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臨流行(17)_黜龍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遊戲競技 > 黜龍 > 第一百一十四章 臨流行(17)

第一百一十四章 臨流行(17)(2 / 2)

原來,竟然隻是一句短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落款則是黜龍幫全夥來見。

寫完之後,雄伯南騰躍而起,一道紫光飛出,下方人看了許久夜空,又去看那幾行字,再去看地上肉醬,許久方才有了聲音,卻早有不知道多少高氏宗族子弟,你爭我搶,接管了內院、強化了守備,又遣人去與兩位郡君、樂陵城內的中郎將,還有身後河間大營去做報備。

彆處且不提,隻說翌日下午,消息傳到平原郡安德那裡,郡君錢唐正在安撫長河籍貫的官吏,正在焦頭爛額之際,忽然聞得消息,聽完具體經過,更是大驚失色。

一瞬間,他想了許多種可能,甚至有一種今晚上張行就會兵臨城下的強烈惶恐感。

當然,錢唐很確定這個可能是不存在的,因為時間已經到了下午,不要說此時平原到豆子崗之間沒有示警,便是黜龍軍已經偷天換日潛藏在高士通部屬中,那支已經逼近樂陵開始安營的軍隊也不可能來得及轉身到安德的。

足足半晌後,錢唐方才強行驅逐走了所有人,開始坐在那裡思索種種可能性。

但是很可惜,在僅僅知道雄伯南親自出手殺了高士瓚,並署上了明顯有張行言語風格的流言這個事情的條件下,錢郡守發現自己沒法做任何有效的信息拓展。

甚至,當他嘗試寫幾封信,想要各方勢力小心謹慎,注意可能的黜龍軍襲擊時,都立即否決了自己,因為這似乎正是張行此舉的一個真實目的,或者說可能性最大的那個目的。

沒錯,理性告訴錢唐,張三郎此舉的真實目的,很可能是前日來偵察後,於昨晚抵達高士通軍中,在意識到可能的危險後,用這種方式來震懾各方勢力,引起官軍各方的猜疑,為他張行奪取高士通軍權,繼而率領義軍後撤到安全地帶而爭取時間。

雖然這也是屬於沒有證據的猜測,可真要是那樣的話,自己的提醒,反而顯得正中張三郎的下懷。

焦慮和不安纏繞著錢唐,他意識到了絕大危險,卻不知道危險在哪裡,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巨大的壓力下,幾乎是病急亂投醫一般,他請來了城中的那位聖人心腹馮無佚。

這個時候,他需要一個稍微靠譜的人來替自己作分析。

然而馮無佚抵達郡府,稍微一問,卻將注意力放到了另外一個地方“為什麼殺人要寫這句話?我來時路上雖然蕭條,未見有凍死骨殖啊?”

錢唐怔了一怔,隻將自己親眼所見與耳聞,還有之前渤海太守張世遇的言語一一講出,並直言相告,官道兩側沒有死人骨殖是自己專門收拾了。

馮無佚愣了一會,認真再問“河北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嗎?”

錢唐再三點頭,複又將之前兩年河北遭遇事端一一講出,三征東夷、義軍蜂起、官軍掃蕩,以及夾在其中的民不聊生,還有他倉促上任下的無力感。

馮無佚聽完,半晌無言,許久方才搖頭“我久在禦前,甫一都督地方便無疾而終,此番回來也都有老友沿途禮送,不是不知道下麵亂,卻未曾想下麵的亂是這種樣子……義軍亂殺人,官軍也屠村,豪強隻當自己是個土皇帝作威作福,郡中縣中指令不出城寨……居然比之前東齊覆滅時還要紛亂!難道大魏……已然到了這個地步?”

