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這話說得十分透徹了。
荀彧聽來,自是知道劉辯了解了他告假的真實原因。
但劉辯所言將人請到宮中,變也是告訴他,休假可以,就算休假也要時刻準備為朕理政。
而荀彧也知道此事沒有還價的餘地,便也立刻應了下來。
劉辯的同意,徹底讓滿寵為首的新政之臣有些發蒙。
而戲誌才與郭嘉卻獨自飲酒,仿佛事不關己一樣。
“奉孝,文若此刻告假,難道你與誌才兄都不急嗎?”
滿寵坐到了兩人身側,不解的問道。
“有何可急的?”
“伯寧沒聽陛下所言?即便文若休沐了也要在宮中待著。”
“文若既在,伯寧你們送上的奏折,又豈能不過他的眼?”
“文若身居高位,又是荀氏之首,此刻激流勇退,避人耳目定然是深思熟慮的,伯寧不必擔心。”
郭嘉說罷,滿寵心中有了計較,他回想起了今日來巡查京都的校事府密報,登門造訪荀彧宅邸的人的確要比往常多得多。
想到此處,滿寵不禁下定了主意,要將此刻登門的人都記錄下來,好有備無患。
酒足飯飽之後,臣子散了大半。
劉辯也是有些微醺,拉著荀彧與郭嘉、戲誌才三人應是要來個深夜遊園。
夜色之下,劉辯的步子有些踉蹌,驚得荀彧不顧君臣之禮,主動扶住了劉辯。
“朕,初登大寶之時,此園之中,滿目瘡痍,皆是秋殺之氣。”
“此刻秋風又將至,卻見枝頭綠葉新。”
劉辯指著院中的樹木開口道。
“陛下文治武功,皆是當世魁首,這園中之樹定是感受到了我大漢國運昌隆,故此久新不敗。”
郭嘉拱手說道。
“哈哈,能聽到奉孝誇讚,實屬不易,朕便愧受了。”
劉辯臉上露出了笑容。
作為劉辯收納的第一批當世之才,荀彧三人同劉辯的情誼是不同的。
在劉辯皇位都不穩的時代,三人作為侍讀陪著他走過了一段艱難的歲月。
想到此處,劉辯有些怨懟地看向了荀彧,輕聲問道,“難道朕,在令君心中,當真會做那樣使令君兩難之事嗎?”
“臣,不敢。”
荀彧聞言,先是一驚,卻還是始終拋不開刻進骨子裡的君臣之禮。
“哎,你啊,朕讓一步,今年察舉,潁川之士由朕欽點,年節之前,你同朕同遊潁川一次,如此可好?”
劉辯扶起了荀彧,若是劉辯不開這個口子,荀彧為了彰顯新政,定然會將潁川所有世家得罪一遍,哪怕平民之中選不出有才之人。
荀彧為了避免落人口實,妨礙新政實施,也會將名額都定位平民的。
而劉辯若是巡查潁川,欽點了來年的名額,不僅能免了荀彧的為難,更加能讓潁川士族牢牢團結在荀彧的身側。
“陛下!不可!如此殊遇,古往今來還未曾有過。”
荀彧立刻躬身說道。
“放心,皇後也是潁川之人,朕雖皇後回鄉邀你與奉孝、誌才陪伴,難道不合理嗎?”
劉辯再次將荀彧扶起,說道。
“文若,再做推辭,便是不敬了。”
郭嘉在一旁開口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