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胤、袁嗣兩人退出了袁術幕府,便走到了無人之處。
袁胤看向袁嗣道,“原本還不確定你所謀之事。”
“如今水軍葬送,方知你以與京中有聯係。”
“我且問你,可保汝南袁氏之言是虛是實?”
麵對袁胤的疑問,袁嗣歎了口氣,他選擇與這位多年的同族好友敞開心扉。
袁胤聽罷他所言,微微點頭道。“其實你我都知道,袁紹覆滅之日,若是張魯未能起事成功,下一個便是我豫州之地了。”
“這幾年朝廷一改前朝製度,連戰連捷,又兼民心所向,我也曾不止一次的勸說主公。”
“但主公終是聽不進去的。”
“如今看來,你能如此選擇倒也不差。”
袁胤點了點頭認可了袁嗣的計劃。
“誰說不是呢?”
“你未曾入京,確實不知,我一如京中,便見了各種臣公。”
“更是私下打點了些吏員,有幸看了看京中禁衛之軍。”
“若是我等真的等待天子來親征,隻怕屆時我汝南的袁氏一族便要徹底消亡了。”
袁嗣搖著頭說道。
“如今我既然已經知道你的計劃了,自然要助你一助。”
“我雖然向主公諫言了放棄豫州回兵一事,卻也並非為了與朝廷久持。”
“你隻需書信一封,將此事告知朝廷,朝廷那邊自由決策應對無虞。”
袁胤看了看左右,說罷此言,便示意袁嗣就此彆過。
袁嗣望著袁胤的背影,此刻的他除了相信袁胤之外,似乎也沒有其餘的選擇了。
想到此處,他當即回府,將袁術要舍棄豫州回兵之事寫成了書信,遣送家奴送往周瑜軍中。
與此同時,袁胤也在家中吩咐好了此事,前傳令官於陸路連夜動身,將消息傳遞道平輿。
然而,袁嗣想不到,袁胤更想不到的是,許褚與趙雲已經在壽春附近燈下黑了多時。
次日清晨,那傳令兵剛到下蔡近郊,正欲往林中抄近路時,便被趙雲安排的巡邏隊逮個正著。
兩人截獲了書信,想也不想,立刻在與甘寧水軍安排的會麵地點,射出了響箭。
正所謂無巧不成書,正當周瑜拿著袁嗣送來的書信,想要去找甘寧議論一番時,甘寧同樣拿著截獲的書信,來尋周瑜。
兩人將書信一換,各自讀罷,皆是滿臉的笑意。
“既是如此,可見袁嗣不僅已經心向朝廷,還拉攏了其餘人。”
“如今就看這信是送還是不送了。”
甘寧看向周瑜說道。
“將軍,我看這樣,截獲的信暫時扣留,我在書信一封表明實情,連同袁嗣之信一起發往京中如何?”
“這般做法好是好,隻怕拖延太久,袁術那邊會起疑心啊。”
“將軍,如此正好啊,若是袁嗣拉攏了其餘之人棄暗投明,剛好以此事試探一番。”
“你的意思是?”
甘寧眉頭一挑問道。
周瑜微微一笑,將想法附耳告知了甘寧。
甘寧聞言,拍了拍他的肩頭道,“好,就依公瑾之言罷。”
三日後,勤政殿內,周瑜同袁嗣的書信一起出現在了劉辯的桌案之上。
“陛下,既然如此,我等不如將計就計,撤回兗州之兵,先行將分兵的事情做了,也好減緩國庫的壓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