“東齊是土崩,這是土崩加瓦解。”錢唐無奈歎氣,甚至不自覺的借用了一些來源不妥當的說法。“還請馮老暫時不要感慨,隻教我眼下該如何。”

“如是這般,錢郡守隻恪儘職守,聽天由命便是。”馮無佚蹙眉答道。“因為你什麼人都信不過,什麼建議人家也未必聽,往哪兒猜也都可能是錯的……與其如此,最好安分守己,見機行事,無愧於心便是。”

錢唐聽完,輪到他半晌無言了,卻又辯無可辯。

不過,錢唐不知道是,張行根本不在乎他能不能有所為,因為根本就來不及了,哪怕錢唐每一步都精準預料,他也來不及做出正確反應。

又隔了一夜而已,翌日清晨,天蒙蒙亮的時候,清晨薄霧下,四口關便已經立起了紅底的“黜”字大旗,而披掛整齊的張三郎也開始在旗下親自監督點將了。

喊名字的是心腹閻慶。

“單通海。”

“在。”

“輔伯石。”

“在。”

“徐世英。”

“在。”

“王叔勇。”

“在”

“牛達。”

“在。”

“……”

“……”

“本該到二十一位頭領,實際上到了三十七位。”點名剛一結束,名單未曾擺到身前,認真傾聽的張行便撫桉以對。“事發突然,諸位能遵軍令,儘量配合,我很滿意……便是本該到兩萬三千戰兵,實際隻來得及到了一萬九千眾,反倒是地方部隊到了四五千,我也無話可說,本就是預料之內。”

下麵氣氛稍微釋然,說句不好聽的,事發突然,需要倉促渡河,再加上最近有很多不清不楚的傳言,眾人無不擔心即將北進的張大龍頭會趁機殺人立威,所以莫說八十裡方圓內的領兵頭領了,便是周圍各郡頭領也都飛馬趕到。

連在濟陰伍驚風和魯郡的徐師仁都到了,徐世英也直接快馬來了。

“那咱們就不要耽擱了。”張行繼續言道。“對岸哨騎往來彙報,確定這一路走西麵的隻有一萬兵,而且跟我猜的一樣,沿途劫掠騷擾,行軍緩慢,咱們渡河過去,一日行軍,一夜休整,便能搶在他們前頭,然後在平原城和安德城中間攔住他們當麵,迎頭痛擊……這是天賜良機!最後一問,可有人可還有什麼言語?”

單通海立即轉出“張龍頭,咱們架了一整日浮橋,對岸官軍沒有察覺嗎?派出去的哨騎能阻攔的住嗎?”

“有察覺,但能阻攔的住。”張行認真答複。“而且便是沒阻攔住也不要緊,因為按照前日和昨日分彆過河的王雄誕、郭敬恪兩位哨騎頭領彙報,他們抓得官軍探子,都是往武陽郡郡治貴鄉去的。”

單通海懵了一下,愣是沒想明白為什麼黜龍幫要去平原作戰,官軍探子反而去更西麵的武陽郡做彙報。

莫說是他,滿滿當當的四口關渡口露天場上,其餘頭領基本上也都懵了好久,然後才在一些做過官的頭領們提醒下醒悟過來。

原來,四口關和對岸居然是武陽郡的地盤,他們差點忘了這事了。

“真要是消息敗露,我估計也是過河後從清河郡經過的茌平的時候,但我們依然會儘量延遲。”張行有一說一。“但無所謂,河間大營和地方上不相統屬,而且我們是急行突襲,根本不會給他們留時間。我算過了,便是清河那裡敗露了意圖,消息也傳遞妥當,可等清河郡守曹善成醒悟過來,親自去見那支河間官軍首領,也最多給他們留下半個夜間的時間……凡戰六分勝,若是官軍能用半夜時間收攏好部隊掉頭,或者入城躲避,那委實是我們技不如人,轉身去高士通身後,占據那幾個縣做防守便是。”

單通海想了想,俯首稱是。

實際上,當單通海聽說到對岸兵馬去武陽郡內彙報後便已經被說服,隻是不好意思就此撤下而已。

“還有一事。”就在這時,徐世英轉出正色來問。“龍頭,此間三十七位頭領,全要渡河嗎?誰人渡河?誰人不渡?請龍頭明示。”

其餘人也都豎起了耳朵。

“我先說清楚,今日是倉促起戰,連兵馬都未齊全,所以今日渡河的未必是以後留在河北的,而今日沒去的,日後說不得也要去。”張行自然知道這些人在關心什麼,先留了餘地。“至於今日,隻領兵來的隨我渡河便可,其餘再做討論……閻慶,再念一遍!”

