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建交_大明國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國師 > 第五百五十七章 建交

第五百五十七章 建交(2 / 2)

薑星火微微點頭,表示讚同:“不錯,那你覺得簽訂契約的時候,帖木兒現在能承受的底線是什麼?或者說哈裡勒的底線在哪裡?你的看法很重要,畢竟隻有伱跟哈裡勒長期接觸過,了解他的做事風格。”

傅安沉吟片刻,然後緩緩說道:“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帖木兒汗國內亂嚴重,哈裡勒急需外援來穩定局勢,因此,在簽訂契約時,隻要不是直接涉及到土地和財帛,以及影響哈裡勒名聲的事情,應該都會做出適當讓步,以換取我們的支持。”

傅安的話其實暗示的很明顯了,那就是大明隻要不是以宗主國的身份要的麵子強迫帖木兒汗國像鐵血大宋那樣送歲幣,或者直接割其領土,進而讓哈裡勒顏麵掃地,那麼其他的條件其實都可以慢慢談。

薑星火從桌上疊著的文書裡拿出了一份用於談判的事項清單。

“你看看。”

傅安認真看過以後,抬起頭說道:“我們應該趁此機會爭取最大的利益,但同時也要注意分寸,避免引起帖木兒汗國的極度反感.畢竟,我們還需要他們作為盟友。”

“你說得不錯。”

薑星火聽後,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我們既要爭取利益,又要顧全大局,不過談判嘛,就像是做生意一樣,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先開的高一點倒也無妨。”

經過兩年的發展,當初薑星火通過奉天殿廷辯點出的【重商主義】國策已經開始風靡整個南方,這種商人思維當然也適用於國與國之間的利益交換中。

送走了傅安,薑星火靠在椅子上陷入了思索。

帖木兒汗國的使團,實際上並不能代表整個帖木兒汗國,而僅僅能代表哈裡勒,所以薑星火其實是在跟哈裡勒談判。

針對這一點,就很好做文章。

大明既可以要一些帖木兒汗國整體上割出的利益,也可以針對哈裡勒的實控地區做文章,在薑星火的心裡,最起碼要在平等通商和使用沿海港口補給,以及給白羊王朝和馬穆魯克王朝施壓,讓這二者作為帖木兒汗國的附屬國履行跟帖木兒汗國一樣的契約內容,這些都是必須的。

至於派駐天使加強雙方互信和溝通,恐怕是哈裡勒求之不得的事情。

而帖木兒汗國現在缺糧食和武器,這些也都可以談。

以他們現在內亂的狀態,即便輸入一定的糧食和武器,他們也沒法拿這些東西來大明。

而根據多方麵的信息來判斷,現在哈裡勒占據的撒馬爾罕,是不缺金銀的。….

帖木兒這些年來南征北戰,從其他國家掠奪了不知道多少財富,而既然哈裡勒現在缺糧食和武器進行內戰,那大明完全可以高價出售,當做跟帖木兒汗國的第一單生意來做。

至於哈裡勒能不能接受高價這個問題,這麼說吧,大明不賣給他,他從其他地方也得不到。

原因很簡單,西麵都是反對者的地盤,哈裡勒拿不到其他附屬國的援助,而東麵就是大明,南麵是德裡蘇丹國。

德裡蘇丹國與帖木兒汗國之間有著血海深仇,而躲在德裡蘇丹國背後的南天竺各邦國,更是巴不得帖木兒汗國趕緊死。

至於南天竺以東,那些南洋國家,就都是大明的地盤了。

真遇到事得道者不一定多助,但帖木兒汗國這種失道者一定寡助就是了。

數來數去,哈裡勒統治的這麼一個分崩離析的萬裡大國,還真就隻能靠大明了。

除了大明現在有這個實力和運力以及意願,其他國家彆說不想幫他,就算想幫他也沒這麼多兵器和糧食不是?即便是有,能不能運過來更是難說。

薑星火去禮部找了卓敬。

宋禮現在如願以償的被派去治理黃河了,而禮部右侍郎墨麟他不熟,再加上談判級彆比較高,他能找的就是卓敬這個尚書。

卓敬與他商量了一下,基本統一了思想。

“江南連續豐收了兩年,再加上清田的完成,府庫內的糧食確實足夠。”

“不用大明自己的糧食。”

薑星火笑了笑,說道:“讓安南國和占城國出糧食,算是大明收購的,這樣正好抹點貿易逆差,省著他們抱怨不掙錢。”

