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星火給出了他的答案。
“隻需要朝廷出台一部《反壟斷法》,我相信以朝廷的力量,在數百年內,手工工場主都不可能衝破《反壟斷法》的限製。”
如果是手工工場主階層當權的國家,那麼所謂的反壟斷自然就成了“堂下何人,膽敢狀告本官?”
但從農業國進化為工業國,不代表政治製度也跟著進化,事實上,這是一個相對滯後的過程。
而在這個極有可能持續數百年的過程裡,薑星火分析過,大明的當權階層,是由地主階層演變來的“新貴族”。
這些“新貴族”,即有工業利益,也有農業利益,同時掌握著軍隊和國家機器,這也就意味著,手工工場主階層,在他們麵前還是太過弱小,沒有數百年的發育,很難真正登上權力的舞台。
在這段時間裡,由“新貴族”主導的《反壟斷法》,是一定能夠極大程度上限製壟斷的。
當然了,如果“新貴族”自己下場搞國家壟斷,那也無話可說。
但不論怎麼說,麵對卓敬這個地主階層官僚士大夫提出對工業化的疑慮,薑星火總歸是給出了自己的應對辦法。
而且這個應對辦法,在近現代曆史上來看,也是確實行之有效的,甚至可以說隻要執行的好,那麼是不會過時的。
薑星火緩緩說出了《反壟斷法》的內容。
“第一,同一行業上中下遊,不得同時被控製,否則強製拆分。”
“第二,高技術門檻的高利差行業,必須實現充分競爭。”
——————
密室中,聽著擴音牆壁上傳來的聲音,六部尚書終於不再無動於衷。
為什麼農業國時代反田地兼並這麼困難?原因就在於剛才所說的那點,田地是可以自循環的。
也就是說,我找塊地方從播種到種植到收獲,都不需要離開田地,完全實現了在這塊田地的自循環。
而工業國時代反產業兼並則不一樣。
任何工業製成品,都是需要上下遊的。
朝廷隻需要掐住上下遊節點,某個產業就無法形成壟斷。
而按照薑星火的這套令人甚為歎服的理論推演,可以輕易地得出一個結論.手工工場主追逐利差的本能,本身就會讓低技術門檻的高利差行業難以形成壟斷。
而朝廷隻需要控製高技術門檻的高利差行業,就可以了。
這樣下來,朝廷所需要做的事情,無疑是極大地減少了的。
“薑星火所言有理有據,臣甚為佩服。”
黃福的話語,卻並沒有讓朱棣感到放鬆。
因為熟悉黃福的他很清楚,下一句話,肯定不是什麼好事。
果然,黃福複又開口道:“解決兼並,固然是解決了一大難題,但臣以為,還有最後一大難題。”
“還有最後一大難題?”
聽到這裡,朱棣的後腦勺,都有點疼了。
朱棣現在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趕緊聽完課。
顯然薑星火要講的東西,已經基本講完了。
朱棣恨不得,當場把這麵破牆給推倒,拜薑星火為國師。
畢竟朱棣現在想要在大明進行改革變法,實在是太需要薑星火居中籌劃,為大明進行設計了。
而黃福還在絮絮叨叨,不禁讓他有些頭疼。
不過朱棣也知道,黃福肯定是好意,甚至可以說,這才是一個合格的國家大臣。
所以朱棣耐著性子問道:“黃尚書所說的最後一大難題,究竟是什麼?”
黃福麵色嚴肅地說道:“民眾!”
此言一出,密室內的眾人無不色變!
甚至於,郭璡和柴車兩個一直在當透明人的小吏,筆鋒上的墨漬,都濺到了身上。
黃福的意思,再明顯不過。
一旦開展工業化,如何控製民眾?(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