閻慶立即捧著名冊,揚聲來宣告“奉龍頭軍令,我重複一遍渡河頭領名單,聽到自己名字的,都隨龍頭渡河,其餘人隻在這裡隨柴大頭領協助後勤,然後等李龍頭來再做討論……單通海、王叔勇、輔伯石、牛達、翟謙、賈越、周行範、尚懷恩、賈閏甫、閻慶、徐開通、夏侯寧遠、鄭挺……還有已經作為哨騎渡河的雄天王、王雄誕、郭敬恪,負責駐守河上負責接應進退的魯紅月、魯明月……一共是十八位頭領,從下遊直接渡河魏首席、鄭留後、樊豹,以及已經在豆子崗的程知理、程名起、房彥釋,一共是二十四位。”

話至此處,張行在晨風中接過了微微卷起的名單,稍微一看,抬頭一掃“其實,多半還是原本就要北上的諸位頭領,否則也不會在左近領兵……暫不說這些,這邊十八位,可有誰不願意去嗎?”

自然無人吭聲。

但很快,就在張行要拍桉而決的時候,卻有一人轉出,俯首來拜“張公,受黜龍幫大恩,未曾報答,而今日既然隻是一戰,在下願意隨軍,張弓荷劍,來為張公做一場護衛。”

張行抬頭一看,正是昨夜才到,今日初見的魯郡大俠徐師仁,便立即點頭“如此,勞煩徐頭領替我護衛旬日,再行歸魯郡不遲。”

伍驚風見到如此,也趕緊閃出“師妹遠在登州,我與二郎一起再替她為張三郎做幾日護衛。”

“伍大郎和伍二郎若去,此番必然旗開得勝。”張行依然頷首。

徐世英也隨之轉出“龍頭,短時間內官軍不可能進攻東郡,末將請隨軍為一刀斧手。”

張行也點頭。

無他,張大龍頭巴不得這一拳透支出黜龍幫兩年功力呢,如何會拒絕?

不過,也就是這三位成丹高手和徐世英了,其餘人再要去,張行便直接否定。而點將既然妥當,便開始全軍用飯,準備渡河事宜。

也就是剛剛端起碗而已,忽然又有人越級求見。

來人是呂常衡,當日被俘後,降級任用,現在濟北郡中做一縣縣尉,維持治安,此番招兵,因為挨得近,也隨之而來。

“你想如何?”張行對這個舊部還是有些計較的。

“末將有些誌氣,不想消磨於地方治安。”呂常衡俯首而拜。“請龍頭念在昔日舊情給我個機會……”

“可以。”張行想了一下,立即做答。“馬上要全軍渡河,你最後再渡,渡河之後,孤身去平原安德城去見錢唐,勸他來降。”

“若他不降呢?”呂常衡脫口而對。

而張行也繼續吩咐“若是他不降,你便告知他我要去打那支河間兵,勸他出城阻攔我軍!”

“可是……若他也不出城呢?”呂常衡滿頭大汗,繼續來問。

“那便順勢勸他固守待援,然後待我軍圍城,再晚上出來,告知他就寢方位,引十餘位凝丹高手進去,處置了他。”張行依舊早有腹稿。

呂常衡不再多問,隻是點頭。

他已經看出來了,也想到了,隻要張行渡河妥當,行軍迅速,對著河間那支兵馬一擊得手,自己和錢唐無論怎麼樣都無所謂,這是對自己忠誠度的考驗。

甚至,自己就勢逃了,恐怕眼前的這位老上司也不在意了。

想想也是,如今的黜龍幫哪裡缺人才?

