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強的時候他們給大漢進貢,大唐強的時候他們給大唐進貢,中原王朝的視野總是局限在華夏這確實有些大的一隅之地裡,看不到外麵的世界,所以自然用的還是老一套規則。”
鄭和則是如有所思。
自從見識了海洋之廣大,世界之無垠後,鄭和可謂是視野大開,正是因為這份親身經曆,鄭和才愈發堅定了下西洋的決心。
而下西洋,自然要麵臨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
如何處理與朝貢體係之外國家的關係?
這個難題,可謂是從古未有。
最穩妥的做法,自然是大撒幣。
每到一個國家,都施以賞賜,給予恩惠,那肯定沿途各國都歡迎,給大明皇帝寫個國書派遣使者跟著回去,萬國來朝哄皇帝高興。
但問題是,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搞錢啊!
既然朱棣想要派鄭和去搞錢,那大撒幣就真成大撒幣了。
可如果不這麼做,要怎麼做?沒有人知道,曆朝曆代也沒有哪個王朝給出過答案。
大家都是關起門來在華夏這個小圈子裡過日子,沒出過遠門,鄭和這是頭一遭。
所以,鄭和一直為此苦惱不已。
但今天,薑星火似乎要給出一個可行的答案了。
“如何外交這個問題,稍後再說,此處隻是簡單講一下外交的含義,重點還是在於地緣政治均勢。”
聽了薑星火這句話,鄭和險些氣的一口氣沒喘上來。
“嗬嗬~”
“你沒事吧?”
朱高煦善意地用他能拔樹的大手,拍了拍鄭和的後背,差點把鄭和的五臟六腑順著喉管拍出來。
薑星火看他不咳嗽了,也就放下心來,繼續講道。
“來,你倆掰個拳頭,先擺個姿勢。”
朱高煦與鄭和依照薑星火的指引,兩人的拳頭交叉,手腕搭在了一起。
薑星火看了看位置基本均衡,於是說道:“伱們先用三成力道較量。”
兩個人開始發力較量,手部皮膚都變紅了起來。
可能是三成力道不太好衡量,也可能是朱高煦確實力量大,哪怕鄭和也是上戰場打仗的武將,還是幾息之後明顯落入了下風,僅僅維持著不被徹底壓倒,這可能還是朱高煦放了水的結果。
薑星火滿意地點了點頭,如果兩人勢均力敵他反倒不好講解了。
薑星火伸出手來,搭在劣勢邊的拳頭上,說道:“地緣均勢便是這個道理,你看,現在他落入了下風,所以我要幫他來對抗你。”
說罷,薑星火單手發力。
紋絲未動。
薑星火雙手發力。
紋絲未動。
薑星火以腳蹬地,全身發力。
紋絲未動。
薑星火放棄了發力。
“你們看,這就是力量弱小又想玩地緣均勢的下場。”
“四兩撥千斤,也得有四兩嘛,這就是個錯誤的示範。”
薑星火臉不紅心不跳,繼續說道。
“你們可以結束了。”
朱高煦與鄭和鬆開了拳頭。
薑星火撣了撣身上並不存在的灰塵掩飾尷尬。
“地緣均勢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完成,一種是減少力量大的一方,一種是增加力量小的一方.我說的不是廢話。”
“基於這兩種方式,地緣均勢誕生了五種可用之千百年不易的策略。”
“分而治之、割肉操刀、軍備平衡、合縱連橫、支持弱者。”
——————
“等等.”
朱棣忽然虛虛抬手。
“李尚書。”
一聽皇帝沒叫李卿,李至剛心中便有些忐忑。
“臣在。”
朱棣問了一句讓人摸不到頭腦的話:“給朕說說你們禮部平常都乾什麼,越具體越好。”
皇帝還能不知道六部都乾嘛?
李至剛不明所以,隻能小心翼翼地說道:“禮部通常的工作有四司分管,儀製、祠祭、主客、精膳。”
是的,禮部管的非常的雜,儀製司主要負責朝廷各種慶典及日常活動、會議等的議程安排、組織和籌備,發放各種委任書、印綬等等。
主客司,其實主要就是外交工作,主要是對待外國和外國使臣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了部分進出境管理、翻譯。
精膳司,主要就是管吃飯,辦宴會,從做到吃全過程管理。
祠祭司,則是負責祭祀相關事宜,譬如去東郊大祀壇祭拜“化肥仙人”.哦,對了,化肥仙人其實在禮部這裡是有名字的。
隻不過根據古代中國的給神仙起名的方式,稍微有那麼一點點長。
“化生解災救苦紓難經國濟民富海肥田仙人”,簡稱“化肥仙人”。
朱棣聞言,重點批示了一下。
“以後李尚書的主要精力,多放在對外交往上。”
朱棣慢吞吞地說道:“大明以外的世界有哪些國家,都是什麼情況,大明能從中獲取什麼利益,或者說有哪些國家能威脅到大明,大明對這些國家采取什麼樣的對外策略,這些不都是李尚書你要考慮的事情嗎?不要每天隻把眼睛停留在操辦宴會、祭祀這些尋常事情上,多往外看看!”
李至剛聞言,不驚反喜。
像他這種人最渴望的東西是什麼?權柄!
但禮部原本能有個屁的權柄?
給人蓋章發委任狀就是個蓋章的活,決定權都在吏部手裡;辦宴會祭祀更是毫無權力的事情;接待外國來朝貢的使者,也沒什麼權力可言。
而如今,皇帝的意思很明顯,要增加禮部的權柄。
禮部可以代表大明向外國派出使節,了解情況,還可以替皇帝製定對外策略,研究大明在海外能獲得什麼樣的利益,海外有哪些敵人需要大明通過合縱連橫來遏製。
這權柄,可比以前大太多了!
君不見蘇秦掛六國相印乎?而此時,隔壁也傳來了朱高煦的聲音。
“薑先生,這個地緣均勢,能不能舉個具體點的例子?”
“你想拿哪個國家舉例?”
“呃日本?”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