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建文帝,回不來嘍_大明國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國師 > 第103章 建文帝,回不來嘍

第103章 建文帝,回不來嘍(2 / 2)

金幼孜悚然一驚。

“且放心吧。”朱棣吃完芝麻燒餅拍了拍手,“有幾個人給童指揮使擋在前麵,莫說是村裡這幫民壯恐怕連一副牛皮甲都沒有,便是有甲也沒用,童指揮使這副牛角弓配上重箭,三十步內野豬黑熊都是一箭斃命,更遑論是人了童指揮使一筒箭射不完,堪戰的也就都死了。”

聽到這裡,金幼孜才放下心來,既然安全問題得到了保障,便有閒心聊點彆的事情了。

“陛下,臣走了這麼一圈看下來,雖然那張二郎總是有意無意地隔著咱們,不讓村民與咱們接觸可臣總覺得,這村裡的人,不見得原來都是村裡的。”

“說說。”朱棣籠著手不置可否。

“牲畜的欄製式不一樣,養的雞鴨和狗也不一樣,而且有好幾條狗,不是見到我們叫,而是見到了那張二郎過來方才叫,顯然與他是不相熟的最重要的是,村子裡靠後山的那幾十畝,有一部分是新開墾的,定然不是之前不想開墾,而是人手不夠種不過來村裡的地。”金幼孜分析說道。

大約覺得證據可能不夠,也有可能是剛剛想到,金幼孜又說道:“我們之前看到被關到牲畜圈裡的女人,看起來就不是本地人,應該是強娶的。”

“有道理,那你覺得是怎麼一回事?”朱棣問道。

“流民。”

金幼孜乾脆說道:“塢堡的統治權,哪怕是剛剛建立的塢堡,也必然不會在外鄉人手裡,定然是本地的豪強主導的.或許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流民的首領火並了本地人推舉的塢主,但必然不是現在,畢竟看那土圩子的新鮮程度,估計張二郎這句話是沒做假的,應該就是陛下渡江前後,江南委實民心恐慌,才築塢堡以自衛。”

朱棣點了點頭,這件事倒還真不是個例,一路上走過來,越往東、越往南的地方,就越常見。

至於緊挨著南京城的當塗等地反倒沒有,可能不是不想修,而是燕軍渡江太快,壓根就沒來得及修。

而江南的蘇鬆嘉湖諸府較為富庶,民間麵對有可能來臨的兵禍,修塢堡以自衛倒也不是什麼不能理解的現象。

隻是這土豪做派的張二郎,還有他藏得鬼蜮心思,委實有些令人警覺了。

“那這些流民為何看起來頗為信服張二郎?”

“陛下。”金幼孜掰著手指頭分析,“豪強統率下的塢堡雖然是以宗族、鄉裡組成,但其實也帶了一定程度的合作色彩,流移來的流民無論原本是外地豪強還是普通村民,短期內麵對喪失了田地加上生產生活的艱苦,合作互助或者說互相團結起來對外,一定是有必要的,所以才對我們表現出了信服張二郎的樣子。”

“宗族、鄉裡組織縱然帶有殘餘的合作性質,但是既然為其中本地的土豪、豪強所統率,這個豪強就必然要利用這個新建立的塢堡組織為自己服務最常見的,便是建立主從關係。”

金幼孜詳細解釋道:“塢主、堡主在他們所屯據的田地上就是土皇帝,他們常常招徠流民,這些流民被安置在田地上進行生產,繳租服役。在塢主、堡主的勢力範圍內,分配田地的權力就操在塢主、堡主的手中,某一片田地是否在大明的魚鱗冊上,其實對他們而言關係並不大。”

“江南的這些塢堡。”

朱棣從榻上站起身來,在房間裡踱步。

“朕這次便要徹底掃清,一個不留。”

金幼孜也跟著下了榻,躬身後說道:“陛下所言極是。”

朱棣微微蹙眉,轉頭問道:“那你說,我們在路上聽那些士子所說的燒村又是怎麼一回事?這個塢堡裡,怎麼看都不像是有那個能力的,難道是土匪做的?可尋常盜匪又怎麼在這麼多大軍的縫隙間從容做下這等事呢?”

