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下。”
“在下於京中之時,有幸結交了郭大人。”
“郭大人對在下之言,有如醍醐灌頂,不敢忘懷。”
“此番事體若得將軍相助,實乃兩全。”
“還請將軍三思。”
袁嗣見狀,立刻如同連珠炮一般將話說出了口。
此刻能說的都已經說了。袁嗣唯一能做的,就是靜靜地等待周瑜做出決定。
月光映入潁水,沉寂無聲。
而同樣皎潔的月色,也照映著皇宮的勤政殿。
殿內,荀彧聽聞了周瑜之計,以及郭嘉與劉辯做出的補充,開口道。
“此計卻是不差,隻是陛下難道不怕周瑜、孫策假戲真做嗎?”
荀彧的提問,將殿內的氣氛拉到了冰點。
劉辯沉默許久也未曾開口。
若周瑜、孫策真有此心,邊說母親和弟弟在京中為質了。
便是他一家全在京中,有如此大機在前,又豈能望而卻步?
但劉辯思來想去,不論是對待孫策的態度,還是賜予孫家的皇恩,似乎都不差。
這讓劉辯實在想不到孫策會有假戲真做的想法。
劉辯想了一盞茶的功夫,索性放下了手中的文書,站起了身子,望著殿外的月色。
今晚的月色極為明亮,竟將勤政殿前的池子照得銀光璀璨。
劉辯望著池中月色,心中竟生出一絲對此事的靈感。
“倒是朕一開始便相差了呀。”
“若是將心思放在他人的心思上,隻怕窮儘自己的頭腦,也想不出個所以然。”
“但實際上,最重要的是,即便孫策假戲真做,朕也有反製他的法子。”
“總的來說,朕賭得起,而他孫策、周瑜,隻要敢賭,便是身敗名裂啊。”
“文若,你說是嗎?”
劉辯轉身,對著荀彧緩緩說道。
荀彧聞言,仔細品味了一番劉辯話中深意,點了點頭道,“陛下聖明。”
周瑜的旗艦之上,周瑜還在猶豫。
“你家主公,可有能為甘寧敵手的大將?”
袁嗣聞言,答道,“若論陸戰,紀靈將軍自是當仁不讓,但若是論起水戰,主公帳下,陳紀將軍之才,無人可出其右也。”
“也許周將軍並未聽過陳紀的名諱,正所謂名將無赫赫之功,他的確是那不出世的將軍。”
“但其手下的丹陽水軍,可算得能比之江夏水軍的強軍啊。”
“若沒有陳紀在側,豫南、揚州如此水道縱橫,水寇作亂之地,主公豈能隨手而平呢?”
袁嗣說罷,周瑜歎出了一口氣,“這陳紀我倒是知曉的。”
“他的本事的確不差,好吧,我且聽聽你的計劃如何?”
袁嗣見周瑜鬆了口,當即大喜道,“將軍,此乃詳細的計劃,請將軍過目。”
袁嗣當即把事先準備好的文書拿出。
周瑜拆開仔細一讀道,“雖然有些簡略,倒也不是不可行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