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拿百姓做由頭,皇帝也說不出什麼來。
本來就是這樣嘛,皇帝要做事就得花錢,要花錢就得收稅,要收稅隻能收農業稅,那就隻能苦一苦百姓嘍。
收士紳的錢,想都彆想!
最後就成了皇帝對不起百姓。
文官的這個邏輯鏈,已經延續上千年了。
但是聽朱棣這個話音,再聯想一下薑星火之前那句“士紳一體納糧”,蹇義不由地打了個哆嗦。
承受慣了罵名的鐵血君王,加上不怕死鬼主意奇多的囚徒。
“苦一苦百姓”的定律,怕是要在永樂一朝被打破了。
而朱棣話裡話外,又把他給帶上了。
上次夏原吉被百官當靶子打的場景,蹇義還曆曆在目,他不想同樣被當靶子打。
但如今看來.好像跑不掉了。
兵部尚書、忠誠伯茹瑺,此時把腦袋埋得低低的,半句話都不說。
這種會被撕扯到粉身碎骨的事情,在洪武朝驚濤駭浪裡走過來的茹瑺,壓根就不想摻和。
茹瑺心裡暗道:“看不見我看不見我.”
“忠誠伯,伱說說,咱們大明的稅收,按照那個什麼‘存量博弈’,朝廷做的是不是不夠好啊?士紳是不是拿的多了,反而貪得無厭想要朝廷垮台啊?”
朱棣言笑晏晏,但話語裡的意思,卻讓茹瑺驚出一身冷汗。
“臣不敢妄言。”
“有什麼說什麼,兩位尚書覺得薑星火,能提出處理好國家與士紳之間稅收問題矛盾的方案嗎?”
見皇帝還盯著他,茹瑺最後隻能勉強說道。
“臣覺得,這位薑先生可能提出的辦法,會有些過於理想了。”
蹇義也跟著說道:“陛下,國家與士紳,在稅製的頑疾,畢竟已經持續了上千年.而且謀國之事,也不是嘴上說說就可以做到的,即便再好的提議,到了下麵小吏手裡,都會走了樣。”
對於薑星火能不能提出解決稅製頑疾的辦法。
兩位尚書,是相信有可能的。
畢竟,此前那麼多例子擺在那裡,彆的不說,光是“攤役入畝”,就已經解決了一個上千年的難題了。
你說薑星火麵對稅製,提出不了解決辦法,他倆倒是還真不信。
士紳一體納糧,應該就是其中之一,或者說最主要的。
但問題是,辦法是辦法,實施是實施。
攤役入畝為什麼能在江南推廣開來?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朱棣是真的敢殺人,接著周縉造反案,在江南殺得人頭滾滾。
攝於朱棣的屠刀,士紳們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第二個,攤役入畝從本質上講,雖然觸碰到了士紳的利益,但高壓之下,也不是不能接受。
因為攤役入畝,並沒有影響士紳本身的免服徭役,隻是以前隻有士紳免服,現在大家都免服了.這雖然會影響到士紳名下的佃農,但田地和田地的產出,還是在自己手裡的。
攤役入畝加到田稅裡的徭役,就當多交一點點稅了,麵對朱棣的屠刀,忍了。
但針對士紳的稅製更化不一樣。
正如薑星火所說,稅製更化涉及到了兩個層麵,第一個,是大明朝廷和十三布政使司乃至天下的所有縣。第二個,是大明朝廷和天下所有的地主士紳。
第一個,被那第101枚銀幣解決了。
第二個,收稅,尤其是收富人稅。
曆朝曆代,沒見哪個能成的。
緣由也很簡單,蹇義剛才說了,不論是出發點多好的政策,到了下麵的基層小吏手裡,都會走樣,甚至與政策本身南轅北轍。
這便是因為稅製更化的難點,不在於稅製方案的本身。
而在於。
——皇權不下鄉!
也正是因為深諳這一點,蹇義和茹瑺這兩位國家重臣才會認為,提出解決方案,薑星火或許有可能做到。
但是解決問題,做不到!
皇權下鄉這件事,上千年來都做不到,你薑星火憑什麼做到?憑動動嘴,就能做到嗎?
任何一個正常人來到這裡,都會做出同樣的判斷,這簡直再正常不過了。
“陛下。”茹瑺補充道:“而且還有一個問題,臣鬥膽勸您彆估計的太樂觀。”
“宋代王安石主持的變法,裡麵的青苗法,可就是個再生動不過的例子。”
“本來是救濟青黃不接的百姓,結果最後官吏為了政績,惡意搞攤派,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負擔。”
朱棣若有所思:“朕懂兩位尚書的意思了。”
“無非就是兩點嘛。”
“找到解決辦法這件事上千年都沒解決了,你們覺得薑先生也解決不了,或者說提出的不見得可行。”
“而皇權下不了鄉,所以中央和士紳之間的稅收矛盾,更是無從談起,中央就靠著地方小吏與士紳收稅,怎麼動士紳?”
“是不是這兩個意思?”
蹇義和茹瑺連連點頭,顯然就是此意。
這時,久久沒有開口的道衍,反而聲音淡然地說道。
“且聽下去,薑先生既然敢講,那就一定有辦法,這個辦法,也一定能落實下去。”
蹇義和茹瑺麵麵相覷,有些不可理解,道衍大師對薑星火的這種盲目自信,到底從何而來。
這種王安石都乾不成的事情,是誰給的勇氣覺得薑星火能乾成?須知道,王安石變法,以王安石這種宰相之才,前前後後消耗了心血,最後,不也是落得個人未亡,政就息的結局嗎?故此,蹇義和茹瑺也不認為薑星火能夠做到。
因為這裡麵的困難,實在是太大了,比天都大!皇權不下鄉,千百年來,皆是如此!(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