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家韓蘇覓是於師前女友,差點成為師娘的存在,你雨化田那麼比?!
“你們……你們退下吧!”周帝虛弱的聲音在殿內響起。
“小梓你也退下吧!”
“是!”
三人領命之後,都退出了周帝的寢宮。
此時正值醜時,原本在周帝身邊侍奉的皇後也去休息了,周帝的身邊隻有楊清源。
楊清源緩緩走到了周帝病榻旁,“上位,恕臣無禮。”
言罷,楊清源的手指便輕輕地按在了周帝的脈門之上。
隨後一股精純的先天真元,隨著周帝的經脈流轉全身,周帝的精神也是微微振作。
但是楊清源卻在心中歎息,確實是油儘燈枯,回天乏術了。
以萬密齋,李瀕湖這等國手的醫術,也隻能靠著藥力吊著周帝的一口氣。
先天真元在周帝的經脈內運轉周天之後,周帝的氣色也看上去微微好了一些。
“扶我起身!”
隨即楊清源以真元將周帝上半身托起,隨後將一旁的靠枕疊在了周帝的背後。
“還是你有辦法,能讓我……咳咳咳……稍微舒服一點。”
“可惜了,微臣此法治標不治本!”
“我當然知道……,咳咳……李瀕湖萬密齋都沒辦法,你一個小青年,能有……能有什麼辦法!”
兩人的模式更像是親人閒話,而不是君臣對奏。
“清源,你不必拘禮,咱們就當是叔侄敘話。”
楊清源有些尷尬地摸了摸鼻子,叔侄敘話就叔侄敘話吧!但關鍵誰是那個叔!
我也不是非要計較這個,但是這畢竟涉及了先太祖高皇帝和我師兄。
當然不是說,他們就要拘泥俗禮,但我們畢竟是你的長輩……
我也不是非要占便宜,隻不過輩分這種事情,有時候還是很……
當然這話雖然是事實,也不能當麵說,從年紀和閱曆來說,兩輩子加起來,楊清源也比不上周帝。
叔叔就叔叔吧!太祖和師兄不介意就行。
“越州的差事辦得好!北境和晉陽打得更好!”
提到北境和晉陽之戰的時候,周帝枯槁麵容上的笑意都止不住。
他這一生,文治無可挑剔,但是武功卻平平。
後世敬者,多為武功卓著的皇帝,比如前漢孝武帝,前唐太宗文皇帝,但對於文治之功多視而不見。
但北境一戰,讓大周重建雲中都護府,國土向北數百裡。
晉陽一戰,雖然是防守反擊,但幾乎全殲後金精銳,犁庭掃穴,建州歸化指日可待。
這兩戰的功績足以讓他在史書之中重重地記上一筆。
即便是現在便魂歸東天,他也無憾了!
但他還不想死,身為大周的帝王,也不能死!
“這都是應該做的!即便沒有陛下的旨意,我也不願意看著天下大亂。”
“換了旁人,這話,我是不信的,咳咳……但你和延益是一類人!”
聽到周帝將自己和於延益相提並論,楊清源有些自豪。
“周明生的案子,你受委屈了!我也是後來才知道的!”
楊清源知道周帝說的是什麼。
兩人之間的政治鬥爭,周帝可以容忍,但是太子卻動用長林軍的軍械,伏殺楊清源,這讓他很憤怒,這是公然破壞政治規則和底線的行為。
可這件事情,知道楊清源和太子爭鬥告一段落,才被於延益查清楚,並稟告了他!
但是當時事情已然塵埃落定,也不能朝令夕改,隻能將這件事情暫且記下。
周帝對於楊清源的信任是不亞於於延益的,因為楊清源特殊的身份,讓他相當於是大周的皇室成員。
而且這個皇室成員還是永遠沒有繼位資格的那種!
在周明生案之後,周帝依舊是給了太子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如果太子能收服楊清源留下的大理寺,將一三係的英才分化,打壓收買,最終收為己用。
那便說明,太子卻有帝王的胸襟和手腕。
之前的錯,周帝也可以原諒。
為帝國挑選一個合格的繼承人比什麼都重要,那個時候,楊清源,王華和李尋歡也就不再重要。
但是太子沒有完成這個考驗。
他不僅僅完美地引起了大理寺的敵視,而且繼續打壓一三係,不僅僅將京城之中最後的一三係官員貶到了楚州,如果還讓麾下官吏繼續彈劾一三係的人。
朝堂之上大多數的大臣都不服他。
都察院不用說,自家的左僉都禦史李尋歡日常被太子黨的人彈劾,這讓都察院怎麼能忍?!
都察院不能說上下一條心,但是向來都是我都察院彈劾彆人的,你們一天到晚盯著我們都察院的三把手不放,想乾什麼?!
要不是都察院正程青鬆攔著,彈劾太子麾下官員的奏章早就堆積成山了!
論噴人,都察院什麼時候怕過誰?!
甚至連諸位閣臣對於太子的態度也不算太好,如今二閣四殿共有五位大學士。
除了有名無實的東閣大學士投靠了太子之外,剩下的四人。
文淵閣大學士錢牧謙,天下文宗,禮部尚書,禮儀修養那是沒話說的,但這一個大儒,看見太子就來氣。
一三係的官員都是他的學生,沒犯什麼錯就被一一貶出京城。相當於錢牧謙最得意的一代弟子差點全被霍霍了!這怎麼可能給太子好臉色?!
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現任閣殿首輔於延益,為人正直,太子伏殺楊清源的事情就是他查的,這個時候,於延益對太子好感基本就為零了。之後太子的胞弟還草菅人命,太子還打壓意欲伸張正義的楊清源,以於延益的性子對於太子的好感度基本是負數了!
文華殿大學士長孫輔機,這是一個老狐狸,態度曖昧不明。
唯一一個和太子關係還算不錯的,是建極殿大學士李宏毅,還是因為晉陽之戰期間,太子監國,在政務上和李宏毅配合得不錯,這才有些好感。
這離譜程度,用一個想象的比喻,就相當於周帝讓太子在試卷上答題,太子不僅不答,還撕了試卷,將其中兩個監考老師打了一頓。
當然即便是如此,周帝也沒有廢太子。
因為廢太子,可不僅僅是廢了他的繼承皇位的權利,更是預定了他的非自然死亡。
前漢孝景皇帝的太子劉榮,前隋高祖文皇帝的太子楊勇、前唐太宗文皇帝的太子李承乾、前秦一世皇帝的太子扶蘇。
一個個血淋淋的事實擺在周帝的麵前,廢太子幾乎沒幾個有好下場的。
對於繼位的新君來說,殺死廢太子,才算斬草除根、永除後患,才能杜絕其及黨羽東山再起的機會。
所以廢太子的詔書,就相當於殺太子的詔書。
就算太子再怎麼混賬,那也是周帝和他最愛的女人先孝端皇後的親骨肉。
周帝再怎麼英明,也是一個父親,如何能狠下心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