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是債務,就是剛才的稅收國債等價定理!”
真真是曲徑通幽,繼而豁然開朗!夏原吉一下子就意識到,為什麼薑星火要拿那個看起來有些荒謬、理想、無稽的等價定理做例子了。
因為。
可以讓他們理解。
稅收,為什麼等於債務!
雖然定價定理注定不成立,但他們也理解了,稅收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約等於債務!
那麼基於“稅收是財富,稅收也是債務”可以推導出另一個結論。
“對於國家來說,國家當下的債務也是未來的財富?”夏原吉難以置信地失聲問道。
朱高煦呆了呆。
當下的債務,為什麼是未來的財富?難道不應該翻過來說,對於借錢的人來講,未來要還的債務才是當下捏在手裡的財富嗎?
奇怪。
——————
困惑。
極度的困惑縈繞在密室的空氣中。
剛才還能跟得上講課思路的皇帝和兩位尚書。
現在已經徹底懵了。
而跟著記錄的兩個小吏郭璡和柴車,也沒好到哪去,此時都咬著筆頭也陷入了思索。
“道衍大師。”
眼看兩位尚書指望不上了,朱棣回頭問道。
“什麼叫做——對於國家來說,國家當下的債務也是未來的財富?”
麵對皇帝的問題,道衍半晌沒答話,他似乎陷入了某種奇妙的沉思。
朱棣又喚了一聲,道衍方才回過神來。
也就是道衍,換了彆人在自己麵前走神,朱棣可不會慣著。
“喔,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
聽到道衍這句話,蹇義和茹瑺麵色有些掛不住了。
什麼叫其實很簡單?道衍當然不用在意兩位尚書的看法,他轉動著手裡的念珠,緩緩解釋道。
“之所以大明現在的國債是未來的財富。”
“便是因為,既然剛才薑聖提到的等價定理不成立,那麼也就意味著,隻要朝廷發行大明國債,那麼就會刺激百姓花錢,大明的財富總量就會增加,而到了未來償還掉國債的本息,因數千萬普通老百姓花錢而產生的財富總量,對比眼下,依舊是增加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薑聖說現在的國債,是未來的財富。”
“因為,國債確實可以刺激經濟,創造財富。”
伱要是論行軍打仗,朱棣當世第一。
處理政務,朱棣也能做到中上水平。
可這經國濟民的道理,又如此彎彎繞,屬實是為難朱棣了。
朱棣乾脆道:“最後一句朕沒聽懂,請大師詳解。”
道衍淡然地說道:“就是夏尚書說的,百姓既然認識不到未來朝廷會加稅來填補國債的本息支出,或者認識到了不打算為後代考慮。那麼他當下捏著大明國債,財富就是增加了,有錢了就要消費,消費就會有人獲益,獲益的人接著消費,整個大明的總體財富就變多了,如此而已。”
朱棣又捋了捋,方才醒悟了過來。
而兩位尚書,此時也跟著明白了過來。
蹇義心中的思緒有些複雜:“薑星火所掌握的經國濟民之道,竟然如此深邃”
而就在他們對話的時候,牆內也同樣開始了下麵的講解。
——————
薑星火的眼眸中帶上了異樣的神采。
他仿佛一個惡魔般在夏原吉的耳邊低語。
“既然你明白了國家當下的債務也是未來的財富,那麼你就應該明白,國家在可控的範圍內,其實應該多創造債務對不對?”
夏原吉迷茫而又清醒地點了點頭。
迷茫,是因為他覺得不對。
清醒,是因為按照薑星火“當下債務就是未來財富”的邏輯,薑星火說的話卻是對的。
“那麼,創造了更多的債務,是不是需要老百姓更多地消費,否則就無法實現財富循環,造成財富的增加?”
夏原吉點了點頭,又下意識地搖了搖頭。
薑星火的惡魔低語還在繼續。
“所以說,大明老百姓活著的意義,是不是就是為了消費?”
“哦,不對,如果我們【絕對理性】的話,還可以看到,仿佛一個個數字般的大明老百姓,還有其他價值呢。”
“對,太對了!”夏原吉喃喃道。
薑星火忽然起身厲聲吼道。
“對什麼?”
夏原吉從薑星火為他構築的經國濟民世界裡回過神來。
夏原吉呆呆地望著對方。
這些,難道不對嗎?
在理論上,都是對的啊。
薑星火失望地搖了搖頭,隻道。
“對於國家來說,稅收真正的意義我早就告訴過你隻有八個字。”
覺得寫明白了寫的好的,賞個月票吧~~(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