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湊數的(2)_我祖父是朱元璋張浩朱允熥_思兔閱讀 

第85章 湊數的(2)(2 / 2)

頓時,戶部張紞等臣子對視一眼,若有所思。

“這麼大個紫禁城,這麼多人,還涉及到皇家的臉麵,臣是怕這七萬.....”

“怕朕不夠花是吧?”朱允熥笑道。

“是!”胡觀腦門出了一層細細的冷汗,“臣管著光祿寺呢,宮裡有幾處宮殿等待修葺這就是大頭,七萬多銀錢刨除這些,那造辦局還有江南製造局就捉襟見肘,宮裡頭器皿和衣料恐怕就跟不上。再有逢年過節皇上要賞人,還有番邦進貢回禮,還有.....”說著,胡觀鬼使神差的來了一句,“臣鬥膽,能不能漲漲,就算是居家過日子在銀錢上都要準備的富餘,萬一有個事兒五的!”

這話,讓眾臣聽得有些麵麵相覷,因胡觀實在是詞不達意。

而朱允熥則是懂了,心中也不免感歎,“真是個實誠的呆子!也是個得罪人的呆子。”

每年光祿寺在年初都要算出皇家一年的開始,老爺子大概是古往今來為數不多真節儉的皇帝,所以嚴格控製宮廷開支,但就算這樣每年也有二十萬左右的花費。

而朱允熥已下旨免除禦膳房的采買權,免除尚衣監的采買權,也免除了許多皇家專供,花粉珠寶,綢緞裘皮,金銀飾品等等。免除各種采買權之後,就等於宮中所有的東西都要從市麵上平價買。

這麼一來,中間商沒了,上下其手的人沒了,宮中的開銷直接斷崖式下跌。

胡觀說這些話,是擔心皇帝的錢不夠用,怕宮裡各種物資供應不上,但就算他經過了大腦,還是把窗戶紙捅破了。

以前宮裡花銷多,是因為有貓膩。

最傻的是他直接說了這七萬銀錢雖不夠花,但也不是不能湊合。他是光祿寺卿,覺得少完全可以跟皇帝列出來需要花錢的地方。

可他不,他覺得不夠花,可他偏偏不做,而是把難處告訴皇帝。

這樣做的壞處是你把皇帝將住了,若皇帝答應那來年的宮廷預算更沒有餘地。皇帝不答應要漲預算,那漲多少合適?那不是讓皇帝打自己的臉嗎?

聰明人都會私下跟皇帝說,要不折中一下,十萬十五萬?

“過幾日宮中要裁撤一些太監,還有年老的宮人。朕和皇爺爺的嬪妃也不多,所以朕想這七萬銀錢也就夠了!”朱允熥笑道,“不過不乾你的事,你大可放心!”

他不是聖人,但他知道想要打造一個真正的升平世界,皇帝就要做天下的表率,要懂得控製自己的欲望。

“皇上!”胡觀沒說話,李景隆痛心疾首道,“這如何使得?七萬銀錢夠....您怎麼能這麼委屈您啊!咱們大明泱泱天朝,皇家就是大明的臉麵,您這麼勤儉,讓臣等心疼啊!”

“國家用錢的地方以後多著呢!”朱允熥笑道,“七萬已經不少了,皇爺爺常說我們爺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整日大魚大肉,況且各地也總有貢品,根本不缺什麼。”說著,頓了頓,“過日子嘛,由儉入奢易,但反過來由奢入儉難呀!開源節流,除了開源也要知道節流!”

“不成不成!”李景隆搖頭道,“這絕對不成!皇上,您是天子富有四海....”

“富有四海不等於可以亂造!”朱允熥製止他,“此事朕意已決無需多言!”

宮廷開支七萬兩確實是曆代少有,紫禁城裡這麼多人吃喝拉都是錢。可這個數字不是拍腦門決定的,而是朱允熥經過深思熟路之後的。

曆史上康麻子在位時,三藩作亂的時候,每年的宮廷開支就是這個數。在三藩作亂之前,大清的宮廷開支差不多每年六十萬兩。.caso.

而反觀大明呢,除了洪武朝之外每年都是高居不下觸目驚心,甚至最高的時候,每年高達兩百萬兩白銀。

順治時期紫禁城裡還有萬曆年間的太監,每年光是脂粉銀子就四十萬,衣食供應上百萬。

要知道滿清宮廷開支最高的時間,乾隆的後期也不過是兩百多萬。

萬曆朝張居正在位時,大明財政最寬裕存銀一千三百萬,所以才有錢幫著高麗打倭寇。

可乾隆那時呢?這個國庫存銀的數字隻多不少吧?

減少宮廷的開支,把錢花在刀刃上。

這正應了朱允熥方才說過的話,不能因為身居高位就忘了自己的責任,更不能看不見人間的艱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獸世嬌嬌超好孕,大佬他強寵上癮 神級遊戲,我獨獲超S級天賦! 綜穿之初昕 七彩玲瓏甲 我收徒就能變強 搬空國庫:帶著小姨子去戍邊 今夜睡你家--我的異性朋友們 迷霧求生之我能無限複活 一念誅萬界之鬥羅之子 大明現代來回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