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振臂行(5)_黜龍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遊戲競技 > 黜龍 > 第二十二章 振臂行(5)

第二十二章 振臂行(5)(1 / 2)

黜龍!

從舉義第五日開始,張行和李樞便徹底分開了。

後者帶著相當於預備隊的雄伯南以及一千留守士卒前往濟水,嘗試組織軍事力量攻下濟陰郡南半部,而前者則開始在東郡一帶進行巡視,參與放糧和頭領、降官的任職安排,同時還要組織和擴充部隊……放糧屬於黜龍幫的根本政治承諾,是拉攏民心的核心表達方式,任職安排屬於組織建設,軍事建設更不用說,當然不能說不是大事。

事實上,這些工作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比如說,張行剛走,不過剛剛過了衛南,還沒到白馬,牛達便當頭挨了一棍子,因為留在濮陽的魏首席公開要求牛達帶頭,將本縣大戶們集中起來,將平日放債的債條拿出來,當眾燒乾淨!

用魏首席的話說,放糧不燒債,豈不是脫褲子不放屁?

牛達的反應很有意思,也不知道是誰在慫恿,他當場表態,作為黜龍幫在本地的舵主兼本地最大豪強,他願意帶頭燒債……而且他也自陳懂得這裡麵的道理,無外乎是收買人心嘛……但他希望當著張龍頭的麵燒債,而不是因為魏首席幾句話便來燒。

魏玄定氣了個半死,卻發現自己居然無可奈何,然後意外的收斂了許多。

就這樣,也不知道是本來的計劃,還是魏首席的臨時起意所致,在東郡七縣放完糧食後,黜龍幫複又開始在東郡境內進行大規模燒債行動。

而這個舉動,直接引發了外溢效應。

具體來說,是周邊城鎮在黜龍幫大部分軍事力量南下的情況下依然出現了自發的暴動,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暴動並不是都帶來了好結果

比如,位於東郡與濟陰中間被夾心的韋城迅速投降,這屬於理所當然;

與濮陽隔河而立的汲郡澶淵直接城防告破,落入本地幫派、豪強之手,隨即,沒有黜龍幫力量布置的這座城立即主動派人渡河來接洽,尋求投靠,這就是屬於意外了……可也不好不去接,唯獨隨之而來的軍事風險,也讓人感到麻爪就是了;

與此同時,隸屬於東郡卻緊挨著梁郡的封丘,反而暴動失敗,封丘令林諄在這場暴動後停止了觀望,封閉城門,向坐鎮滎陽的相公張世昭請求援兵。

消息傳到,張行立即以徐大郎出兵封丘,以牛達出兵接管澶淵。

然後自家繼續燒債。

十月初三這一日,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李樞帶著王五郎、單大郎與尚懷誌在南線,徐大郎在西線,牛達在北線,幾乎是同時與官軍爆發了正麵的衝突。

而與此同時,對此毫不知情的張行則領著北地麵癱老鄉賈越與兩百甲士,抵達了離狐。

離狐這裡,是黜龍幫老早有布置的地方……這裡位於單通海、王叔勇與徐世英三人勢力範圍的包圍之內,本地的幫派、豪強、官吏多與黜龍幫交通,非隻如此,離狐縣長柴孝和出身關西,與李樞的私人心腹班底、參加過楊慎謀逆事的杜才乾是早年的至交,所以在杜才乾回到李樞身邊後,柴縣長也立即就被拉攏了過去……正是因為如此,舉義時黜龍幫根本沒有分出什麼額外力量,隻派出了杜才乾與柴孝和聯手,便輕易取下了此城。

“見過張龍頭。”

“張龍頭連日奔波辛苦,先請入內歇息。”

“兩位辛苦,諸位也都辛苦。”

可能是一個經曆了一次長期逃亡,另一個地位較低(區區縣長,甚至不是縣令),也可能是單純的意識到關西人在這裡最好不要亂出頭,杜才乾與柴孝和倒是意外沒有名門大族的傲慢,反而姿態拿捏得當,做到了不卑不亢。