“武器呢?”卓敬問道。

“甲胄不能給,彆說棉甲和紮甲,就連一副皮甲都不能給,列裝火器也是非賣品,但是從元末存下來那些火銃可以賣,至於箭矢這種帖木兒汗國用的最厲害的消耗品也可以賣一些,但不能賣鋼箭簇的,把北征從韃靼部手裡繳獲的鐵箭簇和銅箭簇的箭矢賣掉,那都是破銅爛鐵,清清庫存”

很快,以禮部尚書卓敬牽頭的談判就開始了。

大明的要求很多,首先就是帖木兒汗國必須像洪武朝那樣稱臣納貢,使團成員必須行叩拜禮,但不要類似“歲幣”這種條件,也不需要帖木兒汗國割地,相反,雙方自由通商平等貿易。

大明會在撒馬爾罕設立天使館,由四夷館的陳誠擔任天使,負責兩國之間的常規溝通。

在最的武器與糧食援助這兩項上麵,大明也很慷慨的解哈裡勒之所急,承諾隻要哈裡勒需要,那就有源源不斷的武器與糧食通過海路送過去,當然了,這些軍援不是沒代價的,哪怕是明軍的繳獲品或是庫存淘汰貨也不可能白送,相反,大明這邊對這些東西的要價相當之高,而且隻支持金銀結算。

換句話說,隻要金銀到位,除了不能給哈裡勒出兵直接插手內戰,大明會提供他打內戰的一些必須資源。….

帖木兒汗國這個萬裡大國,對於大明來說四分五裂才是最好的,如果大明給哈裡勒輸血能讓他挺住從而讓帖木兒汗國無法重振雄風,那就是大明最想看到的結果。

當然了,薑星火最在意的其實是一個看起來無足輕重的附加條件,那就是為了運送物資,大明會派艦隊護航,而需要帖木兒汗國開放幾個港口,用以大明遠洋艦隊的補給。

並且大明還要哈裡勒給作為帖木兒汗國附屬但完全自治的白羊王朝和馬穆魯克王朝施壓,讓這兩個國家同樣履行大明跟帖木兒汗國簽訂的友好通商契約。

至於其他治外法權、單獨天使館區域駐兵等條件,也一並提了出來,並且大明還簡單出示了跟其他國家簽訂的類似契約以示這並非是針對帖木兒汗國,更不是什麼羞辱。

在談判桌上,大明與帖木兒汗國之間展開一場複雜而微妙的較量。

帖木兒汗國宰相阿爾都沙很有定力,雖然有求於大明,但依舊保持住了自己的立場,很多他認為違反原則的條件,都逐字逐句地據理力爭。

但帖木兒使團的其他高級官員和貴族,經過了連續好幾天高強度的談判,大腦的消耗讓他們的臉色顯得有些蒼白,顯然國內內亂的情況很被動,再加上這些算計已經是讓他們心力交瘁了。

“尊敬的卓尚書。”

阿爾都沙開口了,他的聲音有些沙啞:“現在我們的國家正處於困境之中,我們希望,大明作為天朝上國,能夠給予我們一些援助,幫助我們度過這個難關。”

卓敬撚著銀須微微一笑,但笑容中卻沒有絲毫的溫暖:“援助?當然可以,但你們也知道,我們大明並不是做善事的,進行了援助,我們需要得到相應的回報。”

“剛才有爭議的幾點可以拋開不談,這些條件如果能夠答應,也可以。”

卓敬又拿出了備選的方案。

帖木兒使團的成員們麵麵相覷,顯然沒有預料到大明的態度這麼強硬且堅決。

阿爾都沙深吸了一口氣,試圖穩定自己的情緒。

卓敬把方案遞了過去,在對方閱讀期間,伸出兩根手指,輕輕敲了敲桌麵:“其實總的來說很簡單,第一我們需要你們開放更多的貿易口岸,具體口岸都在清單上,這些口岸要允許我們的商人自由進出你們的國家,包括土地和河流的合法通行及運輸權;第二,我們需要你們在某些軍事行動上給予我們支持,比如在天竺的行動。”

錫蘭王國作為卡在滿剌加海峽西段上的一根刺,當然是要拔除的。

但除此以外,天竺作為帶英帝國皇冠上的明珠,又是如此好馴化,薑星火未嘗沒有染指的意思。

在薑星火的全球戰略中,現在大明僅僅實現了第一步,也就是在滿剌加海峽以東實現了絕對霸權,建立了三環外交體係。….

