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新始_大明國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國師 > 第四百九十八章 新始

第四百九十八章 新始(2 / 2)

“河西走廊的城池連成了一條線,棱堡如果有大用,也不妨多建一些.十七個隻是第一批的計劃。”朱能這時候補充道。薑星火點了點頭,隻說道:“嗯,年後看看吧,在南京城外平原上已經用磚石建了一個一比一版本的了,年後就能竣工觀看了。”

因為混凝土還沒有搞好,所以鋼筋混凝土結構暫時不會用在棱堡上,但實際上磚石結構也足夠驗證了。

棱堡這個東西究其本質就是用來防禦強敵的,其實如果是防禦蒙古人,什麼堡壘都一樣,蒙古人現在壓根就不剩下啥攻城技術了而要是對手再弱一點,則根本不需要防禦,一路反推過去就是了。

所以,建好的棱堡,也是用來給五軍都督府展示實戰效果的,至於是什麼材質建築,其實是都差不多的,最重要的是防禦機製改變的原理得講清楚。

“國師,您說帖木兒真的會來嗎?”徐景昌好奇地問道。

“不知道,希望他死半道上。”

薑星火說的是大實話,雖然必要的防備都要做好,但如果真的因為曆史線改變的原因,大明陷入了跟帖木兒帝國之間的戰爭,那麼變法的進程毫無疑問會受到極大地影響,甚至會因此陷入停滯。

沒有一個好的外部環境是沒法建設大明自身的,對安南國重拳出擊無所謂,甚至周圍這些小國綁一塊都不夠大明打的,最關鍵的問題是要儘量避免跟帖木兒帝國的全麵戰爭帖木兒帝國,是毫無疑問的世界第二強國。

說帖木兒帝國帶甲百萬可能誇張了,但是控弦之士三四十萬絕對不過分,跟這種體量的帝國全麵開戰的話,戰火一定會燒到潼關以西,而且大明必須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來支援西北前線,到了那個時候,任何變法舉措都要為全麵戰爭讓步,這是薑星火所不希望看到的。

“從國初以來,西北就凋敝不堪,潼關以西的陝西、甘肅、寧夏,一共加起來才勉強百萬人口,那麼大的地方,人口都不如南京一座城池,還多是軍戶.建設本就困難,若是這一仗真打起來,哪怕是打贏了,恐怕整個西北也剩不下多少人了。”….

朱能接話道:“晉地也不安穩。”

字少事大,薑星火和徐景昌顯然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眼下是永樂二年的正月初一,今年上半年,在南方滯留了兩年之久的燕軍二十幾萬主力,就要拔營北上回到老巢了。

這些將士已經徹底受夠了南方的天氣和生活,如今這個結果都是一拖再拖之後的了,而完成了三大營軍改以後,無論如何,都得北上。

到了那時候,倒黴的自然就是僅剩的秦、晉兩大塞王和蒙古人、女真人了。

薑星火不想在這個話題上多做停留,而是轉頭對徐景昌問道:“那呂宋留學遣明使,還有日本來的內親王,正月十五過了,工場區複工,就讓他們去參觀吧。”

徐景昌微微一怔,旋即點頭答應。

因為手工工場區還是多少涉及到一些大明的機密的,若是呂宋的大王子和日本的內親王以後不回國也就罷了,要是回國,這些東西是否方便給他們展示,確實是一個問題。

他們要去看,那肯定就不是浮皮潦草的看,內部方方麵麵多少都要看點,不見得能看出來什麼門道,可總得是有些顧忌在裡麵的。

這就是之前一直沒安排他們去看的原因所在了。

不過既然薑星火今天點頭了,那徐景昌自然就是自無不可,國師都同意了,看就看吧。

“安排唐場長好好招待他們。”

嗯,唐音經過自己的努力,已經從紡織女工頭頭,晉升到一個工場的場長了。

不得不說,有能力的人,真就是如囊中之錐,到哪裡都能冒尖,哪怕是從零開始。

好久沒見到唐音了,這女人挺有意思,薑星火一時之間竟然也有了那麼一絲恍如隔世。

又看了一會兒,小孩們精神頭足,朱能卻是告辭,直言自己困了。

成國公府的石獅子下麵,就剩下了薑星火和徐景昌。

“剛才提起了江南,其實有個事,我一直想問。”

薑星火忽然道:“你小姑當時說好了要去江南看看的,轉頭忽然就變了。”

徐景昌一點都不意外,開口說:“其實具體過程我也不清楚。”

但他旋即補充道:“可那天大姑徐皇後)招小姑入宮談了許久。”

“你小姑呢?”