而張行之前查驗放糧倉儲,已經往此地來了一次,倒也算是輕車熟路。

一方帶著兩百甲士,一邊帶著一群本地義軍,雙方在城門外寒暄完畢,便徑直入內。

入城後也沒有什麼不顧一切就接手工作的革命熱情,而是老老實實與隨行甲士還有城防軍一起吃了一頓工作餐……有過一次經曆,本地人似乎也知道這位的脾氣了,沒有整出幺蛾子出來……主菜也很合適,是醃藠頭炒臘肉,配的是秋後新麵扯的大碗麵條。

藠頭是一種類似於蒜頭的玩意,但更方便醃菜,上得了台麵接的了地氣,還有葷腥,誰吃都不尷尬。

吃完了飯,張行讓賈越帶領甲士在縣衙周圍布置妥當,然後自己堂而皇之下了黃驃馬、拎著無鞘劍,上了縣衙大堂,坐上了人家柴縣長的位置,這才開始了正式的工作。

“上次的賬目虧空有說法了嗎?”

“有的,應該是之前三征東夷時,聖人……那位陛下從北麵經過時,莫名派遣了一支靖安台的人南下,非說是此地一個大戶人家偷了禦馬,很是鬨了一場,那家人也家破人亡的,而那家人素來是本地兩個鄉協助征糧的關鍵,偏偏下官又是新上任的,秋收前就想著要聚義了,沒有太多心思在上麵,所以賬麵上才出了大岔子……屬下委實慚愧。”

“我曉得了……薛太保嘛,顧頭不顧腚,手段也糙。”

“……”

“還有那件事情,你們兩個想的如何?”

“張公,我們想了一下……離狐周邊都是咱們舉義成功的地方,又是個小縣,接下來招兵,無外乎是出千五百人的兵額,五百用來守城、治安,一千人做軍,必要時交與幫中大頭領統一使用調度便是,也無須有什麼領兵之能……如此,既沒有再專任一位領兵頭領的必要,也沒有分列開來的必要……我二人在離狐,委實沒必要分開外調。”

“你們可想清楚了?以你二人的在幫內的名分和此番舉義的功勳,隻要前方局麵打開,都是可以各居一縣,做個穩妥舵主,主導一方的,留在這裡,總有一人要為副。”

“我們想清楚了,屬下願意為副。”

“那就好,那就好,杜為正、柴為副,事情你們商量著來,名義上彆出錯就行……其實,將來的事情還得你們這種經驗豐富,又有資曆的官員來做……一潮起,要攻城略地,是武人當道,一潮再起,說不定就要看你們的手段了。”

“張公……說的是。”

“多謝張公寬宏。”

一番交談,幾乎是片刻便將上次來的兩件事首尾處置了,所謂看起來很嚴肅的組織問題,張行也沒有深究,而是主動認可了這兩人自我安排。

想想也是,一群幫會盜匪,便是有幾個文化人,難道真能脫了草台班子範疇?真正有水平的人,誰拿幫會體製架到地方官上?而且誰家的最高領導層虛弱到沒法罷免下麵的頭領?

其實,他張三郎此時一意乾的,也不過是照貓畫虎,努力弄點組織架構,希望在將來的風浪中作用,是好是壞,合不合時代,一概不知。

但無所謂,出了問題再改嘛,而且有總比無強,管你三七二十八,先把攤子鋪起來。

類似的,還有放糧、燒債,以及隨後準備進行的清查田畝這些事情……張行的心思也非常簡單,做了比沒做好,對的總比錯的強,能收一分人心是一分人心。

總不能燒債還能把民心燒沒吧?

