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星火也認真地打量著他們,這些人雖說是匠籍,但畢竟是在皇城裡吃飯,跟他在宣城看到的匠人精神風貌並不相同,舉止間一副乾勁兒勃勃的樣子,而且從動作上看顯然經驗豐富,對火器頗為擅長。
兵仗局掌印太監是新換上來的,原來燕王府的宦官馬靖,屬於鄭和的老同僚,此人曉得國師在皇帝心中的地位,知道這是一個巴結的好機會,自然不肯錯過。
兵仗局掌印太監馬靖湊到幾名工匠前去悄聲叮囑了幾句,大約便是既要發揮風采讓國師重視,又不能超過二皇子讓殿下難堪的意思。
工匠們麵麵相覷,刹那之後,其中一個年紀較大的工匠率先開口道:“請公公放心,我等明白了。”
另外幾個年輕人跟著附和。
兵仗局掌印太監馬靖點頭笑道:“你們做得好,回頭重重獎賞你們。”
隨即幾名工匠便開始發射前的準備工作,將袋子裡的火藥倒進呈扁葫蘆狀的火藥室內,然後塞入彈丸。
薑星火也在邊上看著,並提醒道:“要小心點,裝藥量太多容易炸膛,這次隻看正常狀態的威力,不要存了攀比之心想著多裝藥威力大。”
兵仗局掌印太監馬靖轉過頭,疑惑道:“國師懂得火器?”
“略知一二。”
薑星火點了點頭,隨後問道:“若論火器之事,兵仗局裡誰最懂得?”
兵仗局掌印太監馬靖指了指,剛才答話的那個年紀較大的工匠。
薑星火記在了心裡。
宋禮看著這一幕,心頭反倒有些嘖嘖稱奇。
傳說中這位國師可是天文地理律法行政無一不通的奇才,沒想到,還懂火藥兵器.至於是真懂還是假懂,宋禮就判斷不出來了,反正他不懂,他隻懂水利專業。
不多時。
“砰!”一陣低沉的震響,火銃冒出煙霧。
接著一連串爆竹似的聲音響了起來,幾支火銃裡的彈丸被火藥推送著滾向前麵的目標上。
眾人圍在周邊,屏息靜氣地瞧著,等待濃重的硝煙散去。
薑星火帶著道衍和朱高煦上前查看。
紅漆團牌彈開了彈丸,略有凹陷,但是並沒有被破防,頭盔被打透了,牛皮甲對彈丸的防禦效果反而要好於紮甲和馬甲,但都有不等的損傷。
“好像這個距離不比弓箭差太多了……”
“這威力不錯啊。”
眾人紛紛讚歎起來。
但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
朱高煦搖了搖腦袋甕聲道:“二十步的距離威力也就跟尋常弓箭差不多,距離到了五十步,怕是連弓箭一半的威力都沒有了,更不要說強弩了現在還是花架子的東西,得配著車陣一起用。”
薑星火沒有急著否認什麼,事實就是如此,他檢視了一遍,反而滿意地說道:“嗯,不錯,不過倒還有改進的地方。”
兵仗局掌印太監馬靖抱拳道:“還請國師指點。”
其實,這也就是一句客套話。
馬靖尋思薑星火懂個“炸膛”的說法就不錯了,再多的,恐怕是不甚了解。
畢竟,就連他這種跟著朱棣上過戰場,見識過南軍平安、盛庸怎麼用火器部隊的,其實都有些一知半解。
但薑星火卻把幾名工匠招過來,認真地說道。
“現在的火器,我覺得有幾點可以當下改進的,伱們且記下來。”
這下,莫說是那幾個年輕的工匠,就是年紀偏大些的工匠,心頭都有些犯嘀咕了。
他們這些做手藝的,最怕就是當了上司的外行指導內行。
其他倒還好說,尤其是這火藥和火器,明知道指導的是錯的,還得照著辦,輕則炸的斷胳膊斷腿,重則搭上性命,委實是苦不堪言。
可這位年輕的國師,接下來的話語,卻讓幾名工匠,瞬間改變了想法。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