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臨流行(12)_黜龍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遊戲競技 > 黜龍 > 第一百零九章 臨流行(12)

第一百零九章 臨流行(12)(1 / 2)

黜龍!

進入十月,便是正正經經的冬日了。隻不過,晚秋起雨,往往先冷,早冬南風,也常常會進入小陽春的境況。

大河以北,最近便是如此。

這是好事,因為能讓大家少捱一段要命的冬日,而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河北遭的殃已經太多了,冬日注定難捱。

且說,河北的郡都是典型的大郡,如渤海、平原、清河、河間之類的一郡抵彆處一個總管州都尋常,也正是因為如此,河北大郡的郡守素來都是體麵人。而且,因為擔負著對東齊故地的鎮壓任務,所以一般還會有點軍事色彩,這一點在三征之後更加明顯。

從這個角度來說,無論是兵部出身的關隴子弟李定出任武安郡太守,還是靖安台出身的關隴新附成員錢唐出任平原守,都是有些道理的,但也都是走了天大的時運。

他們出任的契機,在於東都對天下局勢的妥協,在於關隴內部的權力鬥爭,也在於彼時河北義軍滿天飛的困境。

李定如何做想不知道,平原通守錢唐對此心知肚明……他知道此生距離自己曾想象過的浪漫追求很可能越來越遠,所以更加珍惜這段明顯進入了新階段的仕途。

南風陣陣,太陽高懸,胡蘇縣南十餘裡的地方,一身錦衣勁裝打扮,仿佛回到了在靖安台時代的錢唐忽然勒馬,引得周圍十餘騎侍衛倉促停下,然後立即訓練有素的圍住了錢太守,同時四麵來做觀察。

但周圍多是乾乾淨淨的冬日田地,視野中唯一一個可以藏人的小樹林,也根本沒有動靜。

這讓侍衛們大為不解。

“他們在乾嗎?”果然,錢府君的注意力是在彆處,他手指的方向是那些在早已經沒有半點綠意的田野,而田野上此時頗有一些衣著破爛的瘦弱少年少女在忙碌。“這都這個時節了,田裡還有東西能尋?”

侍衛中自然有伶俐的本地人,立即下馬往田裡去,片刻後便轉身回報“回稟府君,他們在捉田鼠。”

錢唐一時恍然,隻要沒有到沒法出門的地步,隻要還能再野外尋找食物,老百姓總是會竭儘所能嘗試從外界獲取食物。

而捉田鼠,更是鄉野間最常見的此類行為之一。

因為田鼠不僅會在洞裡存糧食,而且田鼠本身吃糧食,也被認為是乾淨的肉食來源……委實沒什麼可驚疑的。

曉得原委,錢府君隻能心中暗歎一聲世道不佳、民生艱難,便繼續打馬上路,但走了兩步,複又停下,然後忍不住再問“田鼠不該是秋收後便順勢打了嗎?那時候洞裡糧食最多,田鼠也最肥吧?”

周圍侍從紛紛頷首,那名去親自查看的侍從則略顯尷尬。

錢唐正色追問了一句“果真是打田鼠?”

“果真。”侍從無奈重複,但麵上尷尬之色不變。

錢唐見狀,心知有異,乾脆下馬,直接往田中而來,侍從們也趕緊扶刀隨之而來,以至於那些少年見了,紛紛逃竄。

錢唐無奈,遠遠來呼“不要怕,我這人喜歡吃田鼠,有肥大的嗎?我加錢來買,足夠你們去城裡買一樣重豬肉的錢,豬肉也方便你們分不是?”

瘦弱的少年們明顯遲疑,然後停了下來。

但等到錢唐一行人快到,他們中為首的少年卻又無奈開口提醒“大爺,沒有肥的,隻有個瘦的。”

“無妨,”錢唐走上前來,從懷中掏出點銅錢來。“我瞅瞅……便是不買,這錢也送與你們。”

見到錢了,那為首少年終於將一個破口袋撐開,主動給來人做了展示。

而錢府君隻是探頭一看,便瞬間明白為什麼自己那個親信侍從是那般表情了——這幾個少年說的一點都沒錯,隻有個骨瘦如柴的田鼠屍體而已,而且也不是什麼成年大鼠,正與這些瘦弱少年體相呼應。

錢唐麵色發紅,隻將一把銅錢放入布袋裡,然後才認真追問“其實這片地裡,秋後已經捉過一次田鼠了,是也不是?”