“那這次來的事情你們應該曉得了吧?”處理完舊事,張行根本沒有耽擱,繼續在堂中發問。

本地縣長柴孝和猶豫了一下,似乎是想說點什麼。

但杜才乾卻直接開口應聲

“已經接到行文,城中十五家富商、三家素來放印子錢的幫派、一家道觀、十家豪強,無人敢違逆義軍威勢,如今都帶著債條聚集了起來,正等在十字街上,隻等張公來處置……賈頭領也帶部分甲士先過去維護住了秩序,斷不會出錯。”

張行滿意點頭,卻還是絲毫不耽擱,直接拎著無鞘劍起身,往外麵去了。

杜、柴二人也趕緊跟上。

出了門,雖隻有兩三百步遠,張行還是翻身上了黃驃馬,然後杜柴二人騎馬跟上,一眾義軍持刀荷槍環繞,舉著紅底的黜字大旗跟上,一副脫離群眾人模狗樣的姿態……但這個真沒辦法,這是張行這區區十幾天的根據地巡遊得出的經驗。

對上很多義軍內部的小豪強、小幫派頭子,甚至包括麵對很多士民百姓的時候,這幅排場是真能頂用。

不然,他們是真的會給你整一些匪夷所思的活來。

來到十字路口,圍觀百姓早已經將路口堵得水泄不通,並且議論紛紛,情緒飽滿,似乎對著義軍所有的一切都抱有極大熱情,對著任何人任何事都敢指指點點,喧嚷聲一時遮蓋住了一切……說一千道一萬,毛病再多,再是草台班子,之前的放糧都是毋庸置疑的德政、善政,總比毛人聖人和他爹巴住倉儲不放手,隻進不出還要逼死人高幾個檔次……所以,短期內老百姓對義軍的熱情與認同感毋庸置疑。

而張行翻身下馬,將“黜”字大旗立起,往布置好的桌案後一坐,稍微清了清嗓子,便帶著真氣對前麵一夥子朝自己行禮的人禮貌喊了出來

“你們都是自願來燒債的嗎?”

“是……”

“自願的。”

下麵有氣無力、稀稀拉拉響了幾句,然後便是一陣圍觀百姓的哄笑之聲,這不是廢話嗎?誰敢說不是自願的?不是自願的就不燒了?你當義軍的刀槍是假的?

“自願的就好。”張行慈眉善目,繼續認真來講。“也希望諸位賢達不要有怨氣,你們既是放的起錢的,那多少看過一些古時小說的,至不濟也是讀了史書的,也都該知道,既起了義軍,這種事情便免不了……而且,亂世之中,舍了錢財,換了人心,從來都是不虧的……今日之後,多少會有些鄉親念著你們的義氣,到時候拉你們一把,免得爾等全家傾覆。”

“是是是……”

“曉得曉得……”

“大龍頭說啥就是啥……”

下麵又是一陣哄嚷與附和,而張行隱約聽著還是有怨氣,但也懶得多計較了,直接點頭“那將債條與我看過吧!”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此言一出,圍觀的老百姓倒也罷了,下麵這些要燒債的富人,以及身後兩位關西出身的名門頭領,外加一群本地義軍小頭目,反而陷入到了一絲停滯與遲疑之中。

似乎還有點慌亂姿態。

“拿來啊?”張行一時不耐,連連催促。

“張大龍頭,不是我們自己燒嗎?”一名富商打扮的人看了一眼那麵紅底的“黜”字大旗,沒有忍住上前。

“是啊,大龍頭。”一名似乎還有些眼熟的本地義軍頭目也站了出來,語氣真誠。“一群放印子錢禍害老百姓的,殺了都活該,何必那麼麻煩?”

張行目光掃過這名從自己身後冒出來的理論上的下屬,一言不發,但渾身卻是字麵意義上冒出一股沁人心脾的寒氣出來,十月小陽春,午後陽光明媚,所以整個街口,幾乎瞬間便有些仙氣彌漫的感覺。

而且這股寒氣還在不住的擴大。



最新小说: 覺醒,我竟生活在副本世界裡! 三國,義薄雲天關羽開啟重生之路 萬道帝尊楚羽薑若曦 校園女皇狠強勢 我不做舔狗 神醫農女:拐個將軍來生娃 穿越亂世醫女 天地武魂 這個猴子超強卻過分謹慎 嬌軟美人在六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