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嶽飛_大明國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4章 嶽飛(2 / 2)

“完顏構和秦檜,可恨就可恨在一個投降!”

“嶽飛一死,北地漢人的心氣就斷了,這代表著哪怕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哪怕有著當世最強的帥臣,有著紀律最嚴明、士氣最高昂、戰力最強悍的軍隊,依舊無法光複河朔,直搗黃龍。”

“往後了說,嶽王爺北伐功敗垂成,女真人入主中原,短短百年,北地莫說幽雲十六州,就是兩河、山東、河南的漢人,都認金國為正朔了,他們會覺得嶽王爺是民族英雄嗎?”

朱高煦不想承認,但不得不承認:“不會。”

眼看著朱高煦鬱悶生氣快爆炸了,李景隆生怕他再拔一次歪脖子樹,連忙勸阻道。

“劉伯溫便說過,自古夷狄未有能製中國者,而元以胡人入主華夏,百年腥膻之俗,天實厭之.蠻夷終究是蠻夷,女真人和蒙古人一樣,享國不久的,隻是暫時改變。”

薑星火反而正色反駁:“不是久不久的問題,這種涉及到大是大非事情,一年、一月、一日、一個時辰、一刻、一息,都不能改!”

“嶽王爺就是民族英雄,誰也不能改,誰也改不了!”

朱高煦以手擊節,悶聲道:“便如祖逖渡江北伐那般,中流擊揖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複濟者,有如大江!”

薑星火肅然起身,徑直說道。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荒謬到極點,生活在金國的漢人都認為嶽王爺不是民族英雄,便是因為,從古至今,華夏都沒有出現‘民族國家’的概念,始終不過是門戶私計。”

“而既然是門戶私計,既然給百姓傳播思維的話語權掌握在耕讀傳家地主的手上,那麼誰給這些地主更大的利益,或者說當原則抵不過異族的利益與威脅的時候,自然就不重要了,而百姓也會跟著被灌輸錯誤的思維。”

“思維這個陣地,正確的不去占領,錯誤的就會占領,是決計不能拱手相讓的。”

薑星火回想起他第六世的時候,曾經寫出“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那位,正在廣播電台裡宣揚他的“曲線救國”理論呢,不由地深切覺得,自己確實該做點什麼。

一介書生,也唯有筆和嘴了。

八次穿越之旅,已經讓薑星火明白,憑借著個人的力量想要改變曆史的軌跡,可能性不說微乎其微,那也可以說是大約不可能了。

但是,

但是,

出獄了以後,他總得做點什麼吧?

難道要厚著臉皮靠大胡子接濟,每天主要任務就是像在詔獄裡一樣睡覺?還是說,接著去秦淮河上賣詞度日,每天主要任務變成跟好姑娘們睡覺?太腐朽了,太墮落了。

最重要的是,薑星火真的睡夠了。

所以,那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能夠在躺平的同時,給自己找點不是那麼累的事情做,嘗試做出一些改變,不是故意求死卻能被動作死呢?當然有啦!

開噴就好了。

什麼封建陋習,什麼華夷之辯,什麼程朱理學。

管你多少支筆來,我自一支筆駁。

這樣不僅薑星火達到了目的,還能給自己過去穿越,心裡累積下來的一口不平之氣,直接抒發出去。

意難平嘛。

憑什麼你們這群蟲豸高高在上指點江山,拿你們的規矩做著表麵斯文實則齷齪的事情?憑什麼你們能把壓榨百姓說成是耕讀傳家?

憑什麼遇到事情就要苦一苦百姓?憑什麼民族英雄都要被抹黑?

