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紳集團為什麼會反對皇帝收礦稅?難道真是為民請命?不可能的!根本原因,一定是收礦稅動了士紳集團的利益。
而沒了礦稅、鹽稅、茶葉稅等稅種,會使得明末的財政收入來源更加單一,朝廷的稅收來源基本全部依賴於普通自耕農的土地稅,這會直接導致大明的財政拮據!
朱棣再稍加回想一下剛才薑星火所提到的崇禎元年旱災,就明白,一旦各種天災不斷,造成了大量自耕農破產,大明基於土地稅的稅基就會塌陷一個角。
而盜匪裹挾流民形成的流寇,為了活命,會向其他布政使司的地域流竄,繼而導致更多的自耕農因戰亂主動或被動地加入流寇。
大明的稅基,至此徹底崩塌。
所以薑星火說大明亡於東林黨,真的一點都不冤。
東林黨就像是一群倉庫裡的管理員,打著為倉庫主人好的名義,把倉庫裡的東西,都搬到了自己家裡。
不僅勸倉庫主人不要派人追查,忍忍算了,還說這是為你好。
若是角色是倉庫邊上的尋常鄰居,心思齷齪些,倒也樂見倉庫主人這個狗大戶被挖牆腳,甚至還會向管理員們要求分一杯羹。
但現在的問題是,朱棣就是倉庫主人啊!朱棣相當於眼見著自己給子孫後代積攢下來的家業,被一群管理員給光明正大地搬走,心中豈有不氣之理?“書院、講學、言路,朕要統統禁止!”
薑星火反而笑吟吟地說道:“巧了。”
“什麼巧了?”朱棣蹙眉問道。
“張居正也是這麼想的。”薑星火收斂笑意。
“張居正,禁止言路,毀掉天下書院,聚眾講學以下獄論罪。”
“僅僅十年,政熄人亡,數十年後,東林崛起。”
“當然,若是沒有‘工於謀國,拙於謀身’的張居正力挽狂瀾,十年變革積蓄國力,恐怕在我預測的未來裡,大明還挺不到那時候。”
朱棣沒由來地眼皮一跳。
他沒想到,這個未來的大明首輔,敢號稱“吾非相,乃攝也”的文官,竟然這麼狠。
這完全是不顧自己身家性命,以一己之力推動變革大明。
硬生生地給大明續了一口氣!
想到這裡,朱棣反而有些敬佩起了這位類似王安石,甚至猶有過之的未來之人。
“所以啊,士林言論這種東西,堵不如疏,掌握在自己手裡,比縫上江南士紳的嘴容易。”
薑星火有意無意地說了一句。
朱棣若有所思地問道:“那既然禁止書院、講學、言路行不通,薑先生的意思是?”
薑星火見朱棣領悟了他的意圖,正色說道。
“創辦以六門自然科學為主,十餘門社會科學為輔的科學書院,以科學和改良荀學的結合,用來取代程朱理學。”
“你問什麼是科學?”
“程朱理學能解釋的東西,我的科學能解釋。”
“程朱理學解釋不了的東西,我的科學一樣能解釋。”
“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經濟管理.大明所需的方方麵麵,都可以從中找到答案。”
“從我之前講課的內容,相信陛下明白,薑某所言非虛。”
若是換個旁人來,朱棣定是不信的。
可是薑星火說出這話,還是帶著“陛下”說的,朱棣開始考慮信一信了。
不過以科學對抗程朱理學的事情,朱棣還要繼續考慮考慮再做決定。
畢竟,《變法八策疏》裡的內容,並沒有這部分,朱棣也下意識地想到,若是扶持起一個新的學說,難道就不會變成另一個程朱理學嗎?
若是與新的手工業階層相結合,恐怕也不是不可能形成程朱理學與江南士紳階層相結合的那種效果,同樣會威脅皇權統治。
朱棣的心思,薑星火自然也能猜度出一二。
但薑星火卻並不著急說服朱棣。
道理也很簡單,推廣科學,用以對抗舊的程朱理學,其實是變法進入到某個階段後的必然。
這裡麵的道理就不用細說了,略一思量就能想明白。
所以,眼下朱棣是否出於鞏固皇權的考慮,不願意同意大規模推廣科學,薑星火並不在意。
等給朱棣展示展示科學技術的威力,幫朱棣解決一些程朱理學根本不可能解決的難題,朱棣就會“真香”了。
薑星火隻是做了些鋪墊,在朱棣的腦海中,深化了之前植入的“科學”這個概念。
旋即,朱棣也有意跳過了這個話題,問道。
“那在薑先生預測的未來裡,東林黨,最終如何了?”
聽到這個問題,薑星火的手指慢慢地敲擊著椅子的扶手,吟了一首詩。
“謙益出處好胸襟,山鬥才名天下聞。國破從新朝北闕,官高依舊老東林。”
吟完詩,薑星火搖頭歎息道:“可惜,還是水太涼、頭皮太癢。”
水太涼?頭皮太癢?
朱棣頗有些迷惑不解。
感謝“一字何解”老爺的上盟,沒加新建的盟主群的盟主老爺可以加一下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