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餘波
這樣的結果,並沒有出乎預料,但就是讓人感覺不可思議。
雖然薑星火這一方的優勢,到太學之會的最後,已經呈現出了碾壓,但胡儼等人,似乎還沒有到沒有任何還嘴之力的地步。
畢竟,理學的心證依舊是可以堅持下去的。
正所謂“隻要我不認輸,那我就沒輸”,就是這個道理。
但從辯論的角度來講,反方的胡儼等人確實已經辯不過了。
薑星火的物質一元論非常紮實,而他們則無法證明“氣”的存在,所以理學的“氣本論”,是注定要被取代的。
理學的“氣本論”崩解,後果當然很嚴重,這就意味著天地之性不再貫通於人的氣質之性。
因此,反方在心性論上陷入了被動,隻能反複強調三綱五常的重要性。
但在薑星火這裡,三綱五常父子、君臣、夫妻,仁義禮智信)這些道德準則,既然不是天理,那就並非是無可替代的。
所以,在太學之會的下半場,辯論的關鍵就轉移到了,薑星火有沒有一套完整的心性論和心性論的實踐方法上麵。
結果是,薑星火有。
薑星火圍繞人本能的道德心,也就是良知,展開了心性論的論述,提出了“致良知”的方法論,也就是“慎獨、主敬、戒慎恐懼”。
有了這套標準化的、人人皆可實踐的心性論,其實理學的潰敗,也就是理所當然之事了。
畢竟王陽明心學擊敗理學,迅速蔓延成為顯學,就是薑星火前世,明朝中葉發生的事情,而且當時之所以會有王陽明心學產生,就是因為彼時的社會矛盾和社會思潮到了這個非有新思想引領不可的地步。
事實也證明了,致良知這套方法,確實是破除理學保守落後的三綱五常的最佳武器。
所以,在相同的社會背景下,薑星火用他改進的心學心性論,爆殺了反方辯手們,也就不足為奇了。
“胡祭酒,你怎麼了?”
這時候,王允繩忍不住驚呼一聲,起身小跑了過去。
胡儼沒有回答,隻是擺了擺手,示意自己無礙,讓王允繩彆管他。
楊士奇也蹙眉看著胡儼,神情擔憂。
胡儼對著他笑笑,示意沒事兒。
但這副模樣,任誰看了都知道,那是在逞強呢!
胡儼抬起頭看向薑星火,嘴角帶著苦澀的笑意:“我輸了,物質一元論,無從反駁;心性論,或許還有些可爭議的地方,可總歸這世道,也該有變化了。”
他的態度誠懇,沒有半分怨言。
因為他知道,薑星火贏得光明正大、實至名歸。
而且從始至終,薑星火的態度都很謙卑禮貌,哪怕先前反方給的壓力非常大,薑星火依舊彬彬有禮地給予反擊,而且沒有動用權力將此事強壓下去,這足以證明他的品性高潔。….
這是值得敬重的對手。
“但我有一個問題,還請國師不吝解答。”
“好!”薑星火欣賞胡儼的態度,讚許地點了點頭:“既然這樣,我也就不藏拙了,胡祭酒請問吧。”
“今日之世風,雖有種種不儘如人意之處,可終歸還是能稱上一句大抵淳樸的,這也是為何我等儒者一力捍衛的緣故。”
胡儼說的沒錯,雖然在南方出現了新的思潮,但如果就整個大明的範圍來看,“民風淳樸”並不是什麼貶義,百姓愚昧的同時,確實在三綱五常等禮教的束縛下,顯得很淳樸。
而這種世風,是有利於以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大明維持整個社會穩定的。
“可今日之後,天理動搖,國師就不怕三綱五常崩解,整個大明陷入思想混亂嗎?”
胡儼說完,靜待薑星火的回答。
薑星火伸出手指,輕輕敲打膝蓋:“首先,我要問你一個問題。”
胡儼愣了下,道:“請問。”
“你知道對百姓來說,什麼是天理嗎?”
楊士奇皺起了眉頭,似乎感覺到了什麼。
薑星火微微揚眉,目中閃過一抹精芒:“吃飽穿暖,就是最大的天理。沒了肚子裡的糧食,再聰慧的人又有多少用處?”
“百姓不在乎這些所謂三綱五常的崩解,人是有本能的道德心的,就算沒有父為子綱,難道父子之間就沒有本能的道德相處了嗎?之前解大紳就說過‘蓋赤子之心,見父自然知愛,見兄自然知敬,此是天理源頭,何消去存天理,而後發之為事父乎?’就是這個道理,人倫關係,就算沒有三綱五常的約束,一樣是存在的,並不會因為三綱五常的消失而消失。”
“換句話說,在三綱五常這些概念沒有被發明出來之前的時代,在孔子誕生之前的時代,人倫關係就不存在了嗎?”
這是一個相當尖銳而又真實的問題。
即人的社會倫理關係是先天存在的,儒家沒有出現之前就有,儒家即便消亡了,它還存在。
伱出不出現,它都在那裡,一動不動。
所以薑星火的意思也就不言而喻了,就算是三綱五常崩解,也不意味著社會基本的人倫關係的崩解,以前什麼樣,現在還什麼樣。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三綱五常的壓迫束縛作用,遠大於它的道德導向所用。
沒有三綱五常的壓迫,大明的社會風氣會變得更加開放,這種開放,對於逐漸轉向新的道路的大明並不是什麼壞事。
“而對於士子來說,理學有道理,彆的學說未必沒有道理,道理就擺在這裡,總是越辯越明的,縱有一時的思想混亂,又有什麼乾係呢?”