“回大爺的話,捉過四五次了。”見到貴人好說話,瘦弱少年趕緊做答。“但總得捉,河溝裡也一樣。”

錢唐點點頭,不敢再問,也不敢再留,乃是直接轉身往路上走……回到路上,這位平原通守緩了許久,卻隻在馬上不動。

原因再簡單不過,他是個聰明人,他知道這種情況意味著什麼,人家都說竭澤而漁是不對的,他的治下,卻居然連田鼠都要過四五茬,最後都快絕種了,可見民生已經到了什麼地步。

然而,這可是平原郡。

從這個郡名就知道,這是河北的糧倉。

“事情怎麼會到這種地步呢?”就在周圍親信侍從正在猶豫要不要來勸的時候,錢唐終於苦笑著問了出來。

侍從們麵麵相覷,他們當然知道自家府君是在說什麼,過了一會,其中一人硬著頭皮來答“府君,主要還是太亂了,便是想做安民之舉,也該將賊軍擊潰,再論其他。”

錢唐點點頭,勉力笑了一下,然後打馬東走。

其實,良家子出身外加治安巡視經驗豐富的錢唐怎麼可能不懂是怎麼回事?便是之前不懂,這一年的郡守生涯也足夠他懂怎麼回事了。

二征東夷就不說了,去年春末開始籌備的三征東夷是一切的開端,一切的生產治安秩序都在那一刻被打亂,然後是蜂擁而起的叛軍,以及叛軍成勢後的失控,而叛軍之後又是河間大營與幽州大營的聯手掃蕩。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社會秩序或許被河間精銳強壓著給“重整”了,但生產基本上全都報廢了,而這其中最要命的便是兩輪秋收造成的巨大糧食缺口。

於是,這就回到了災年中最經典的那個問題,糧食少了,人沒少怎麼辦?很簡單,按照關隴和東都的一貫思路,死一部分人就行了。上一輪秋收後,官軍憑借著自己強大的戰鬥力讓義軍和部分老百姓成為了這部分人。

但是,上年的秋收後患沒解決,今年的秋收又被耽擱,就不知道該讓誰死,而且要死多少人才夠。

又或者說,錢唐此番冒險離開被半包圍的郡城,冒險穿越危險的“敵占區”往隔壁渤海郡一行,包括聽了自己下屬的勸,本身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的。

就這樣,眾人繼續東行,很快就來到了一處位於平原郡與渤海郡交界處的莊園,莊園龐大,根本看不到圍牆邊沿,而且圍牆外還有土壘和壕溝,牆上也有箭櫓,內中還有高台,甚至早在進入莊園周邊二十裡左右地界就已經遇到了巡視人員與等候已久的迎賓之人。

錢唐到底是一郡府君,雖是微服到此,也無人敢怠慢,隻是須臾片刻,正值壯年的莊園主人與兩位稍早抵達的年長客人便一起出迎。

莊園主人姓高,喚作高士瓚,今年約莫三十來歲,其人家中這種規製的莊園擺在這裡,又是這個位置,想都不用想,必然是經曆了東齊時代大肆擴張,如今在河北、北地泛濫的“渤海高”,而且是以類似於徐世英、單通海那般形態存在的豪強之家的模樣。

可以想見,此人一旦起兵,最少也能學單通海那般聚攏起千眾。

其餘兩位客人也不簡單,

一位乃是西北麵信都郡的豪俠,老早便出名的成丹高手諸葛仰,乃是剛剛從關隴那裡棄官回到家鄉的大豪,卻又舉族中兵馬加入到了河間大營,成為了河間大營薛常雄下屬的一名中郎將……隻能說,昔日大魏強乾弱枝政策下聚攏到兩都周邊的高手們在戰亂後回鄉的情況,如今日漸增多了。

至於另一位,倒是簡單,乃是渤海郡郡守張世遇……這個姓名也不言自明,又是河東張氏某一房的正當年之人。

這四個人,兩位是太守,兩位是有修為或地方實力的豪強,此時避人耳目,又在這個時間湊在一起,自然是要做大事的。

果然,四人入內,稍做禮儀,便直接往內室先密謀起來。

且說,豪強這種東西,本身是缺乏政治遠見的,譬如東境豪強,最西麵兩郡因為撞上了張行和李樞,自然就要起來反魏;齊魯的豪強,因為撞上了張須果,自然就成了官軍主力;而登州的豪強,則選擇依附於外來的強大義軍,就落了下乘,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而河北這裡,因為幽州大營與河間大營的存在,豪強們選擇與朝廷合作也屬於理所當然。

當然了,如果張行張三郎在這裡,一定會說,其實不管豪強跟誰走,都代表了大魏統治的崩壞,因為地方官已經喪失了對地方的控製,不得不尋求和平年代他們主要的鎮壓和防範對象進行合作,而且很可能要讓渡大量政治權力,才能達成交易。

具體到這一次,其實也是如此。

“……就是這樣,簡單的誘敵之計,你將人引來,河間大營自有兩萬精銳繞後包抄,事成之後,薛大將軍有言,許你來做一任中郎將。”諸葛仰如此做了總結。

“這是自然,我高士瓚難道還當不起一個將軍嗎?”高士瓚昂然以對。“不過,我記得諸葛兄自家也有相識的族中兄弟在那邊,不用做個聯係嗎?兩條路一起下,更好走一些吧?”

“這種事情,多一條路多一個破綻。”諸葛仰無奈解釋。“隻要能騙了高士通,讓他輕易驅軍過來,就萬事妥當,何必多此一舉?”



最新小说: 重生後我被大佬追著打 木葉之旗木家的小白毛 重生美利堅,我認真搞錢 末世詭海:全民加點孤艇求生 九重天之三國英豪 時間環監獄 西遊:人間我不讓 南朝移文 團寵公主囂張至極顧徽 我的精靈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