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袁珙點頭道,“這是道教三仙丹的主材料,在其他丹藥裡也有廣泛應用,從漢末開始,就已經為煉丹師所知了。”
“你能煉嗎?”朱高煦好奇地問道。
“當然可以。”
袁珙有些自傲地說:“瓷盆盛之則不蝕,生火燒之即化,熄火靜待即固隻要小心些就不會對被融化燒爛皮膚,老朽都煉了不知道多少年了。”
“那就好了,第一步‘需要一個會煉丹的老道士’解決了。”朱高煦轉頭問道,“薑先生,第二步呢?”
薑星火沉思片刻。
是真的需要沉思,因為他要回想一下化肥到底要在這個時代,怎麼樣才能簡單地進行實驗室生產。
想要在大明,大規模生產化肥,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須知道,哪怕是20世界上半頁,中國都無法大規模生產化肥,而隔壁的北棒,哪怕是蘑菇彈都造出來了,還是沒法自主大規模生產化肥。
化肥是炸藥的一體兩麵。
而其中的難點就在於,如果想要自己做出氮肥。
那麼就必須獲得氮源,也就是氨。
在工業時代以前,農田獲得氮隻有兩種辦法,小概率不穩定的雷電固氮和生物固氮,也就是酒糟、糖渣、豆渣、油渣等但很遺憾,從事單一生產的普通農民都無法穩定獲得這些生物氮。
可是想要製造工業合成氨,就必須麵對兩個難點。
第一個催化劑,這玩意一般人是手搓不出來的,薑星火也不行,哪怕他在第六世參與實業救國的時候,當過學徒工、設計師,又自己開了幾家工廠,但不代表他什麼都會。
第二個耐高溫高壓設備,這就更恐怖了,這種設備用的鋼材是跟潛水艇一樣的,換句話說,你什麼時候能點出潛水艇鋼材的一係列前置科技樹,才能做出來合成氨的設備。
&npa以上的高壓,嗯,也就是每平方厘米承受約100公斤壓力,而且需要持續數年不發生形變。
問題是,都能造潛水艇鋼材了,這特喵的也不是大明世界了啊!當然了,獲得氨,其實除了合成氨,還有一種更為簡易低配的辦法。
——那就是土法煉焦。
土法煉焦這玩意,可謂是毫無成本與技術可言,最簡單的,往地上堆一堆焦炭,然後用土蓋個側麵看起來像墳頭狀的長長的土爐子,點把火就可以開始煉了。
講究點的,就搞個專門的煉焦爐。
煉焦爐這東西,跟窯爐高度通用。
彆說現在是1402年的大明,就是穿越到402年東晉,這東西都隨便弄。
因為焦煤本身含有含氮雜環,煉焦的過程裡,這些氨會以氣體的方式飄出來,混雜在煤氣中,隻需要把這些氨氣用液體進行收集,然後讓液體曬乾凝固,就可以獲得含有固態氨的氮肥了。
當然了,這種轉化效率較低,根本無法大規模推廣。
薑星火的意圖,也不是大規模推廣,而是在讓他們了解化肥的驚人功效同時,培養那麼一點點的科學意識。
薑星火本來也從未設想過大規模推廣化肥,這是有原因的。
化肥,對於現在的大明,其實不一定是件好事。
因為化肥的施放如果沒有經過長期實驗,很難掌握對應作物的施放技巧,而且,即便掌握了,化肥還會帶來後續一係列注入土壤板結、害蟲叢生等問題。
所以,大明現在既無法大規模使用化肥,也沒有應對化肥後續問題的手段。
但薑星火知道的,施肥效果能遠超糞肥且危害較小的肥料,可不止土法煉焦造出來的氮肥一種啊說白了,這就是個最容易實現的演示實驗。
而第一步之所以需要一個會煉丹的老道士。
便是因為這個時代,有可能掌握煉製綠礬硫酸)工藝的,基本就是煉丹道士這種人了。
