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知名度非常高,我相信很多觀眾朋友也願意聽你來做醫學科普。
不知道張醫生您願不願意來我們電視台做一期專訪呢?
費用問題都好說,我們電視台願意出一期節目五萬的出場費。
您看怎麼樣?如果您同意的話,請空閒之後答複,萬分感謝了。”
張易一邊吃飯一邊看消息。
五萬一期的費用??
想想還是很不錯了。
畢竟自己也不是明星,隻是有點知名度的醫生而已。
五萬塊這個價位也是和很多去做專訪的主任院長差不多的價位了。
張易現在學曆也還是本科,研究生也還沒考。
這個價位,張易還是很滿意的。
再加上也算是給老百姓科普醫療知識,張易想了一下,這個采訪貌似挺不錯。
沒有什麼拒絕的理由。
索性張易就直接答應了。
“好的,沒問題,我在工作,有什麼可以晚上下班之後聊。”
黃編導倒是直接秒回:
“好的好的,太感謝了張醫生!那咱們晚上再聊,您忙,不打擾了。”
吃飯的時候,陳方見張易一直在那低頭玩手機就偏過頭來看了一眼問道:
“怎麼了?有啥心事啊?”
“沒啥事,一電視台找我做一期跟急救知識有關的專訪。”
“啊?那不就是錄節目咯??!”
“也不是吧?反正就是科普類的專訪,我覺得這個采訪比之前那采訪有意義多了,我就答應了。”
“我靠!可以啊張易,你要上電視了!”
一旁,其他一張桌子吃飯的醫生一聽,也將眼神看了過來。
“怎麼了?張易上電視了?什麼情況啊?”
“哪個電視台啊?”
張易吃了口飯後說道:
“好像是帝都1頻道。”
隨即,周圍這些醫生紛紛露出滿臉羨慕的表情!
“我勒個去,帝都1頻道啊?可以啊!那可是很權威的電視台呢!”
“就是啊,我帝都本地人,這電視台我從小看到大呢,在我們這算是本土很權威的頻道了。”
——
“哎!真是羨慕死了!張易你才來我們協和幾個月啊,居然就能上帝都1頻道了!”
“哎喲喂,酸死我了酸死我了,我也想上電視讓我爸媽看看,好爭點光啊~”
周圍幾個醫生一陣打趣。
嘴巴上說著羨慕,心裡也一樣羨慕。
在醫療這個圈子裡的醫生,能被請去上電視台做專訪的哪個不是大佬級彆的醫生?
不是主任就是副主任,再或者院長。
甚至這些主任、院長還身兼工程院院士一職,或者某某頂尖醫科大學教授的職責。
全都是一些六十多歲老專家才能去的。
現在。
張易。
一個25,哦不,馬上就快26歲的一個小夥子。
這麼年輕的醫生居然被請去科普急救知識~
哎~
說不羨慕都是在嘴硬呐!
人家張易來醫院才多久哦,又是拿了急救培訓的第一名,又是被請去上電視台做專訪。
哎哎哎!
人跟人果然是不能比啊!
……
一整個下午時間,張易要去電視台做節目的消息幾乎傳遍了整個醫院。
羨慕的占一大部分,嫉妒的酸雞也有一小部分。
神經外科。
“這張易有點東西啊?我看群裡有消息說帝都1頻道請他去做科普?真的假的?”
神經外科,一個能將手術刀伸進人類大腦的科室。
在任何醫院裡,這個科室裡的醫生都是高人一等的存在。
因為技術難,能專攻神經外科的醫生基本也都三十歲往上,因為讀完博士也差不多就這個年齡了。
還得再加上見習的這一兩年,整個神經外科除了實習生,幾乎是高手雲集加地中海聚集地。
每個醫院其實都有那麼幾個最出名的科室,就像老跟協和爭第一的華西,最出名的就是內科、心理精神科還有口腔科等等。
協和醫院?
最出名的也有內科、婦產科、內分泌科,還有神經外科。
外人可能是不明白為什麼神經外科醫生在醫院能橫著走。
但內行人是明白的。
把手術刀伸進大腦,去克服那幾千萬億的神經細胞,就已經是很大一部分人都完不成的事情了。
所以,協和醫院神經外科,一般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主要也沒人會去跟神經外科的人嗶嗶。
“張易?我那天在急診收病人的時候見過他,長得倒還可以,不過老實說,也就是在其他小醫院裝老大了,來我們科可不一定啊。”
“來我們科?拉倒吧,他夠資格嗎?研究生都還沒考,論文寫了幾篇?發在sci了嗎?sci都發不了就彆想著進我們神經外科了吧?”
說話的是王子威,今年三十五歲,屬於神經外科目前的中堅力量。
“也是,就算他真的有論文,影響因子又有多少呢?他的論文能進sci二區再說吧。一天天捧的挺高,也就隻能在急診呆著了。”
“噓!你們小聲點吧,議論彆人不好。”
一道聲音打斷了幾人的討論,他們才閉嘴開始各忙各的。
sci是一個國際學術論文的網站。
醫生需要晉升,除了考試以外還需要寫論文。
論文要發表,一般情況下發表的論文能進sci二區就屬於很厲害的級彆了,一般都是研究生博士學位的人才有這個能力。
本科生寫的論文質量不太好,一般隻能在四區,稍微好點的能進三區。
而能發表並且進一區的論文,基本都是國內頂尖大佬。
且他們的論文影響因子非常廣就是使用率很多),還得有科研創新,能寫出這種論文的人,一定是非常牛逼的人物。
然後就是國際著名的柳葉刀醫學雜誌,能在柳葉刀上發表文章的醫生可以說是大佬中的大佬中的大佬。
柳葉刀屬於國際權威的醫學雜誌刊。
成立於1823年,是目前醫學界最權威的雜誌刊。
而且這柳葉刀還分主刊和子刊。
整個協和醫院在柳葉刀主刊上發表過論文的醫生都不超過十五個。
其中心外科團隊,由金正倫帶領的手術團隊就曾發表過一篇過於手術後患者低體溫是否影響心血管事件發生的文章。
其他人多數都是發布在子刊,再或者就是一般點的sci二區。
所以,想要獲得這些人的認可,張易就必須得在科研學術類領域有所成就。
不然就一直都會有人嘴碎說閒話。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