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的意思是,袁紹如此做是為了掩蓋真正的謀劃嗎?”
郭嘉思慮了片刻,開口問道。
“嗯,朕也說好,但總覺得袁軍不論是主力部隊,還是武將謀士,都不在我們這一方,又為何要特意不知麴義這一支疑兵在我們這裡呢?”
“陛下,臣以為,這很可能是袁紹為了讓我們生疑而設下的迷障。”
司馬懿開口說道。
“臣以為,我們此刻已經知曉了麴義去向不明,自然不會貿然攻擊信都。”
“但此刻太史慈與李典將軍也趕來回援,加上鮑信將軍,我軍足有八萬之軍,哪怕麴義與那文醜皆在,信都可戰精兵不過五萬之數。”
“此刻我軍可佯攻信都,試探城中守將到底是誰。”
劉辯聞言,覺得司馬懿說的不差,與其舉棋不定,倒不如聯合鮑信一起佯攻信都。
“好!詔命太史慈、李典,領兵與鮑信彙合後,與趙雲、張遼佯攻信都。”
“朕率青龍軍與江夏兵在後方壓陣。”
“臣等領命!”
眾人一拱手,立刻按部就班。
三日後。
信都城下,鮑信、太史慈、李典等人合兵一處,於信都東門集結。
而趙雲、張遼手下皆是騎兵,所以隻是在北門策應。
鮑信三將,引兵城下,剛欲攻城,卻見兩騎,從東門內策馬而出。
三人定睛一看,為首一騎,竟與劉辯的容貌有些相似,當即下令停止進攻。
兩騎行至三十步開外,這才有一人前來告知身份。
“吾乃袁將軍手下大將文醜,吾身後乃是大漢皇帝,汝等見天子為何不跪拜?”
文醜盯著鮑信三人說道。
“天子?我家陛下此刻正在後方督軍,你這請來的天子又是哪一位?”
鮑信聞言,冷哼一聲回應道。
“哼!我家陛下乃是太皇太後所立,豈是那劉辯小子能比的?”
“那劉辯小兒本就是屠戶之女所生,豈能承接天命呼?爾等若是識趣,跪在我家天子腳下,袁將軍可饒爾等叛逆之罪。”
此言一出,三將同時發笑。
“文醜啊文醜,你好歹也是號稱河北四庭柱的悍將,此刻竟以婦人之舌想在沙場爭勝,滑天下之大稽。”
“我等隻知洛陽皇城,不知你河北還有皇庭,廢話少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有話便說,無話便回城中引頸就戮吧!”
太史慈抽出雙戟,雙眼之中滿是殺意。
劉協聽到此處,立刻催馬上前,“幾位說到底皆是我大漢忠臣,此番爭鬥無非是皇位之爭,你等可去告訴我那皇兄。”
“此戰勝負已分,無需再垂死掙紮,若皇兄肯投降,朕必然善待之。”
劉協說罷,帶著文醜,頭也不回地趕回了信都城。
三將聞言麵麵相覷,但既然城中有皇親,自然是要稟報劉辯之後再做決斷的。
而此話也儘數傳到了劉辯的耳中。
“有趣,居然讓劉協守信都,走吧,朕親自見見這位弟弟。”
劉辯聞言,微微一笑,當即策馬趕往信都城下。相隨的自然是許褚、典韋兩將。
城頭守軍見劉辯前來,再次打開了北門放出兩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