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燧不多時,便引著鄭和進入殿內。
“內臣鄭和參見陛下!”
鄭和躬身說道。
“起來吧,不必多禮。”
朱棣心情不錯,直接讓朱高燧搬了個椅子過來,給鄭和賜座。
火爐裡的火苗“劈啪”地響著,權當是圍爐夜話,朱棣端起熱茶抿了幾口,轉頭問道。
“詔獄的事不急著說。”
鄭和一怔。
朱棣指著他笑道:“朕知道薑星火的本事,兩位尚書還不信跟朕打賭來著,看你的表情,朕就知道兩位尚書輸定了。薑星火一定有辦法,能讓那群文盲認字,對不對?”
“確實如此,薑星火的辦.”
鄭和的話語,被朱棣抬手阻止了,朱棣笑嗬嗬地說道:“先彆說薑星火的辦法,先說說你去南邊大海裡萬裡石塘的見聞?朕還從來沒去過海上呢,不曉得航行在大海是個什麼感覺?”
道衍很想知道薑星火的辦法,不過好在道衍修行多年,縱然心頭好奇,也是能夠沉得住氣的,也跟著看向了自己的這個弟子。
嗯,鄭和是道衍的菩薩戒弟子,既是關門弟子,也是道衍在情報係統的直屬手下。
所以鄭和的那些見聞,其實道衍大部分都知道一二,對於海上事情的好奇心,也就沒有朱棣那麼重。
至於為什麼鄭和傳遞給道衍的海上見聞,道衍沒有報給朱棣,這個,咳咳道衍自然是有他自己的目的的。
鄭和也是笑著開口道:“陛下,這大海確實跟陸地沒得比,從泉州到萬裡石塘,其實順風順水不算很遠,來回一個月也足夠了,關鍵是有的時候海況不一樣。”
“怎麼個不一樣法?”朱棣大感好奇。
鄭和緩聲道:“臣如今算是往返了一次萬裡石塘,但無論萬裡石塘的哪個地方,現在風浪雖然小了許多,可是每隔幾天,便會起大風,這種大風的威力雖說比不上龍吸水,可勝在頻繁,隔三差五就會來一次,如果運氣不好的話,就容易迷失方向。當初臣乘坐的大明水師的戰船便遇到過,而且風高浪急,也導致船隊裡的一些小船就差點兒翻覆了。關鍵的問題還是,大明缺乏很多地區的海圖,而且現在很難在海上定位。”
“海上定位?”
“不錯!”鄭和點了點頭,“用的是牽星術的法子,但有的時候,尤其是到了晚上,海上的霧氣很重,視線受限,根本看不到天上的星星,所以在海上航行十分危險,尤其是晚上的海上,更需要謹慎,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偏離了航線,畢竟在海圖上,偏離一點點就會造成失之毫厘謬以千裡。”
“這些說法朕倒是聽都沒有聽說過。”朱棣微眯雙眼,喃喃地說道。
朱棣轉身問道衍:“道衍大師知道牽星術嗎?”
道衍搖了搖頭,他倒是真沒有特意去了解過。
朱棣與鄭和聊完了南邊萬裡石塘的見聞,又繼續聊了聊鄭和聽到的,關於海外的種種消息。知曉了原來大海竟是這般無垠,而海外各國,也與中原完全迥異,朱棣大大地開拓了視野和見識。
畢竟,看元朝典籍關於海外的內容,是不可能如同聽鄭和講親身見聞那樣直觀的。
“看來大明水師的船和相關的航海技術,還是得適應遠航進行改進啊,最好能創造出比牽星術更好的定位法子。”
聽到了鄭和說,現在大明水師想要遠航或者下西洋,還必須依靠宋朝傳下來的牽星術,以及色目人導航員,朱棣不由地有些感歎。
畢竟,總依靠外人也不是一回事啊,想要大規模地下西洋,總得有自己的辦法。
鄭和猶豫刹那,最後還是說了實話。
“陛下,大明想要做到這些,恐怕很難。”
“為什麼?”朱棣蹙眉問道。
鄭和苦笑道:“宋朝向海外進行貿易,也隻敢貼著海岸線航行,否則大海茫茫無際,很容易就迷失方向,如何能輕易做到海上定位呢?牽星術已經是最好的法子了。”
“喔。”
朱棣點了點頭,忽然說道。
“為什麼不問問薑星火呢?”
鄭和神情一滯。
須知道,薑星火可是沒少給他找事了。
對於接觸薑星火這件事,鄭和是打心眼裡不願意去,更何況是近距離接觸。
倒不是鄭和不相信薑星火的本事。
鄭和是太相信薑星火的一身通天本領了!問題就在於,薑星火光動嘴啊!結果就是薑星火說一句話,去萬裡石塘找鳥糞,鄭和就得跑斷腿,兩個月才回來。
還被一些小人譏諷為“搬屎還朝”,都要把鄭和氣炸了。
所以,鄭和是真的不願意去問薑星火。
否則還不知道薑星火動動嘴,又會給自己找多少事呢。
朱棣大笑道:“好了,說說伱在詔獄裡掃盲班的見聞吧。”
等鄭和描述完畢,朱棣點了點頭,顯然他對於薑星火能解決掃盲認字的問題,並沒有太多的驚訝。
“這樣。”
朱棣沉吟道:“薑星火還有最後的四節課,就要出獄了。”
“本來呢,曹國公出使日本,裡麵就缺個人給朕當傳聲筒,老二現在還不知情那就辛苦你了,入獄一趟吧。”
鄭和的嘴唇,艱難地挪動了一下。
最終就像是麵對領導那句“辛苦你一下”後,你隻能回一句“好的領導”一樣。
鄭和開口說道:“臣,遵旨。”
搬屎還朝,獎勵入獄。
薑星火,我真的謝謝你啊!(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