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夜空,呈現這一種難以用言語表達的綢緞藍,炫目迷人,令人身心難得的寧靜。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寧靜背後是什麼!
當天際第一縷晨曦刺破夜幕而來之時,靺鞨軍中的號角開始吹響,戰鼓開始震動。
“嗚嗚!……”
“咚咚!……”
號角聲,回蕩在三晉大地之上。
鼓點聲敲擊在晉陽守軍的心頭。
大地開始微微地震顫,靺鞨大軍開始集結列陣了!
東正門集結了靺鞨大軍的近八成的兵力,城牆之旁,一夜未眠的王兆興,輕輕地擦拭著自己的鐵槍的槍鋒,這柄寒鐵槍已跟隨他多年,從龍騎禁軍時代開始,就伴隨他出生入死,但是連日的血戰,讓這柄鐵槍已是傷痕累累!
王振威走到了王兆興的身旁,“爹,靺鞨人要攻城了!”
他們父子是今日的第一陣!
王振威握緊了手中的寒鐵槍,他是今日的第一日,已然擋在了城牆的缺口之處。
項守成、楊大勇……一個個周軍將校都在清晨的陽光下醒過來。
新的一天又來臨了!
但這也可能是他們生命之中的最後一天了。
連日的血戰,晉陽城中的精銳老卒已經傷亡殆儘,剩下的人,根本擋不住靺鞨精兵的進攻。
於延益從書案之上醒來,書桌旁已經備好了一杯溫水,房間之中殘存的香氣,讓於延益知道是何人所為。
走出了房間,陽光灑下,伴隨著的是靺鞨大軍的號角和戰鼓之聲。
於延益和趙天麟等眾軍一起走到了城牆邊上,能看見的就鋪天蓋地的靺鞨兵馬正在集結,藍、白、紅,以及黃色,八色的軍服宣告著這支靺鞨軍先鋒的身份。
那是靺鞨慶親王努爾哈齒麾下的八旗軍。
雖然靺鞨軍也損傷了九萬人,但是其中多為靺鞨小部落的兵馬,以及努爾哈齒政敵的兵馬。
真正嫡係的八旗軍,昨日才正式加入戰鬥!
八旗軍雖然不像靺鞨人自己吹噓的那般,“滿萬不可敵!”
但確實是一支精銳之師,戰力不凡,不是城中這些二線預備役可以抵擋的。
“諸位,今日你們要陪我這把老骨頭一起為國而死了!”趙天麟絲毫沒有麵對死亡的恐懼,他已經年過八旬,看開生死。
一旁的龍武軍壯武將軍陶瑾卻是灑脫一笑。
“趙老將軍,末將是個粗人,但是卻記得楊侯有一句詩很對末將的胃口,隻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陶將軍說得不錯,咱們這些人都是刀頭舔血,早就想到有這一天了!”
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
今天能站在這裡的,都不是貪生怕死之輩!
“哈哈哈,好,那我這把老骨頭就再掄一回大刀!”
一旁最年輕的小將項守成也是豪邁不羈,臉上的一道剛剛愈合的狹長的傷疤,讓他看起來顯得滄桑。
原本的紈絝子弟,在這場晉陽防禦戰完成了蛻變。
在他父親陣亡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可以受父蔭庇護的二代了。
在這連日血戰之中,項守成不僅武功進步不小,更是戰果輝煌,被他手中的方天畫戟所殺的敵人,不下百人,其中還有三名百夫長,和一名千夫長,更是五次身先士卒,打退了攻上城牆的靺鞨兵馬,因功升遷為晉陽守備軍中郎將。
“諸位將軍!也先彆急著談殉國之誌啊!諸位將軍沒有看過江湖話本嗎?!在我們與靺鞨人血戰將要到達極限之時,天策軍的戰鼓響起,戰旗飄揚!楊侯的大軍及時趕到,和我們兩麵夾擊,殲滅敵軍!話本裡可都是這麼寫!”
話雖然這麼說,但是項守成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話裡還有幾分揶揄調侃之意。
眾將聞言也是大笑不止!
包括一直麵如平湖的於延益也露出了笑容。
就在東正門的眾人談笑風生之間,東昭門的一個小卒感覺眼前一花,隨後難以置信地擦了擦自己的眼睛。
此刻的東昭門隻有不到五千人的靺鞨兵馬,來牽製,其餘七門亦是如此,主力全都集結到東正門決戰了。
可這個士卒,卻看見,在遙遠的天邊儘頭,似乎有黑色的潮水湧來,不斷靠近。
靺鞨士卒除了八旗軍外,都是土黃色的軍服,這明顯不是靺鞨軍的兵馬。
小卒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身上的鎧甲,也是黑色的。
大周尚水德,袍甲玄色!
這個荊州備操軍的士卒握著長槍的手微微地顫抖,他想要大吼,“援軍來了!”
但,他的喉嚨在此時因為太過激動而失聲。
這一幕發生在東昭門的城牆之上,所有的士卒都看著遠方的黑色潮水!
除了難以置信,還是難以置信。
仗打到昨天,所有人都知道,晉陽城已經撐不下去了。
心中的希望之火也已經熄滅了。
但是眼前的這一幕,再次點燃了他們心中的戰意。
不知道是何處,也不清楚是何人,終於將心底那充滿希望的心情,大吼出來,“楊侯來了!!”
“楊侯已至!!”
“援軍至矣!!”
整個東昭門的人都在大喊、怒吼!
漸漸地這個聲浪從東昭門,向著東正門而去,再向著晉陽其餘六門而去。
“楊侯來,援軍至!”
今聞楊侯來援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東正門城牆之上,眾將看著靺鞨軍的退守的形勢也是歡呼雀躍。
消息在傳遞,整個晉陽城中,無論是士卒還是民壯都在呐喊,在歡呼,都在發泄著絕處逢生的喜悅!能夠活著,沒人會選擇死去!
四邊伐鼓風塵湧,大軍山呼三晉動!
城樓上,眾將能看見,在從天際湧來的黑色浪潮之中,一杆“楊”字的中軍大纛旗,正在迎風而舞。
老將趙天麟的右拳也重重地砸在了城牆的磚石之上。
以於延益的麵如平湖,不苟言笑,臉上也露出了激動的笑容。
楊清源來了!
於延益從一旁接過了一旁屬下遞來的將作監所製的千裡鏡。
天際的玄色浪潮之前,正是一個儒雅俊逸的年輕人,玄色勁裝,腰懸玉佩,所有人看見此人的第一眼,必然會覺得,這是一個文采斐然的翩翩公子,不該出現在戰場之上,以至於他左手的明豔如血玉的長槍顯得是如此的違和。
年輕公子,長槍一舉。玄甲騎兵,立時止住了奔騰之勢,令行禁止,森嚴如斯!
永安二十三年,八月十三日的黑夜已然過去,今日是八月十四,而明日便是八月十五,中秋團圓的佳節。
整個大周北境的戰局,乃至靺鞨後金的國運,都將在此地,此時分出結果。
但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以為周軍隻是剛剛來援而已,勝負尚未可知。
至少努爾哈齒是這麼覺得的。
他最精銳的八旗軍還在,他還有十萬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