道理,越辯越明。

再過幾個月,就讓你們知道知道,什麼叫做書生意氣,什麼叫做揮斥方遒。

至於要是衛道士們被自己噴急眼了,想玩點真實的,那就更好了。

最好弄死我,讓我快點穿越回家,求求了。

就在薑星火難得地思緒活泛時,身邊李景隆這時候說道:“這便是華夷之辨了。”

華夷之辨,或稱夷夏之辨,用以區辨華夏與蠻夷。古代華夏族群居於中原,為文明中心,而周邊則較落後。東周末年,諸侯稱霸,孔子著春秋大義,提出尊王攘夷,發揚文化之大義。如楚國自稱蠻夷,其後文明日進,中原諸侯與之會盟,則不複以蠻夷視之;而鄭國本為諸夏,如行為不合義禮,亦視為夷狄。

換句話說,在春秋時代,劃分蠻夷與華夏,是按禮法的。

這便是因為華夏重衣冠禮儀,《春秋左傳正義·定公十年》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蒙古人便是夷狄。”朱高煦毫不遲疑地先說為敬。

李景隆開口道:“夷狄的定義,漢書裡應該是最準確的,便是說夷狄披頭散發向左開衽,都是人麵獸心之輩,與華夏的章服典籍習俗飲食語言都不一樣,偏居在北地一隅,逐水草以射獵為生。”

薑星火看兩人基本明白是什麼意思,也就覺得事情好講了不少。

其實中國曆史上華夷之辨的衡量標準大致有三個標準,即血緣衡量標準,地緣衡量標準,衣飾、禮儀等文化衡量標準。

先秦華夷之辨區分的主要標準是以華夏禮儀的有無,漢晉以後華夷之辨區分的主要標準是以血緣遠近、地緣起始。

這便是因為漢晉以後,在華夏麵臨嚴峻威脅時,這種劃分可以保護華夏族群的存續。

在薑星火前世,依然有很多學者受到了近代西方民族理論的影響,認為古代中國沒有民族主義,但實際上,古人們民族國家意識最突出的表達就莫過於華夷之辨,華夷之辨存在著深刻的民族主義色彩。

當中原華夏政權不穩,蠻夷入侵之時,華夷之辨的呼聲就會高漲,華夷之辨成為漢族政權用來抵禦異族政權的強大思維武器。當然了,亂世之中的華夷之辨正如同春秋時期的尊王攘夷一般,並非是大民族主義作祟,亦非歧視異族。

從更深層次來看,華夷之辨的觀念促成的是一種凝重執著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凝聚成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頑強地抵抗異族的征服。

“華夷之辯,這裡藏著的意思就是,到底什麼算是華夏,如果夷狄入主華夏,那麼隻要他們遵循華夏的禮法製度,便是華夏了嗎?”薑星火問道。

朱高煦作為一個帶有樸素愛國熱忱的軍人,自然不願意這麼承認。

否則的話,那他們對抗蒙古人的意義何在,難道是推翻華夏嗎?薑星火又提出了更難的思辨問題。

“或者說,舉個唐代歸義軍的反例,當華夏王朝被入侵時,孤懸在邊疆的漢人將領帶著一小部分漢人和一大部分當地的蠻夷,抵抗其他異族的入侵,那他算誰的民族英雄?”

“再舉個剛才提到過的例子,金國入主中原,蒙古人入侵金國的時候,漢人為了維護心中的正統,去抗擊蒙古人,那他算誰的民族英雄?”

大約是嫌兩人的腦子還不夠亂,薑星火繼續問道。

“剛才說的是漢人,如果這人本身是個漢化的異族,連異族語言都不會說,他帶著漢人和異族,去抵抗其他異族的入侵,那他算誰的民族英雄?”

三個問題,已經當朱高煦的大腦宕機了。

可偏偏,朱高煦此時又想到了一個問題。

“大明太祖高皇帝,是認元朝為正朔的。”

“那隻是為了說明大明是正朔。”李景隆反駁:“太祖高皇帝還說過,胡元入主中國,夷狄腥膻,汙染華夏,學校廢馳,人紀蕩然。”

瞧瞧,有些人死了,哪怕躺在棺材裡,但他的影響力卻依舊無處不在。

朱高煦的大腦徹底過載。

“薑先生,您直說吧,到底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總不能真的千百年後,嶽王爺反而成了什麼狗屁阻礙融合的罪人了吧?”

“能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樹立一個標準。”

薑星火緩緩說道:“這個標準,叫做民族國家。”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和渣男小叔叔的遊戲日常 誘色撩人,偏執男主嗜我如命 小師妹收手吧,修仙界都被你買了 負罪心動 重生阿姨合租房,係統硬說合歡宗 學習寫17K小說 長夢繞長安:千年輪回魔咒 賀少的閃婚暖妻 鳳燁三界 全職法師之重水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