“去觀裡靜修了。”

薑星火沉默片刻,徐景昌卻扭頭問道:“國師怎麼看的。”

“你小姑是個很不錯的姑娘,沒什麼壞心思,人也生的秀美,若是過日子,也當是個相敬如賓到白頭的良眷,或許日久如親了也說不定可我這人,心思想的太重、顧忌又太多,卻又偏偏沒能生出情愫來。”

“可惜了。”徐景昌不知道該說什麼。

“人生終有遺憾,完美的是小說,我以為自己隻是不能見一個愛一個,可到了最後才發現,原來我誰都不愛,有些路隻能一個人走。”薑星火倒是挺灑脫。….

本該到此為止,這時,徐景昌卻忽然冒出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話。

“可不管一個人有多醜惡,他都很愛自己。”

這句話,直接給薑星火乾愣了。

看著煙花,徐景昌忽然有些感慨,他說道:“我爹臨死的前告訴我,不要去恨我大姑父,也不要去恨我大伯,家族總得兩邊下注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兩邊下注.”

“大姑父要大伯要做那北邊的眼中刺。”

“你跟誰?”

“我跟您。”

——————

永樂二年,正月初一。

新年新氣象,作為這一年的開始,可以說是非常重要了,而在這天皇宮也閒不下來,要舉行很多種歡慶新年的儀式,五更天還沒亮,宮人們便要在宮裡焚香放鞭炮,然後要將門閂從各個宮殿裡拔出來,放在地上摔三下,寓意為“跌千金”,即來年能夠財源滾滾。

而天色即將破曉的時候,一年一度的正旦大朝會也就要開始了。

彆誤會,不是上班,上班要正月十六呢,這就是文武百官來給皇帝集體拜年了。

這項習俗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漢朝,而發展到了明朝,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一個規模愈發宏偉的皇家典禮。

正旦大朝會一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朝賀儀”,朝賀的對象又有所不同,文武百官與外國使者要向皇帝拜賀新年,而各家的夫人則要向後宮之主拜賀新年,一般順序是太皇太後、太後、皇後,眼下隻有皇後,就隻拜皇後。

第二部分則是“大宴儀”,即皇帝在官員拜賀結束之後,在宮中大擺宴席,官員、皇室成員與外國使臣均可參加,其次便是各位夫人要在後宮與皇後等人一起吃飯。

整個正旦朝會的規模十分龐大,宴席也多種多樣,分為大宴、中宴或小宴,不同的宴席也對應著不同的菜式。

宴席上不談國事、朝政,就是純粹的吃好喝好,一人一個小幾,菜肴吃不完的,想給老母家人帶回去的,都可以打包,而且朝廷支持並鼓勵打包,不主張浪費.這是因為在過去有很多忠臣孝子,平日裡因為廉潔自守而吃不上肉,到了宴席上舍不得吃想給老母家人帶回去的故事。

正旦朝會沒啥說的,誰都不想在這時候找事,皇帝也對任何政務都秉持著閉口不談的態度,大皇子更是還在閉門思過,所以屁事都沒發生,早上薑星火吃的不錯,吃完便回家了,晚上還得來吃一頓。

不過這還不是初一的結束,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因為雖然榮國公府的家廟不歸他用,但他得帶著薑萱祭拜祖先。

薑星火不信神,但長兄如父,必要的事情還是要帶著薑萱做的,而祭拜祖先的儀式倒也不複雜,把草紙剪成紙錢燒了,再配以三牲熟食供品,供奉於祖先牌位前。

祭祖完畢,就是給長輩祝壽,薑星火給所有他認識的老同誌們都送了祝福,祝他們能在變法的道路上陪他長長久久的走下去。….

然後就是全家一起做匾食這個不是南方的習俗,是北方的,匾食是燕地方言,泛指餛飩、水餃之類的麵食,一般指代的是餃子。

薑星火愛吃韭菜雞蛋餡和酸菜牛肉餡的,薑萱就包了一些,牛肉平常是吃不上的,大明雖然沒有唐朝那般嚴格禁止吃牛,但牛肉也不是尋常人能消費的,肉牛的價格很高,民間還是以豬肉和羊肉為主要攝入肉類。

匆匆吃了幾個餃子,薑萱便對他說道。

“我們放魂去了!”