但這顯然是遠遠不夠的,下一步就是在錫蘭和南天竺獲取據點,建立艦隊基地,然後向埃及挺近。

而帖木兒汗國如果能夠簽訂這份契約,那麼大明的遠洋艦隊不僅能夠獲得在哈裡勒實控區內的港口進行補給的權利,而且還能讓帖木兒汗國以宗主國的身份逼迫白羊王朝和馬穆魯克王朝。

如此一來,在非洲以東,大明就徹底暢通無阻了。

而做到這一點後,就可以嘗試繞過非洲,與西方建立直接的貿易聯係。

最後一步則是前往美洲獲得土豆玉米紅薯,大幅度提高糧食產量和抗災荒能力。

至此如果能夠全部實現,一個全世界範圍內以大明為主導的貿易網絡,就算是徹底建立起來了,而接下來隻需要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口的增長,大明殖民全世界,成為“日月不落”的世界性帝國,也就是理所當然之事。

伴隨著這個曆史進程,新階層很快就會發展起來,而更加落後的吸血蟲也勢必會被消滅。

這些條件顯然讓帖木兒使團感到有些意外。

不過不用接受那些他們看起來無法容忍的條件的話,這個新增的補充方案,似乎看起來不是那麼不可接受了。

他們開始用波斯語低聲交談,試圖找出應對之策。

卓敬靜靜地坐在對麵,觀察著他們的反應。

他很清楚,這場談判的關鍵時刻已經到來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後,阿爾都沙再次開口了:“卓尚書,您的條件我們明白了。但我們必須承認,這些條件對我們來說有些困難,我們的國家現在正處於內亂之中,無法立即全部滿足您的要求,但我們願意在其他方麵做出讓步.比如增加進貢的數量,或者開放一些傳統絲綢之路上特定的城池作為榷場。”

卓敬搖了搖頭:“不夠。我們需要的是更實質性的讓步,如果你們不能滿足我們的條件,那麼我很抱歉,我們無法提供你們所需的武器和糧食援助。”

談判再次陷入了僵局。

但被安排好的傅安卻輕輕地走到卓敬身邊,低聲耳語了幾句,卓敬聽後微微點頭表示讚同。

卓敬對帖木兒使團說道:“我們可以考慮給你們一些時間,但無論如何,如果不能滿足大明的條件,那麼我們將不得不重新考慮大明在帖木兒汗國內戰中的立場。”

這就是你跟我談不攏,那我就去找沙哈魯等反對者的意思了。

在大明巨大的壓力下,阿爾都沙最終還是不得不屈服了,他彆無他法。

大明基本達成了事先薑星火設計好的談判要求,能談下來的都談下來,包括設立天使館、開放口岸等等,甚至還有些諸如內陸通商的條件,帖木兒汗國竟然也做出了讓步,至於這裡麵有沒有想借著內亂的借口來個人貨通吃的念頭,就不曉得了。….

有些條件,大明現在不一定能夠用的上,但既然談下來了,以後就說不準了。

而隨著朱棣回到南京,禮部談好的內容,正式被呈了上去,隻要朱棣點頭用印,那這份《大明與帖木兒汗國友好通商航海契約》就算是正式生效了,因為阿爾都沙那邊有哈裡勒的全權授權。

畢竟阿爾都沙不太可能談著談著派人回去給哈裡勒送信,問問“這條能不能同意”之類的,要真是這樣,以現在的通訊條件,永樂二十年能不能談完都是個問題。

阿爾都沙一行人被莊重地引領進入南京皇宮。

皇宮的巍峨,儘顯大明的威嚴。

穿越一道道門檻高高的宮門,他們終於來到了皇宮接見外國使臣的大殿。

奉天殿內,朱棣已經端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等待著他們的到來。

阿爾都沙等人按照禮部教給他們的禮儀,恭敬地向皇帝行禮,然後遞交了哈裡勒大汗的親筆國書。

這一刻,空氣中仿佛彌漫著一種無形的緊張氣息。

阿爾都沙向朱棣轉達了哈裡勒大汗的問候與誠意,並詳細闡述了帖木兒汗國希望與大明建立友好關係的願望。

因為有事先準備,帖木兒方麵也有會寫漢語奏表的高手,所以算是言辭真誠懇切,贏得了在場眾臣的一絲好感。

不過上次帖木兒汗國翻臉之前也是這麼舔的,所以有了前車之鑒,朱棣沒怎麼往心裡去,隻是微微點頭。

如果用現代的外交辭令來寫,那就是“皇帝陛下向阿爾都沙等人表達了大明對帖木兒汗國內政的尊重,基於兩國間一貫的友好態度,表示願意與帖木兒汗國共同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接見在友好而莊重的氛圍中繼續進行著,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雖然在一些問題上存在分歧,但雙方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耐心和誠意,努力尋求共識和解決方案,最終這次接見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圓滿結束,而這次曆史性接觸不僅為帖木兒汗國與大明之間的友好關係的繼續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地區的和平與繁榮帶來了新的希望。”