也隻有這些古代的煉丹道士,才會每天研究怎麼把水銀、硫酸、鉛汞混合在一起,煉製出色澤鮮豔的“金丹”,其他人不會研究這些的。
之所以需要綠礬,是因為煉焦產生的氨氣,需要相應的液體進行收集。
現代化工的“接觸法”,由於受到大明科技水平的限製,根本搞不了,所以能選擇的,隻有“鉛室法”和“乾餾法”。
鉛室法,原理簡單地說就是用硝石和硫磺一起燃燒,硫磺產生二氧化硫,硝石產生氮氧化物,兩者混合後會產生三氧化硫,進一步得到硫酸。
鉛室法隻要有錢,在大明是可以實現的。
但是目的如果隻是用來演示氮肥製造過程的話,還有更簡單的辦法。
——乾餾法。
你問什麼是乾餾法?第一步架上一口瓷缸硫酸會腐蝕鐵缸),第二步往裡扔綠礬,第三步點火,第四步兌水。
這就是乾餾法,跟瓷鍋燉雞湯的步驟並無區彆。
所以,簡而言之。
固體硫酸銨氮肥=土法煉焦+乾餾法+曬乾。
就這麼簡單。
這以現在大明的科技水平,完全可以輕而易舉地實現,沒有任何難度,而且成本低廉到令人發指。
如果說唯一有點“技術難度”的地方,那也就是瓷缸和導氣用的瓷管,需要整個結實點的。
捋清楚了這些步驟和需要的物品,薑星火開口說道。
“第二步,需要焦炭、焦爐,以及一截陶瓷管用來導氣體。”
“把焦炭扔進焦爐,然後出氣口插上陶瓷管,陶瓷管的另一端對準盛著綠礬液體的瓷缸。”
“陶瓷管的樣式。”
薑星火抬起右手,豎起拇指、虎口、食指比劃了一下u型,說道:“就像是這個樣子就行。”
“……”
樹坑邊安靜了片刻。
“怎麼了?這些東西很難弄?不用今天演示,你們委托老道士回去弄一下,直接拿成品往小塊農田裡試一試就行。”
“不是很難弄。”
袁珙解釋道:“相反,這些都是現成的,燒綠礬的瓷缸我在南京袁氏宅子的倉庫裡就有,瓷管那些直接從煉水銀的東西上拆下來就好。”
“燒焦炭的爐子,詔獄的倉庫裡也有沒到冬天不用取暖,沒拿出來而已。”
“換言之,所有東西都有,一時三刻就能準備齊全。”
薑星火看著幾人問道。
“那你們為什麼這幅表情?”
李景隆忽然覺得腦門子疼。
他看著袁珙,感覺老道士的臉上也寫滿了絕望。
“薑先生,您是認真的?這好像不太像是在煉丹。”朱高煦沉默許久後問道。
袁珙苦笑了一聲:“老朽練了一輩子丹,燒炭煙進綠礬液就能煉出能讓土壤肥力增加的神丹,還委實是沒煉過。”
“你們不信?”
“不是不信。”李景隆無奈道,“隻是這玩意,聽起來就不靠譜啊!”
薑星火深吸了一口氣。
“我再說一遍,這不是煉丹,這是化學!”
“化學,就是從物質中提煉元素進行反應,從而獲取需要的元素。”
朱高煦誠實說道:“聽起來還是像在煉丹。”
今日心情欠佳的薑星火幾乎是在講課過程中,第一次接近破防。
主要原因可能是他在講化學,這幾個人一直在問他是不是煉丹。
“那如果我告訴你們,這套東西的本質,是含氮雜環產生氨氣,以濃硫酸液體吸收氨氣,從而形成液態硫酸銨,曬乾後獲得固態硫酸銨,固態硫酸銨是氮肥的一種,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你們是不是聽起來就信了?”
李景隆總結道:“這麼神叨的說法,雖然乍一聽聽不懂,仔細一想也琢磨不明白,但是聽起來就可信多了呢!”
幾人紛紛小雞啄米似的點頭表示認同。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