聽到這話,旁邊的王允繩和胡儼,也都若有所思了起來。
薑星火在這件事情上,表現出了極度的自信。
在思想問題上,不能用武力鎮壓,也不能充耳不聞,陣地就在這裡,你不占領對立的思想就會占領。….
隻有直麵上去,用客觀紮實的理論去說服普羅大眾,甚至是你的對手,占領住這塊陣地,哪怕是一部分,都足夠了。
不去應對才會造成思想混亂,造成社會動蕩,但自己堅持的思想隻要站住腳,以後的事情,就都好說了。
實際上,薑星火確實該有這份底氣。
薑星火太年輕了,身體也倍棒兒,心態還好,彆說輕鬆熬死朱棣了,朱棣正常死亡的時候,薑星火估計才四十多歲,就是把朱高熾和朱瞻基按正常死亡時間送走,薑星火也就五十多歲,努努力長壽點,沒準能把沒出生的堡宗都送走。
時間站在薑星火這邊。
而按照現在的布局,二三十年後,薑星火就能做到門生故吏遍布廟堂了。
經曆二三十年的思想變遷,到了那時候,薑星火的這套“物質一元論+致良知心性論+實學+科學”的完整理論體係,定然已經成了大明的官學,取代了理學的地位。
畢竟,這是一套比理學更加實證化,也更加適用於大明社會的學問。
到了那時候,作為曆史上為數不多地構建了“本體論+心性論”的完整理論體係的大哲學家,作為推廣出了各種科學觀念的存在,薑星火早就抵達了北宋五子的“諸子”級彆,成為當世唯一能被稱為“子”的存在,也就是聖人的預備役,他的名字早已響徹天下,擁躉極多,幾乎可以說是當代思想界的領袖級巨擘,任何人,即使是皇帝,都得給予十足的尊重。
而作為一個政治家,他也肯定清楚,一旦失去了統治力量的幫助,任何優秀的理論都無法被推行下去,所謂的學術,也僅是空談。
更彆說,現在是亂世剛剛結束。
一切,必須靠刀槍說話!
隻要軍權在他這邊,那麼思想界的任何動蕩,其實都不足為懼。
動用武力是下下策,但不意味著這不是一個可被選擇的選項。
“那今日的太學之會。”
薑星火繼續開口,眼睛裡閃爍著銳利的光輝,語調鏗鏘有力:“所有對話論述,便由內閣負責記錄的翰林們整理,明日以連載的方式登《明報》,傳之天下。”
這話一出,四周頓時安靜下來。
胡儼和楊士奇的表情瞬間僵硬,沉默不語。
太學之會這件事情,本身的過程是秘密的。
但是結果既然如此,一定是要公之於眾的。
不過,胡儼繩和楊士奇等人都是讀書人,自詡為君子。
而現在,薑星火把這層窗戶紙挑開了,直接把這個問題擺放在台麵上,擺到他們麵前,就算不承認,也不行了。
“國師。”
國子監司業王允繩臉色難看,低聲欲言又止。
薑星火卻揮了揮手,打斷他的話頭:“總該是有個結果的,至於是非曲直,便由天下人評說便是了,正如朱熹和陸九淵鵝湖之會一般,這也是一樁公案。”….
他站起身,環視了一圈,朗聲道:“現在,諸位還有異議嗎?”
底下鴉雀無聲,沒有任何人吭聲,所有人的視線都彙聚在孔希路身上。
孔希路卻隻是撚須道:“為學之道,教人之法,君子有節,和而不同。”
前八個字,還是用的“鵝湖之會”的主旨,即理學的朱熹和心學的陸九淵、陸九齡兄弟爭論的核心辯題。
而後八個字,則是自《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引申出來的,其中的寓意就是,“鵝湖之會”的結果是朱熹被氣的拂袖而去,雙方不歡而散,而今日太學之會,孔希路希望不管最終觀點、意見如何,世人又如何評說、解讀,但與會的諸人,基本都是當世大儒,最起碼的君子風度,是要保持的。
這十六個字,算是給這次太學之會蓋棺定論了。
以薑星火為代表的正方,在本體論上取得了完全勝利,在心性論上獨樹一幟,從此以後算是自成一派。
用江湖話說,這叫“立棍”了。
而以胡儼為代表的反方,本體論上自然是一敗塗地,本體論牽引著心性論,也是勉力支撐,雖然可以嘴硬堅持不認輸,但胡儼是醇儒,他沒那麼厚的臉皮,所以他認了。
因此,太學之會,薑星火算是取得了整體勝利,而心性論上有些東西或許還有爭議,還有不同見解,但這些都不重要了。
經曆了前後數次論戰,變法在思想上的爭辯,也就是要不要變法、變法的法理性何在、變法對世風學風造成的影響是好是壞.這些問題,今日算是徹底做了一個了結。
從此以後,在思想界中,針對這些問題的後續餘波,定然依舊是爭論不休的,但已經不會對變法造成太大的阻礙了。
畢竟這種爭執隻是暫時的,很快新鮮感就會過去,而變法的真正目的,也會在未來的幾年、十幾年甚至更久的歲月,逐漸展露出來。
而且,薑星火相信,隻要自己在,變法就永遠不會停止,並且會越來越壯大。
這就足夠了!
——————
坐在馬車裡,姚廣孝不住讚賞地看著薑星火。
“怎麼樣?我今日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