永樂四年四月,帖木兒汗國宰相阿爾都沙與大明簽訂了《大明與帖木兒汗國友好通商航海契約》,至此,大明與帖木兒汗國和解並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係。

而這一契約簽署的影響無疑是非常深遠的,除了一些市麵上的東西,大明不僅獲得了在南天竺用兵帖木兒汗國不得乾涉的保障,而且還基本確保了遠洋艦隊可以一路航行到非洲暢通無阻並能沿途獲得補給。

這對於大明建立全球霸權戰略的實行,給予了極大的助推。

而且大明還實現了對帖木兒汗國內戰的插手,有了大明的援助,哈裡勒雖然不能馬上打敗他的四叔和大哥,但起碼不至於被人家一路平推了而對於哈裡勒來說,大明的糧食和武器援助雖然很貴,這條輸血線是拿真金白銀換來的,可有就比沒有強太多,東征大軍歸國後,很多領主和貴族他根本無力控製,都帶著自己的軍隊回到封地了,這也導致了哈裡勒力量的極度削弱,大明的援助對他來說就是救命稻草。….

隻不過在救命稻草送到他手裡之前,哈裡勒還得自己堅持一下。

哈裡勒不是扶不起來的阿鬥,他還是比較爭氣的,很快就徹底控製了河中地區以及南方的出海口,就這樣,在大明的乾預下,從永樂四年開始,帖木兒汗國的內戰陷入了僵局,三方誰也奈何不了誰,於是帖木兒一手創建的這個龐大帝國在他死後事實上和名義上的分裂就都形成了。

——————

黃昏的餘暉灑在南京皇宮的金瓦紅牆上,為這座雄偉的皇宮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朱棣端坐在書房中,他的神情有些複雜,看得出相當糾結。

對於朱棣來說,完成了與帖木兒汗國的和解,卻並沒有能讓他高興起來。

朱棣這次回到南京,並沒有帶很多軍隊,京營的主力還是留在了北方。

因為北直隸的建設同樣需要這些士兵,朱棣在明麵上給出的邏輯很簡單,他不打算養閒人,這麼多士卒閒著也是閒著,不如修橋鋪路去,就當訓練了,來發泄他們使不完的力氣。

可實際上,朱棣把軍隊留在北方,卻是存了一份私心。

因為自從出征歸來,朱棣的心中就一直盤旋著一個問題:到底是立擅長政務的長子朱高熾為儲君,還是立驍勇善戰且他更喜歡的次子朱高煦為儲君?

這個問題如同一把雙刃劍,無論他如何抉擇,都注定會傷害到其中一個兒子。

朱高熾,溫和有禮,沉穩大氣,自少年時便展現出過人的政務才能,他處理朝政得心應手,深受文臣們的擁戴。

而朱高煦,雖然性格暴烈,但卻勇武無雙,曾在戰場上屢立奇功,是朱棣心中的驕傲,也是朱棣認為最像自己的兒子。

之前約定的期限,即便是加上因為戰爭而推遲的時間,馬上也要到了,朱棣到了必須要做出抉擇的時候了。

朱棣閉上眼睛,他的腦海中浮現出兩個兒子的身影,他們各自的優點和缺點如同兩麵鏡子,反射出他內心深處的掙紮與矛盾。

南直隸和北直隸的建設進度,朱棣已經看了。

按照約定,南直隸的建設到時間了以後,各項數據就被記錄在案,隨後截止了。

南直隸這些年的發展,不可謂不好。

也正是因為如此,朱高煦帶領的北直隸,各項數據哪怕有著動態平衡的算法,還是沒有太高的勝算,因為留給朱高煦的時間,已經不太多了北征和防禦帖木兒遠征,雖然把時間額外補了一些以示公平,但這段時間其實理論上都在發展,所以並沒有補太多,幾個月的工夫,北直隸哪怕加上動態平衡的乘數,也很難超越南直隸這幾年的跨越式發展。

