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朱棣身邊能選擇的,隻剩下了次一等的侯爵們。
但這些侯爵指揮幾萬軍隊可以,指揮二十萬明軍主力,這種大兵團作戰,還是缺乏經驗。
朱棣可不敢拿二十萬明軍主力給他們練手。
但朱棣忽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不對啊,朕直接問國師不就好了?”
朱棣直接向薑星火問道。
“在國師看到的未來裡,明軍是誰指揮的?”
“張輔。”薑星火給出了他的答案。
今年二十八歲的信安伯張輔嗎?聽到這個答案,朱棣深深地蹙起了眉頭。
“容朕再想想吧。”
本來萬無一失的選帥人選,現在遇到了“一失”,朱棣也無法貿然做決定,所以暫時擱置了下來,打算親自看看成國公朱能的身體狀況,再做決定。
如今剛剛坐穩龍椅,朱棣自己肯定是不會輕動的,隻能讓手下信得過的將領帶兵去征安南。
在朱棣的心裡,未來要打的幾場仗,主帥人選都已經定下來了。
最終的削藩之戰,肯定是讓徐輝祖、平安、盛庸先去辦。
而軍事難度較低、政治難度較高的逐步抹殺女真三部的計劃,也就是先對付斡朵裡部,後威懾朝鮮,再對付胡裡改部、托溫部,則交由了老將鎮遠侯顧成去執行。
率領備倭軍跨海遠征日本,朱棣則打算給曹國公李景隆一個機會。
至於後麵更遙遠的征漠北,則是由朱能或者到時候統治穩定了,他自己親自領軍。
先暫時擱置了這個問題,朱棣繼續問道。
“那國師的輿戰三策,除了疲敵,其餘兩策是什麼?”
聽到這裡,姚廣孝和朱高煦也好奇地看向薑星火,期待著他的回答。
“第二個方麵,則是惑敵。”
薑星火緩緩道:“所謂惑敵,顧名思義,便是迷惑敵人,讓敵人產生輕視之心。”
“這跟兵法的原理倒是差不多。”朱棣微微頷首道。
“輿論戰,確實就是另一種形式的戰爭,戰爭裡該有的東西,輿論戰也有。”
姚廣孝問道:“那麼該如何惑敵呢?”
“編造能吸引敵人注意,讓敵人感興趣的故事,這些故事看似有利於敵人,能迷惑敵人,但故事中要留下反轉的地方,以便後續用同樣的故事,打擊敵人。”
這其實就是情報心理學的一部分內容,薑星火詳細講解道。
“譬如,既然敵人以王安石變法時候的‘鄭俠求雨’來作為攻擊變法的手段,來證明天人感應的正確性,那麼我們不妨主動發布一個流言故事,借此臌脹敵人的聲勢,讓敵人愈發覺得勝券在握,但在這個故事裡,留下可以反轉的地方。”
薑星火把從堂妹薑萱那裡受到的啟發,也就是尚未問世的《西遊記》中孫悟空與車遲國三位國師祈雨鬥法的故事,講了出來。
聽完這個故事,朱棣等人不由地陷入了深思。
如果這個故事與現實對應起來,誰是車遲國國師?誰把眾佛徒驅走做苦役?誰又在主動打賭祈雨?
表麵上看起來,是在諷刺薑星火,但一旦薑星火能把局勢反轉,那麼誰求來雨,誰就是拯救黎民於旱災的“齊天大聖”!“疲敵也好,惑敵也罷,似乎在輿戰中,都是輔助的手段?”
深思後,朱棣看向薑星火:“那麼國師在輿戰中的殺招,又是什麼呢?”
薑星火乾脆答道:“破敵。”
“道理越辯越明,瞄準敵人在輿論上的最薄弱之處,攻其要害!”
朱棣對於如何開展輿論戰,顯然是沒什麼心得的,如果他有,也不至於被江南士紳們變著花樣的罵了四年多。
但姚廣孝卻從薑星火的話語中,領悟到了更深一層的含義。
薑聖,不僅是要破解眼下景清血誓,給變法造成的輿論困境。
而且還要借著這個機會,直接攻擊理學!(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