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皇帝,這個居然都不清楚,看來南皇這個皇帝坐的,也不是那麼太稱職嘛。
當然趙小甲這隻是內心編排南皇幾句,南皇總體來說,還是算得上一個明君了。
趙小甲也是同樣的搖了搖頭,道:“戶部那邊的數據還沒送過來,所以微臣暫時也不知道。
不過咱們可以大致的推算出來。
依照咱們南國百姓吃鹽的水準,平均每個百姓,一年吃一斤鹽應該是最低了吧。
咱們就按照每個百姓每年吃一斤鹽算,現在咱們南國,大約有一億八千萬人口,也就說,每年咱們南國,消耗的食鹽就是一億八千萬斤左右!
現在市麵上,賣的食鹽,大概是一錢銀子一斤,也就差不多是一百文左右,咱們南國的商稅,大概是兩成,也就是說,每斤食鹽收稅二十文。
那麼光食鹽一項,每年收的稅收,大概是三百六十萬兩左右,就算歸入國庫,基本也是一百八十萬兩左右。
其實這隻是朕的單邊算法,其實食鹽從開采出來,賣給商販,這需要收稅,商販再賣給百姓,又要收稅!
這其中的稅收,肯定遠遠不止一百八十萬的,臣估計,最少也得三百萬兩以上。
這還是隻是食鹽一項,還有商鐵,還有絲綢布匹瓷器等等這些呢,甚至咱們南國,還有各個城門口的過路費呢?!
所以說,這些商品加起來,每年南國收到的稅收,起碼應該是上億兩銀子的。
但是如今,商稅卻隻占整個國庫收入不到三成,每年差不多也就兩千萬兩銀子這個數,微臣實在不知道,其餘八千萬的商稅,到底都到哪兒去了?!”
趙小甲彆的不敢說,但是就算賬這一塊,趙小甲確實在南國,還沒遇到任何對手。
凡是讓趙小甲算一下仗,那麼絕對會算出好多的銀子來。
南國的稅收,其實趙小甲在戶部的時候,早就發現是有問題的,彆的不說,農稅怎麼可能占比比商稅多那麼多。
糧食基本隻是最低級彆的產物,就算南國再不發達,對糧食的附加值翻一番肯定還是沒問題,隻要糧食的附加值翻一番,創造出來的商稅,就不會比農稅地,就不要再提南國各種其他的雜稅了。
趙小甲以前在戶部發現了這些問題,但事不關己,趙小甲也難得說。
但是現在,可是關乎自己的項上人頭了,趙小甲不得不提出自己的這個質疑。
對於趙小甲隨便一算,就把南國每年的商稅算到了上億,南皇不是傻子,在內心也是默默的自己算了一遍,發現趙小甲確實算的沒毛病,如果再嚴格一點,趙小甲算的,可能還更少了。
但是這麼多的商稅,每年國庫就僅僅隻收到了兩千萬兩左右,那剩下的,到底去哪兒了呢?
“你是說,南國有人,對商稅動了手腳?!”
南皇也不是傻子,趙小甲都提醒到這一步了,他還不明白,那就真的昏庸無能的昏君了。
“陛下,微臣年紀尚小,對於南國的稅收,其實了解的也不多,微臣隻是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到底對不對,微臣就不敢保證了,不過微臣覺得,倒是可以查一查!”
很明顯的,這裡麵沒人搞鬼才怪,商人貪婪無性,勾結官員,貪汙稅收,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隻是這些人,貪墨的也太厲害了,就連趙小甲都看不下去了。
商稅收不上來,就隻能對農稅下手,可憐老百姓麵朝黃土背朝天,辛苦一年,大部分糧食,都交了稅了。
而那些商人和貪官,則是一個個油光滿麵,富得流油,過的逍遙快活,享受著人間富貴。
糧食底層百姓種的也是他們收的,但挨餓的,也還是他們……
【作者題外話】:今天五一,大家五一快樂呀,作者君五一哪兒也沒去,為各位大大繼續碼字,求票呀!!!注:古代食鹽確實十分昂貴,作者君也查了一下,最高價格有五百文的,作者君沒敢用,取一百文這個價格,也是作者君定的,不合理勿噴!)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