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人也紛紛露出期待的表情。
隻見薑星火淡定地說道:“我雖然變不出耕牛和種子,但我卻敢說,解決大明當下的這兩個問題,其實也簡單,你們隻需要找到一條合理的規律即可。”
眾人頓時懵逼了。
李景隆苦笑道:“薑先生此話何意?”
“追本溯源,尋找規律。”薑星火拔了根地上的根莖,然後問,“那我問你,農民需要耕牛和種子的原因是什麼?”
李景隆想了想回答道:“需要耕牛自然是為了種地的時候更省力氣,需要種子自然是因為地裡糧食不夠吃,災年的時候明知道吃了種子糧明年就沒得種,但還是得吃,不然今年冬天就得死。”
“不夠,說的再簡潔點,越簡潔越好。”薑星火搖頭說道。
李景隆環視了眾人一眼,皺著眉說道。
“省力!少糧!”
薑星火把揪下來的根莖扔回了樹坑裡。
“對嘍。”薑星火撫掌笑道,“所以農民需要的耕牛和種子,換句話說,從本質上來講,其實是因為耕田費力,是因為糧食不夠吃才會吃種子糧,對也不對?”
袁珙哪怕致仕了,在家依舊是自己親自種田的,對此深有體會,在水田裡,有水牛和沒有水牛,對於農民來說辛苦程度完全是兩回事。
而秋收後,如果收成不好,更是會對著種子糧,麵臨‘是今天留著死還是吃了等明年死’的抉擇。
當然,運氣好的話也可以不用死,隻需要賣妻鬻子,再把自己僅有的一畝三分地押給地主老爺,就可以換回一小部分種子糧了。
袁珙頷首道:“正是如此,所謂民間疾苦,除去生離死彆,剩下的其實說白了不就是‘辛苦’與‘吃不飽’這件事嗎?”
“那我如果告訴伱們。”薑星火繼續笑著問:“我有辦法,能夠一部分解決耕田費力和百姓糧食不夠吃這兩個問題呢?”
聽聞這話眾人頓時驚愕住了。
薑星火說:“如果是這樣,你們覺得,農民需要的耕牛和種子,其實是不是就從根源上被變相地解決了呢?”
隔壁密室。
披著半身甲的朱棣霍然起身。
“薑星火有辦法解決耕田費力,和百姓糧食不夠吃?”
他目光閃爍,似乎陷入思考中。
“父皇?”旁邊朱高熾輕喚。
“嗯?”
朱高熾麵色有些古怪地問道:“需不需要急招懂農業的官員過來?”
朱棣拍了拍腦門。
“也對,咱爺倆可能聽不懂。”
“那個誰,出門向門外侍衛傳朕命令——”
朱棣指著老實巴交坐在一旁記錄的柴車,沉聲說道:“讓戶部尚書夏原吉放下手頭事務,火速前往詔獄,準長街馳馬!”
明朝的農業事務,在中央層麵分屬戶部和禮部管理,地方層麵則有各地布政使直接負責。
戶部的職責中,明確就有‘以墾荒業貧民’、‘以樹藝課農官’、‘以召佃儘地利’,且規定‘天子耕籍,尚書進耒耜’。
而禮部,則負責籍田事宜。
明代勸農詔令亦多由禮部與戶部下發地方布政使。
再加上夏原吉來過一次,很多事情免去了解釋,因此朱棣決定召戶部尚書夏原吉前來,而不是禮部尚書來。
“遵旨。”柴車放下毛筆,躬身應道。
柴車出門去尋不遠處的侍衛之後,屋子裡又安靜下來。
“父皇,你說薑星火真的有辦法能做到這兩點嗎?”朱高熾一時也有些不確定。
雖然薑星火之前展露了許多神奇之處,但也隻能說是對製度、曆史、經國濟民等有著仿佛仙人視角俯瞰一般的洞悉力。
可這些東西,說穿了都是務虛的。
而種地這種事,沒有實實在在的東西,是解決不了的。
薑星火從未展露出,他有什麼製造實際事務的能力。
朱棣背負雙手踱步,片刻才歎口氣說:“薑星火,朕很期待,你能否真的做到。”
而這時,從陶瓷牆壁上也傳來了薑星火那溫和而又堅定的聲音。
“我有一種秘方,可以增加土壤肥力,雖然這種秘方的產物隻能少量製取,但勝在成本不算極為高昂,規模較大的話能把產物的成本控製在相對能接受的水平,而且所需的主要材料還可以繼續利用最重要的是,以現在製造它所需各項技術的發展水平,完全可以滿足條件,從而輕易製作出來。”
雖然今天隻有一萬字,但還是想求個月票~~(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