“去吧,注意安全。”

“放魂”就是“撒歡”的意思,是江浙一帶的方言,不過江南這片基本通用,薑萱和薑星火是宣城人,自然也不例外,過年嘛,從正月初一就可以開始儘情的玩樂,很多大明的年輕人也是喜歡去廟會玩耍。

而年紀稍微大點的,沒那麼跳脫,便會不停地“串宴”來打發時間,各家都在辦宴席,隻要是臉熟的人,送上百文銅錢的禮金,就能吃上一頓不錯的宴席,因此過年期間好些人的一日三餐全都靠“串宴”解決。

而且最重要的是,過年期間白酒工坊的白酒都賣脫銷了。

大明的有錢人,一般都是自家釀酒的,而越是名門望族越講究這個,春節宴請賓客時,基本都要請客人喝自家釀的好酒,事實上一年的酒產量,基本上有個四五成都是要消耗在過年期間的,而很多小門小戶要辦酒席,又沒有自家釀酒的條件,就得買酒.還有什麼酒比物美價廉的白酒更劃算呢?百姓根本不在乎這種高度酒是貴族眼中的酒類鄙視鏈底端,更不在乎是否符合當下的口味,他們隻知道,這玩意不僅不貴,而且喝了賊上頭。

薑星火目送護衛跟著薑萱她們出門,但他自己沒著急出門,因為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很多人來給他送名剌。

官員們的拜年其實比民間百姓之間的拜年還簡單,因為隻要不是特彆相熟的,那麼拜年根本不用帶禮物,有兩種約定俗成的拜年方式,一種是家裡的前廳弄個長條桌,上麵放個簽名紙,客人自己或者委托心腹來到想要拜訪的人家裡,抬筆簽個名就算是拜完年了;另一種是送名剌,約等於名片和賀卡的結合,這種拜年方式甚至不必進府門,門外送上名片就行了,大家默認就算見了你這個人,各處賀歲皆是如此,你方便我也方便。

甚至官員們為了方便彆人和自己,乾脆在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即裝名剌用的,來人往裡一投遞就完事,想要討個彩頭的,門子那裡通常會有紅包,或是糖果或是幾枚大錢。

而這個習俗也有挺久了,並非是明代才有的,最早宋人周煇的筆記《清波雜誌》就記載“元花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仆持名刺代往”,而在薑星火前世,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徽明也有《拜年》詩雲“不求見麵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敞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亦可窺得此風俗一二。

但跟官員們的極簡風格相比,非官員交際就麻煩多了。

薑星火等了半晌,中午出門就遇到了這種麻煩,路上見了同僚朋友,若是帶著小輩,小輩就得當街給他這個長輩磕頭行禮.明初磕頭還是大禮,真不比帶清見人就磕的那種。

而街上無論男女老幼,都以金箔紙折成飛鵝、蝴蝶、螞蚱等形狀的飾物插在頭上,有點類似於簪花,但是要簡單的多,屬於小孩都能做的手工品,主要是用來烘托喜慶氣氛,名為戴“鬨嚷嚷”.這玩意大一點的大約有巴掌那麼大,小的就隻有銅錢大小,正常人都是戴一個,顯擺自己有錢的,那是真把金子做的紙插一腦袋,反正誰脖子疼誰知道。

而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朋友”的家裡,按照此時明初江南的拜年習俗,家裡都是擺上酒水,客人來拜年一般得喝上點酒水才能走,最少也得抿一下意思意思。

薑星火走了一圈,臉色就已經有點紅了,而路上的商鋪也有個彆開始營業的,基本都是販賣小零嘴的,兼職賣湯圓的居多,湯圓都是用核桃和糖做餡,然後一邊灑水,一邊在糯米細麵上進行滾動,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一直滾到小孩拳頭大小,不僅隔壁小孩饞哭了,薑星火也忍不住買了一碗來嘗,吃完方覺得自己有些撐著了。

(本章完)

.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八零寡嫂誘他成癮後,前夫回來了 江山與我多嫵媚 爺爺,我是重生,真不是鬼上身 惡毒親媽跑路,反派崽們跪求原諒 讓你修仙,你修成遊戲老祖了? 讓你淘金,淘金懂嗎!你用車拉? 紅塵笑忘錄 重生八零當寡婦,虐渣致富兩不誤 花村美嬌娘 天下寶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