金幼孜沉吟片刻,回答道:“或許燒村一事子虛烏有,畢竟我們沒有親眼見到,那四名士子也沒有親眼見到過,消息來源無非就是張二郎的話語.也有可能張二郎是出於某種不可告人的秘密,為了阻止這幾人前行,才故意編出來哄騙他們的。”

朱棣點了點頭,認同了金幼孜的說法。

畢竟,以朱棣的軍事經驗來看,忠義衛脫胎於燕山三護衛,皆是在北征、靖難中摸爬滾打出來的百戰精銳,可以稱作此時大明最強的一支部隊,在戰場上麵對重兵集群的阻隔,都能有效的探查消息和溝通聯絡,怎麼可能有土匪在他們的行軍隊列裡把一個村子堂而皇之的燒了,卻沒有被任何斥候發現呢?

所以,燒村一事,大概率是子虛烏有的。

那麼接下來,問題就來到了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情上麵。

為什麼張二郎要騙他的同窗同學,不讓他們繼續前行?為什麼呢?

不遠處,塢堡主人的地窖裡。

“為什麼把當官的給引過來了?!”

隻點了幾盞油燈的地窖,昏暗而又潮濕,一個老人捂著嘴,一邊咳嗽,一邊訓斥著張二郎。

“非是我要引來。”

張二郎無奈說道:“我本想嚇退那群同學,時候問起來,隻搪塞個聽了謠言便是了.可那群人非要跟著過來,彼時他們手裡有刀,我哪敢說什麼?除了引回來再做打算,還有旁的辦法可言嗎?”

老人知道張二郎說的並沒有什麼問題,換做誰來處置,都是這般,可心頭煩躁,就愈發咳嗽不止。

最後隻是跺腳長歎一聲。

“——伯紳誤矣!”

張二郎也是苦笑:“阿爹,如今事已經做了,又該如何?真要殺官造反嗎?就憑周世伯糾集的這點義兵,如何抵得過燕軍的千軍萬馬?”

老人沉默不語,他看著年紀大,如今也就是不到五十,在鄉裡威風慣了,理所當然地是有自己的想法,算不上老糊塗。

老人開口說道:“那些流民,就不會背叛我們,去當官的那裡告密嗎?”

“我也是這麼擔心的。”

眼看著就有要事情敗露的可能,一旦敗露,這就是誅九族的大罪,張二郎如何不擔心?

張二郎有些沮喪地開口說道:“流民尋求我們庇護,無非就是兩點原因。”

“其一是因為前幾個月燕軍渡江,那時候都傳,燕軍要把江南的百姓殺的長江都染成紅色所以才會有那麼多本就朝不保夕的農人,心一橫,舍了地成了流民來塢堡裡。”

“其二是因為原本建文朝的徭役是重的,百姓恐懼徭役如同恐懼山中惡虎一般,可誰知道誰知道,唉!”

張二郎重重歎息,老人直接說道。

“誰知道朝廷來了一出‘攤役入畝’?”

張二郎重重點頭。

“也不知道‘攤役入畝’這種辦法,到底是誰想出來的,簡直就是絕戶計!”

老人一遍咳嗽,一遍苦笑點頭。

對於他們這些地方上以宗族為單位形成的小豪強來說,攤役入畝,就是絕戶計!

若是散布在幾個村的大宗族還好,人家以前可以輪流組織青壯年去服徭役,現在不服徭役也沒什麼問題,繼續耕地就好了。

可這種一村一姓的小宗族,很多流民和外鄉人,甚至說本地人,願意把田地投靠過來當隱形的佃農,本質上不就是恐懼徭役嗎?現在好了。

徭役取消了!沒有了徭役的壓迫,這些人乾嘛不種自己家的地,去給你當佃農呢?那麼沒有了投靠的流民勞動力和供奉田地的佃農,小土豪失去了對這些人的人身控製權以及財產管理權,又憑什麼在鄉裡作威作福呢?充其量不過是地多一點的富裕農民罷了。

張二郎歎道:“攤役入畝,這是絕了我們的根啊!”

“非止如此。”老人怔怔道,“這一輪在江南大略地推行過了攤役入畝,民心必然會歸附新帝.你周世伯要做的大事,恐怕就真的如秋風掃落葉一般,被吹得無影無蹤了。”

“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建文帝,回不來嘍。”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知青腰軟撩人,三天被糙漢寵成寶 反派修仙:惡毒女配已加入群聊 穿書七零,下鄉知青拿捏冷麵男神 恨姐症 抗戰:無敵編製係統 陰陽輪回 開局被火影針對,非逼我娶綱手? 開局一輛購物車發育全靠卡BUG 冷瀟南宮翼天 全能王妃火爆京城冷瀟南宮翼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