可直入東陽。”
“如此一來,文醜便有了來自身後的壓力,期間我軍可收取周邊木材,搭木為板,以此跨過陷坑。”
龐統站了出來提議道。
此話說罷,劉辯陷入了沉思。
就目前來說,龐統與甘寧的方法都是可行的,但戲誌才所言水攻之事,又在牽動劉辯的心神。
“嗯,關將軍與甘將軍先以甘寧之計行事。”
“朕也會詔命鮑信,直入夏津從而襲取東陽,兩方雙管齊下,不得有誤!”
劉辯起身對著眾人說道。
“臣等,遵旨。”
戰事議罷,眾將散去。
劉辯留下了郭嘉,開口問道,“誌才的水攻之想,有幾成把握?”
“如今看來,不足三成,此地雖然水流充沛,但臣也詢問了百姓,十數年來,從未有過水患。”
郭嘉也有些擔心的說道。
“袁紹也不是無能之輩,豈會讓手下大將駐守危城呢?”
“倒是朕心急了。”
劉辯聞言,隨即釋懷了水攻的念頭。
“陛下,此事還是等誌才探查完地形再說吧,他若不是有一定的把握,是不會提出探查的。”
郭嘉見狀,開口說道。
“嗯,若是水攻可成,誌才當立頭功。”
“奉孝,你觀曹昂如何?”
劉辯轉移了話題問道。
“比之其父,仍有不及,但於軍事,也算是同輩中的佼佼者了,陛下若有養才的心思,便讓他留在臣等身邊吧。”
郭嘉看著劉辯說道。
“嗯,朝中有新銳之臣,軍中也該有新銳之將,曹昂便交給你們了。”
劉辯當然是有養才的心思的。
平了河北,他還需要一位懂得政務的將領與馬超分管西域之事。
到時候一邊擴張,一邊收攏權柄,才能將內部矛盾轉化為外部矛盾。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