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星火在地上寫了兩個詞,一邊寫,一邊說道。
“事實上,遠古時期的人們在獲取了生存所需以外的食物和物品後,‘分工與交換’就不可避免地開始了。”
“分工與交換,是一對孿生子。”
指著地上的兩個詞,薑星火認真解釋道。
“這也並不難理解。有的人種地、有的人畜牧、有的人打造工具,這是分工;而他們之間依靠互相的物物交易,種地的人能用糧食換肉、換石鐮,這就是交換。”
說著,薑星火給了李景隆兩截樹枝,又給了朱高煦兩塊小石頭,自己手裡則拿著兩片葉子。
“葉子是‘糧食’,樹枝是‘肉’,石頭是‘石鐮’,我們現在交換一下。”
看著仿佛是小孩子在做遊戲一般,李景隆無奈地跟交換了薑星火交換了一份‘糧食’,朱高煦也跟薑星火交換了一份‘石鐮’。
“很好,現在你們兩個不種糧食的人,通過交換肉和石鐮,獲取了糧食,對不對?”
朱高煦很認真地點了點頭,甚至還數了數自己手裡的一份‘糧食’,和剩下的一份‘石鐮’。
薑星火繼續說道:“這種直接的物物交換,在參加交易的範圍窄小、品種稀少的時候,是能夠適應人們生存和發展需要的但是物物交換的成立,要以需求的雙重巧合、時間的雙重巧合、數量的雙重巧合,這三種巧合為前提條件。”
“陛下!”
夏原吉終於耐不住,他幾乎是以某種抱怨的語氣在向朱棣訴說。
“國家方經戰亂,百廢待興,臣是戶部尚書,每日恨不得有十八個時辰來做事,各布政使司那麼多的事情堆在案頭,吳淞江水患、山東蝗災、甘肅大旱.這麼多地方等著賑災,又到了上繳秋糧的時候,如何有時間在這詔獄密室裡聽孩童做遊戲啊?”
朱棣聞言,反而不急不躁地寬慰道。
“朕知道夏尚書很急,不過呢,朕覺得不用急,國家這麼多事,不差這一天去做,今日夏尚書不妨與朕打個賭。”
“賭什麼?”夏原吉無奈問道。
“賭伱繼續聽下去,會驚掉下巴。”
夏原吉用不可思議地眼神看著,攏著雙手窩在椅子裡的朱棣,這是天下至尊該說出來的話?夏原吉幾乎腹誹出了那一句經典的‘望之不似人君’。
朱棣的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夏原吉作臣子的,也隻好繼續聽了下去。
而他的心裡,則愈發不屑、煩躁了起來,夏原吉心想道。
我夏原吉堂堂一部尚書,管著大明的天下錢糧,是當世最懂經國濟民之道的人。
要在詔獄偷聽一個狂徒講課?關鍵講的還是經國濟民之道?
這不就是魯班門前弄大斧,關公麵前耍大刀嗎?皇帝竟然還讓我接著聽下去,簡直實在侮辱我的專業。
豈有此理!敢怒不敢言。
牆內,李景隆點了點頭,以物易物,確實如此。
薑星火看兩個人都想明白了,於是繼續說道。
“一個處於具體分工中的人,可以依靠交換獲取他生存所需的一切必要資源後,就必定會導致更加精細的分工出現譬如,做石器的人,分成了分彆做石鐮、石磨、石鋤的人。”
說著,薑星火在朱高煦的左右兩側,放了一塊大石頭,和一塊中等的石頭。
“大石頭是石磨,中等的石頭是石鋤,你手裡剩下的小石頭是石鐮。”
薑星火頓了頓,複又說道:“而‘分工’的精細化,就導致了‘交換’的高頻化與規模化。那麼你覺得,以前我用一份糧食換你一份石鐮,現在我該用幾份糧食換你的石磨?”
朱高煦撓了撓大胡子,說:“怎麼也得三份吧。”
“那我要是沒有三份,或者不願意出三份呢?”薑星火攤了攤手,“你一時半會兒又找不到彆的買家,‘需求、時間、數量’的雙重巧合都不存在,等米下鍋的你,難不成要餓死?”
朱高煦想了想,又露出凶悍的表情。
“若是不肯交易,俺怎麼可能坐等餓死?定是趁著還有氣力,拿著石頭把彆人砸死,再把糧食搶過來。”
說罷,他還拿著手裡的石頭做了個揮舞的動作。
薑星火:“.”
李景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