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這些琉璃,確實是我格物書院那些學子,經過不懈的努力,日夜奮鬥,燒製出來的!”
看到南皇這個表情,趙小甲也是很受用,確實,格物書院才成立沒有多久,不僅在恩科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格物上,也是沒有落下的。
當然嘛,格物書院能夠弄出琉璃,自己的功勞,肯定是最大的,要不是自己給他們提供了方向,自己給他們指導一番,他們怕是幾輩子都弄不出如此純淨的琉璃。
這個功勞,趙小甲就推到那些學子身上,沒打算給他們爭了。
一來是鼓勵那些學子,二來也是告訴世人,格物書院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書院。
“這就是你所說的興國之道?!”
把那尊佛像放在自己的書桌上,顯然,南皇應該是看上了那尊佛像,想要把那尊佛像放在自己麵前,好好欣賞。
其實對於趙小甲的興國之道,南皇其實也沒怎麼期待,如果一個書院就能夠興國的話,那還要朝堂上那些百官乾什麼?!
而且憑借一個才成立不到一年的書院,就真的能夠興國嗎?!
“啟稟陛下,燒製出幾件琉璃,當然不是什麼興國之道,但這燒製琉璃的技術,勉強算是其中一個小進步。
這次微臣進宮,就是來和陛下談一樁大生意的,這樁生意,對於陛下來說,絕對是穩賺不賠的,而且還不需要陛下怎麼處理,微臣就能夠保證,每年為皇宮,帶來上乾萬兩的收入!”
趙小甲所謂的興國之道,是想要利用書院,多創造一些有利於南國進步的事物和技術出來。
然後把這些技術和事物,推廣到廣大的老百姓家裡,讓整個南國,都享受格物書院帶來的這波技術紅利。
當然,想要把這些技術和事物推廣開來,僅僅靠格物書院,或者自己這個左相,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南國作為君主製的國家,最高權力,都集中在君主手上,如果君主能夠幫忙推廣,那肯定會容易許多。
所以趙小甲這次進宮,就是來說服南皇的。
想要說服南皇,那肯定得讓人家看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不僅要讓他覺得東西好,還能夠為他創造價值,南皇也是普通的人,他也是有物質需求的。
琉璃生意,趙小甲完全可以自己來做,而且也可以做的很好,賺到的銀子,也是自己分的最多。
但是趙小甲,還是準備分一部分利益給南皇,為的什麼?不就是為了讓琉璃,儘快的在普通老百姓之中普及起來嘛。
隻有當琉璃,普及到每個老百姓家裡,成為他們的生活必須品之後,後麵才能源源不斷的帶來技術上的革新,才能帶來各種創新,才能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才能讓更多老百姓,都吃上這碗飯,最終的目的,是推動南國的發展。
這才是趙小甲提出的,真正的興國之道。
“哦,趙愛卿居然要和朕做生意,你膽子倒是挺大的,不過朕也很好奇,趙愛卿所說的這個大生意,不會就是整個琉璃生意吧?!”
見趙小甲居然想要和自己做生意,南皇也是覺得有些荒唐,但是趙小甲說,每年自己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給自己分上乾萬的銀子,銀子什麼的,自己在乎嗎?自己隻是好奇,趙小甲和自己,到底是做什麼生意而已,自己作為帝王,還從未和彆人合作過生意呢!
“回陛下,微臣想要和陛下合作的,正是這個琉璃生意!”
現在禦書房擺放著這麼多琉璃,十個人都知道,趙小甲所說的生意,肯定就是和這琉璃有關了。
上前一步,趙小甲指著南皇放在書桌上的佛像,然後對南皇道:“陛下,在您看來,這樣的一尊琉璃佛像,如果放到市麵上去賣,大概能夠賣多少銀子呢?”
南皇看了那尊琉璃佛像一眼,淡淡道:“怎麼說,也得上萬兩吧!”
這個估值,和江煙雨他們估的差不多,看來這就是市場價了,趙小甲點點頭,道:“是這樣的,這些的琉璃佛像,我們格物書院過不了多久,就能夠大量的燒製。
燒製完成後,我們會給南國每個大寺廟都送上一尊。
然後有些來格物書院求購,我們也會賣一些,虔誠的信徒,在家裡供佛這麼一尊琉璃佛像,那絕對是對佛祖最大的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