若是有朝一日掃蕩河北,隻怕宗師、大宗師都要冒出來了。

小小插曲,不值一提,吃完飯,張行讓人打起紅底“黜”字旗,在河堤上擺了個馬紮,便率諸位頭領監督過河……加上四千輔兵,四口關一日夜內不過集合了兩萬餘人,皆著冬裝、戴護耳、穿厚重包革冬鞋,而魯氏兄弟也早早將河上船隻拚起,輔以木箱、木板、繩索、鐵鏈,建了足足七八座浮橋……大軍渡河如梭,不過是太陽微微高抬,便已經過去了一小半。

這個時候,隻在旗下肅立的徐世英便來提醒張行“三哥,差不多可以了。”

張行也不矯情,直接起身,便欲和本部一起渡河。

而旗幟來到浮橋前的大堤上,忽然間身後有人遙遙來喊,讓眾人稍停,接上來以後,方才曉得,李樞也快馬加鞭,即將抵達,柴孝和便讓張行稍等,好讓李樞送上一送。

張行想了一想,也決定等上一等,隻讓賈越率本部先渡,賈越隻以中軍要隨主將為名,不願先行,又換成翟謙率部先渡。

果然,不過片刻,幾乎累得滿身是水的李樞出現在了河堤下,然後遠遠來伸手“張三郎,我來遲了……你既倉促北進,務必要來送你一送。”

張行笑了笑,本沒有在意,他甚至小肚雞腸,懷疑對方夜間早到附近,挑著時間、藏著真氣打馬來此。

但隨著二人在河堤上握住手,張行忽然一扭頭,正看到陽光下大河奔流向東,想起當日下遊堤上往事,也想起雄伯南在對岸所言,卻又一時心動。

停了片刻,張行方才回頭,隻在眾人矚目之下誠懇出言“李公,你看這大河滔滔,凡人立身其中就已經很難了,遑論飛渡?而咱們既然一起做事,定下誓言,便該努力扶持才對。如今我試著去規大河之北,李公且營大河之南,何不比翼齊飛,試著共成大業?”

李樞和周圍人明顯都怔了一下,尤其是握著對方手的李樞,不知為何,他總覺得對方此番言語居然是發自肺腑。

而若是這般,身前此人的胸襟委實驚人。

回想起自己之前思慮作為,更是覺得自己有些被權欲和私心蒙了眼睛,失了計較,丟了人心。

就這麼一瞬間,他幾乎想要俯首拜下,誠誠懇懇答應下來。

隻是轉念一想,這天下雖大,未見能容得下兩個帝王之才,此人便是有如此胸襟,也隻是一時念頭,不足以托付終生。

不過,正是因為醒悟過來,李樞反而停止了思量,當場下拜稱是,幾乎落淚。而張行也沒計較多餘,同樣是俯首下拜。

就這樣,兩人在堤上相對拜了一拜,然後各懷心思,一個留下不動,一個牽著馬轉身下了河堤,上了浮橋。

須臾片刻,那麵紅底的“黜”字旗便已經移到對岸去了。

見此形狀,河這邊,許多人跟李樞一樣鬆了口氣,而河那邊,許多人卻如張行那般望向了東麵的朝陽,然後立即向東而行。

正所謂

“被發之叟狂而癡,清晨臨流欲奚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無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難憑,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真龍白齒若雪山,公乎公乎,當拔劍舞其間。”

s感謝新盟主勝意君老爺……



最新小说: 大羅奇幻遊 逢君聞見花開 諾筱穎傅夜沉 提桶跑路的準備 星龍召喚師 一步青雲 宋誠林娉娉 不死拳皇 諸天圓夢從四合院開始 月下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