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又到一年一度,打秋穀的時候了。
去年冬天,咱們草原,可是餓死了不少子民。
今年,咱們務必得保證,過冬的糧食啊!”
胡國王庭。
胡國大可汗,高高的坐在王座上。
下邊,是胡國的文武百官。
但主要,還是以武官為主。
雖然胡國也有文官,但文官在胡國的地位,還是比較低下的。
其中,胡國的大王子和二王子,分彆坐在大可汗的下首位置。
兩人相對而坐,而兩邊,也都大部分,是各自的支持者。
其中大王子一邊,可以看到武官明顯居多。
而二王子這邊,文官居多。
畢竟二王子比較崇拜南國文化,在二王子的看來,文官治國,方才是正道。
大王子一向奉行的,就是誰的拳頭大,誰就有發言權。
“父可汗,今年您就看我的吧。
今年我不但可以搶到足夠多的糧食,說不定今年,我還能為咱們胡國,多拿下幾十坐城池。
咱們胡國的領土,說不定還能往東邊,在移動個幾百裡。”
每年打秋穀,大王子永遠就隻有一個策略。
那就是“搶”!
關鍵大王子搶,還隻對南國的城市下手。
那些大城市,有南國的重要兵力,大王子一般不會輕易去動。
但下邊那些縣城,兵力不足,大王子就專挑那些縣城下手。
每次搶完一個縣城,基本就是把縣城所有的財物糧食,洗劫一空。
雖然付出的傷亡,可能比搶下來的鄉村代價要小一些。
但是相應的,收獲,也是成正比的。
去年,胡國的打秋穀,效果是不怎麼理想的。
主要原因嘛,就是楚勝男的兵力,全部歸結到一處了。
楚勝男帶兵,遠比林家,要強的太多。
而且去年,大王子的兵力,也主要是往靠的。
隻是大王子沒有預料到,楚勝男突然會被調往西北。
而且南皇,居然把西北,封給了楚勝男做封地。
西北那塊地方,在楚勝男的治理下,現在已經是鐵板一塊了。
在自己那位“好弟弟”的幫助下,楚家軍,也建立起了一支強大的騎兵。
所以去西北打草穀,已經不是明智的選擇。
大王子,乾脆把自己所有主力,全部調往了北方。
畢竟駐守北方的,可是林家軍。
林家軍,自然要比楚家軍,要容易對付的多。
這也是大王子,敢說大話的原因之一。
“好,大王子不愧是本可汗的種,就是有血性,本可汗,就在王庭,等你的好消息了,你可不要讓本可汗失望啊!”
胡人大可汗,本來也是一位好戰之人。
胡人的大部分領土,其實都是搶來的。
相對來說,大王子的作風,深得大可汗的心一些。
“父可汗放心,您的兒子,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今年,大王子已經有必勝的信心了。
見大王子表態了,大可汗又把目光,看向二王子,道:“二王子,今年的糧食,可有計劃了?”
去年,二王子的領地,通過和南國互開關市。
二王子不僅,換取了大量的糧食,而且還換取到了南國大量的茶葉,瓷器,布匹等物資。
二王子把這些物資,通過自己的渠道,賣到胡國其他地方,狠狠的大賺了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