朱棣其實很清楚,作為皇帝他應該選擇那個更能夠承擔起國家重任的兒子。

但是作為父親,他又如何能夠割舍對另一個兒子的深深喜愛呢?….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朱棣的內心依然如同一團亂麻,他睜開眼睛,看著窗外逐漸暗淡的天空,深深地歎了口氣。

這不是什麼彆的決定,這是儲君大位。

儲君以後不一定都會成為皇帝,因為廢太子這種事情在曆史上實在是為數甚多,但不管怎麼說,這都是關乎國本的大事。

這個決定注定會改變兩個兒子的命運,也會影響到整個大明王朝的未來,朱棣必須慎重考慮,不能有任何的疏忽。

然而,無論朱棣坐在書房裡如何努力地去思考和分析,他的內心始終無法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這種糾結,讓哪怕精力充沛如朱棣,也感到有些疲憊,輕微的無助感讓他仿佛陷入了一個無法逃脫的漩渦之中。

夜色如墨,深沉且靜謐,皇宮內的燈火在初夏的暖風中搖曳,仿佛也感受到了朱棣內心的波瀾。

朱棣從座位上站起來,獨自站在書房的窗前,目光穿透漆黑的夜幕,望向遙遠而深邃的星空,試圖從那裡尋找一絲指引。

他的內心猶如戰場,兩種情感、兩種期許在其中激烈交鋒。

朱高熾的沉穩與智慧,朱高煦的勇武與豪情,在他的腦海中交替閃現,每一次閃現都如同一次刀割,讓他更加糾結。

夜色愈發深沉,皇宮內的喧囂已逐漸退去,隻餘下幾盞孤燈在風中搖曳。

朱棣依舊坐在禦書房中,眉頭緊鎖,心中的糾結如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就連窗外初夏的細雨帶來的微風都紓解不了他心頭的煩躁。

他閉上眼睛,試圖在黑暗中尋找一絲光明,然而,兩個兒子的身影卻如同夢魘般揮之不去。他知道,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必須儘快做出決定。

於是,他睜開眼睛,深吸一口氣,對著門外喊道:“來人!”

片刻之後,一名小宦官匆匆走了進來:“陛下。”

“去,把三皇子朱高燧叫來。”朱棣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疲憊。

不多時,朱高燧來到了書房,朱高燧神色平靜,仿佛早已預料到了這一切。

“父皇,這麼晚了召見兒臣,不知有何要事?”但朱高燧還是小心翼翼地問道。

朱棣沒有回答,而是將目光轉向了朱高燧身上:“你覺得,朕應該立誰為儲君?”

朱高燧微微一愣,隨即躬身道:“父皇,這是國事,兒臣不敢妄言。”

“國事就不是家事了?你不是朱家人?”

朱棣擺了擺手:“但說無妨.儲君之位抵定,朕放你去呂宋。”

朱高燧沉吟片刻,緩緩開口道:“父皇,兩位兄長都是人中龍鳳,無論立誰為儲君,都是大明之福,但兒臣以為,儲君之選,應以能夠繼承父皇施政方針者為先。”

朱棣聽後陷入了沉思,朱高燧的話並沒有直接給出答案,但卻為他指明了一個方向。

朱棣抬起頭,看向朱高燧:“你覺得你能當儲君嗎?”

朱高燧沒有想到父皇會突然問自己這個問題,一時之間有些愣住,但他很快反應過來,躬身道:“父皇,兒臣頑劣,文不如大哥,武不如二哥,絕無才能當此大任。”

朱棣歎了口氣,他不再糾結於個人的偏愛與情感,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更遠的地方——大明王朝的未來。

“知道了。”

朱高燧鬆了口氣,但朱棣旋即又說道:“你陪朕一起去趟國師家中。”

朱高燧聞言,莫名地想起了一個典故——趙匡胤雪夜訪趙普。

“愣著乾嘛?”朱棣看著朱高燧。

朱高燧此時竟是脫口而出自己內心的想法,朱棣聞言一怔,忽然想起他第一次去詔獄,便是聽薑星火講宋時故事。

(本章完)

39314262.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重生項羽從搶老婆呂雉開始 光之國傳奇之開局獲得滿級迪迦 仙道殊途之蒼穹無限 廢物太子跪求我稱帝 心聲泄露,滿朝文武吃不完的瓜 煉丹混成仙 聽懂毛茸茸說話,成團寵帶飛祖國 這野史,怎麼全成真了? 諸天監獄,開局降服六翼天使 不好意思,我的奇葩超能力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