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差距懸殊呀!”
不知不覺已到了掌燈時分,解縉在考場中巡視,看著各色的舉子們,心生感歎。
富裕之家的舉子,食盒中滿是精細的點心,各類熟食茶葉,所帶的被褥也是價值不菲的皮毛。甚至有的人,連馬桶都是自己帶的。
而貧寒之家的學子們,就是粗糙的冷飯,禦寒之物也多是棉被而已。
就更彆說所用的文房四寶了!
解縉緩緩走到一名四旬年紀的考生麵前,低頭凝視。
那考生正愁眉苦臉的在草紙上寫著策論的開篇......
見解縉的目光看來,那考生下意識就要站起來。
“坐坐!”解縉按下手,開口道,“不要多禮,考試要緊!”
他一邊說話,一邊借著燈光看了幾眼那考生的試卷。
字,就是一般般。
今科的策論是他按照皇上的意思所出,共三道題。
第一,漢唐亡國之兆。in族之政。
第三,新政的優缺。
三道題都是大白話的形式,這才過去的科舉之中還是開天辟地的第一次。當然,長篇大論的聖人之道也是要考的。隻不過解縉知道,皇上最看重的還是這三道題。
彆看這三道都是大白話,可沒一題是簡單的。
尤其是第二第三,大明之所以從太祖高皇帝時就標榜是承繼前元而有天下,是為了在法統上統治這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同時又族群眾多的帝國。
以往的中原王朝,統治的多是中原心腹之地,周邊各邦稱臣即可。可大明治下不但有漢人,還有蒙人,還有女真人,還有高麗人,乃至苗,色目,彝....還有緬人高麗人!
如此眾多的族群,如何有效的治理,曆代都沒有可以借鑒的地方。
元之亡,除卻橫征暴斂法度淪喪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沒處理好這些族群之間的關係.....
一想到考題,解縉又聯想到皇上私下說的科舉改革。
為國官員,不能隻會滿口之乎者也,更不能隻會做道德文章。天下之事,事事皆學問.....
他更聯想到皇帝所說的官學改革,在以後的科舉當中,也要把數術等都加進來。考中的進士,也不隻拘於翰林或者地方官的係統之中,完全可以在軍旅之中謀劃後勤...
皇上有句話解縉很是認同,科舉其實隻是個開始。
過了這道門檻,才代表著有資格做官!
“為官很多要學,數術農業水利地理....”
解縉在心裡苦笑,“日後大明朝的官,隻怕沒那麼好當!”
想著,他的目光再度落在那考生的卷子上。
看著看著,他不由得微微皺眉。
“字,差強人意!策論的開篇有些臃腫,既是白話文策論,就該開篇點題,引用那麼多聖人之言做什麼?聖人都他媽死了好幾千年了,他知道個叼呀!”
解縉心中想著,再看看那考生。
那考生因他在麵前站著,心中越發的惶恐,遲遲不敢落筆。
“你從何地而來?”解縉低聲問道。
“學生遼東沈陽衛...”
“怪不得!”解縉一笑,“你食盒之中都是大餅,還有些蘿卜,蔥,醬!”說著,又微微皺眉,“你也是舉人,何至於日子這麼清苦?”
“學生愚鈍,三十七歲才中了舉!”那考生慚愧道,“學生今年三十八了!”
“哦!”解縉明白了。
眼前這考生沒趕上好時候,剛中舉皇上就下令不許有功名的人再用名下免稅的特權,幫彆人掛著田地謀私了。
不過,從這考生的回答之中,解縉也品出來了,眼前這位考生,是個知道迂回的人,不是迂腐的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