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十位才子闖入最後一輪,接下來繼續比試,第三輪,咱們有請許狀元,來為眾位才子抽出題目!也希望各位借住許狀元的氣運,今年科考,金榜題名!”
燕夫人接過趙小甲的畫,交給自己的貼身侍女,讓她好好保管。
詩會還有最後一輪,燕夫人還得繼續主持。
第三輪,燕夫人請出許狀元,幫忙抽取題目,也是想給各位才子一個好的寓意和願景。
畢竟許狀元,也是上次在百味閣,奪得魁首的才子。
而他,成功的衛冕了狀元。
今年,燕夫人也希望這種願景,能夠傳承下去。
“既然燕夫人這麼看得起許某,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許狀元站起身,來到台上的箱子前,把手伸進箱子,在裡麵攪拌了一下,然後才從裡麵抽出一塊木片。
看著木片上的字,許狀元笑了一下,看了場上十位才子一眼,見都緊張的看著自己,許狀元十分明白他們的感受,把木片有字的一麵,對著下麵的觀眾看了一眼,然後才道:“第三輪比試的字是:詩!”
聽到是作詩,所有的才子都鬆了一口氣。
相比起琴棋書畫,作詩對所有人來說,都算是基本功,都是成名的才子,或多或少,都各自有不少出名的詩作,作詩對他們來說,就像吃飯一樣,是讀書必不可少的一種方式。
當然,也有人例外。
那個人,還是趙小甲!
此刻的趙小甲,無悲無喜,反正就是誤打誤撞進入的第三輪,就算最後沒有奪魁,至少也是第十名了,趙小甲也知足了。
作詩對於趙小甲來說,也是一件陌生的事情。
趙小甲唯一的期望,就是待會兒出的題目,是自己會背的幾首詩之一,那樣自己還可以抄一下。
如果出的題目很怪,自己沒有可以借鑒的,那麼趙小甲覺得,自己交白卷算了,不寫不代表不會,亂寫一通,反而可能暴露自己不會作詩的事實!
“第三輪抽到的比試項目是“詩”,接下來,我給各位詳細說明一下這一輪的比試規則!”
許狀元隻是抽了一個項目,怎麼比試,還得燕夫人來具體說明。
“這一輪的比試,規則也很簡單,就是眾位才子,根據題目,各自賦詩一首,然後各位裁判,會根據各位才子寫的詩,排出四到十名!各位裁判,推薦出前三名的詩作,讓在場的各位才子投票產生第一名,獲得第一名的,將會是今晚詩會的魁首,也會獲得才子宴入席資格!
為了更加的公平公正,這一輪的作詩的題目,也將會臨時出!不是我出,也不是場上的裁判們出,而是除了台上的十位才子,下麵觀看的各位才子們出!
等會兒各位才子,每個人出一個題目,扔到這個箱子裡麵,然後比試的題目,就從各位才子寫的題目中抽取!
這,也是我想到的,最公平的方法,各位可有異議?”
場上的學子,有的來自國子監,有的來自帝師書院,有的是某位大儒的學生。
詩作本來就是憑借客觀判定,保不準某位裁判偏袒自己一方的人,索性就讓大眾來評判,這些才子都是讀書人,他們都讀了不少詩,自然也會判斷詩的好壞,隻有最多人都喜歡的詩,才會讓大部分的人都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