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城池都是平地起城牆,攻打也是從平地上攻城。而島山城這樣的堡壘,隻能沿著山道向上進攻,困難可想而知。
更何況倭軍完全根據習慣,在牆壘上設置了大量射擊孔,可以用火銃進行密集射擊。
這時候林大帥也不講究身先士卒了,隻在後麵來回督戰。
雖然眼前的島山城與原本曆史上相比,因為修築時間所限,工事堅固程度肯定大大不如原本曆史上的島山城。
但地形優勢在這裡擺著,難打就是難打。
從早上一直打到午前,大明官軍輪換了三次,依然沒能攻下島山城最底層的三之丸。
林大帥便下令暫停進攻,讓將士先用餐補充體力。
隨即把幾個不記得名字的朝鮮義兵將領叫了過來,訓示道:“我大明天兵不養吃閒飯的人!”
幾個義兵將領麵麵相覷過後,不約而同的低頭裝傻。
林天帥繼續說:“上午我大明天兵輪番攻城,如今人困馬乏需要休息,也該輪到你們義兵上前攻城了!”
幾位義兵將領歎口氣,該來的總是要來的。天兵養著他們義兵吃飯,肯定也會讓他們賣命。
繼續裝傻沒有意義,他們拒絕不了來自天帥的命令。
而後又聽到林天帥畫大餅說:“如今倭寇全滅指日可待,全羅道慶尚道無官府管理。
若爾等能登倭城立功,本帥可以做主,扶持你們掌管各地軍政。”
不管大餅是不是真的,反正林天帥把有功必賞的姿態擺出來了。
如此彆無話說,將近四千朝鮮義兵在到山城下列陣待發。
幾位帶隊的義兵將領不用過多交流,隻用一個眼神就能明白了彼此的心思。
雖然被迫上前線賣命,但也不用太玩命啊,一切以保全性命為最重要。
至於攻城,到了城壘下麵裝裝樣子,比劃幾下,意思意思就得了。
連大明官軍精銳打了一上午,都沒能破城,難道還指望他們這些義兵破城?
等到午時,鶴城山上的火炮按照命令再次對島山城進行大規模炮擊。
等炮擊停止後,朝鮮義兵舉著巨盾和長梯,攜帶著弓箭、火銃、燃燒工具,沿著山道向上衝。
尤其在側開突出的雙層城門處,更是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
說是激烈,可能這些義兵的喊聲比較激烈。
站在山下遠遠看去,表麵上一切仿佛就是上午的翻版。
麻總兵無奈的對默默督戰的林大帥說:“這些朝鮮義兵作戰真的不行,派他們攻城就是浪費時間。
在下收留他們,原本隻是指望他們幫著運輸輜重、搭建營地而已,真沒指望他們戰鬥。”
話音未落,突然又從鶴城山方向傳來了霹靂轟雷般的密集炮聲。
鶴城山上三百門重炮突然又開始了猛烈轟擊,炮聲甚至比前兩次更加密集。
麻貴大驚失色,下意識的說:“怎得又開炮了?”
本方官兵還正在攻城,這時候大規模炮擊,那不是連本方人馬帶敵城一起打麼?
難道是指揮協同出了問題,所以犯下這種巨大失誤?
林大帥麵無表情,不為所動,死死的盯著島山城方向。
正在攻城的義兵聽到了炮聲,又看到了身邊不遠處出現的彈坑。
茫然過後不需要命令,三四千義兵嚇得轉身就往山下跑。連督戰隊都不管軍紀了,一樣轉身往回跑。
但義兵們剛跑到山腳下,就看到遠處一排排的大明官軍,舉著數百隻三眼銃對著自己。
有幾個通事縱馬來回奔馳,用朝鮮語大喊道:“天帥有令!退回者格殺勿論!登城才能活命!”
還有不信邪的數百義兵繼續衝過來,兩大隊舉著三眼銃的大明天兵毫不客氣的點火發射。
三眼銃效果有點像是後世的那種散彈槍,一打一大片。一百多支三眼銃齊射後,數百頭鐵的義兵紛紛倒地。
幾名通事又一起大喊:“攻城!攻城!登城才可活命!
隻要活著登城,州、郡、縣、裡之官職按功行賞!”
身處這種不開闊的地理環境,義兵想四散潰逃也做不到。
在大明天兵的死亡威脅下,三千朝鮮國義兵無可奈何,彆無選擇。
隻能再次轉身,撿起扔掉的巨盾和器械,冒著友軍的猛烈炮擊,重新向上攻擊。
在城上防守的倭兵大都尋找背對鶴城山方向的掩體,躲避炮擊了。
放哨的倭兵便看到下麵敵軍又衝上來攻城,甚至還沒衝到牆壘下,就有數十敵軍被自家火炮彈丸轟得倒地不起、生死不明,此時倭兵的心態都有點懵逼。
這是什麼神風敢死隊?朝鮮兵要是有這麼勇,又何至於去年被連破八道?
於是戰場出現了奇觀的一幕,敵我雙方冒著至少上百門重炮不分敵我的轟擊,在牆壘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
半個多時辰後,在後麵營帳裡小憩的林大帥仿佛聽到了歡呼聲。
在外麵督戰的麻貴走了進來,興奮的稟報說:“那幫義兵真攻破了第一層城牆!倭兵紛紛向第二層潰退!”
林大帥站了起來,“速速派預備隊官軍跟進突擊,擴大戰果!”
麻貴連忙道:“已經讓預備的官軍往上衝了!”
林大帥又關心的問:“義兵還剩餘多少人,還有能力繼續攻城麼?”
麻貴苦笑道:“尚未統計傷亡情況,但據說目測活命者不到千人了。”
對此麻總兵也不知道該怎麼評價,他為將數十年,從未碰上過這樣用兵的。
極度的冷血殘酷,等於是直接拿兩千多條人命交換一道城牆,但也真是管用。
林大帥歎口氣,很惋惜的說:“這些朝鮮義兵也都算是英雄好漢啊!
事後要好生厚葬了,本帥會親自寫祭文悼念他們,然後在此地刻碑留念。
對於這樣的英雄好漢,應當儘可能多招納一些,老麻你要上心。
本帥用兵,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