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此言一出,劉辯嗯了一聲,便不再說話。
劉琦見狀還以為自己是說錯了話,立刻飄眼看向了一旁的諸葛亮。
“陛下,其實豫州一事,重點不在事後如何分配,而在事前誰更能快速攻滅袁術。”
“雖然徐州的條件頗為誘人,但徐州始終兵力有限,雖說是從未動用丹陽精兵,但所謂的丹陽精兵,戰力幾何,似乎也不好做定論。”
“若是豫州的戰事一時間陷入了焦灼,朝廷的投入就更大了。”
“但荊州卻有不同,這些年來,大公子與黃將軍精於軍事,且有江夏水軍在側,水陸兩路皆能快速湧入豫州。”
“以此刻袁術分兵之勢,陛下隻需聯合揚州孫將軍,截斷豫州與揚州的通路,袁術的滅亡不過是彈指之間的事情罷了。”
諸葛亮說罷,劉辯這才緩緩起身,“孔明所言有理。”
“確如孔明所言,朕雖喜徐州的條件,卻也擔憂徐州的戰力。”
“荊州雖然戰力充足,但光出銀錢,隻怕難以讓朕說服群臣啊。”
劉辯歎息一聲道。
“這……”
劉琦聞言,有些不知所措。
諸葛亮立刻伏倒在他身側輕聲道,“大公子!陛下所思所想皆是新政一事,何不讓荊、豫兩地皆行新政?”
“如此一來,陛下定然允準啊。”
諸葛亮的提示,立刻打開了劉琦的思路。
原本他一路入京也是帶著考察新政的使命的。
但對於他本人來說,此刻他還不是荊州的一把手,所以他的首要任務是讓劉表更看重給自己。
而拿下豫州之事,無疑是既能讓荊州世家滿意,又能讓劉表滿意的雙贏之舉。
隻要他不以荊州的自身利益為代價換取此事,他都能在荊州大大的長臉。
而此刻既然單一的銀錢無法打動劉辯,采納新政倒也不算是太過分的條款。
畢竟荊州並非朝廷直屬之地,究竟實行哪條新政,取得如何的效果,還不是劉表與當地的世族說了算的?
而豫州本就不可能長期把持在荊州手中,自然是要按照劉辯的意思去做的。
如此換算下來,他便是答應了實行新政,更大程度來說,也隻是全了天子的麵子而已,於自身來說,是毫無損失的。
但此刻劉琦為了防止皇帝再次加價,也隻好壓製心中的雀躍,故作為難之色。
“陛下,微臣早已有讓荊州采用新政之意,但荊州已經分了南北,家父所在荊南好說,隻是那荊北實在是有心無力啊。”
劉辯聞言,倒也理解他的難處,“荊北之事,朕自是理解的,你荊南隻需大力宣傳即可,荊北是否采納,朕會遣特使前往,無需景升再多費錢財心思。”
“陛下既然如此說,微臣若是再作推脫之言,便是不敬了。”
“微臣願代表家父答應陛下。”
“攻滅袁術後,我荊州會以歲入的形式租賃豫州之地,為陛下推行新政,直到陛下點出豫州主官為止。”
“此外微臣回到荊州之後,定會親自主持實行新政一事。”
劉琦恭敬地跪在地上,緩緩說道。
“甚好!既然如此,朕也不必再做他想,豫州之戰,便交給景升了,朕自會同孫將軍於水上出兵,截斷袁術在豫州與揚州的通路。”
“好叫景升,安心討賊。”
劉辯大手一揮,張讓立刻送上了討賊文書。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