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在上滬縣,收取的商稅是十稅一。
這讓朱元璋怒發衝冠,恨不得現在就衝進縣衙,弄死李進這個狗東西。
朱元璋怒道:
“難道你們就這樣任他這樣的狗官剝削?不會上京告禦狀嗎?”
本來還笑嗬嗬的掌櫃,聽到朱元璋罵李進,臉色頓時板了起來。
“不可辱罵我家縣令大人。”
“縣令大人收取十稅一的金額,那是天經地義。”
“這上滬縣哪個人不欠我們縣令大人的人情,能在上滬縣生活下去的人,都得感恩我家縣令大人。”
“彆說十稅一,就算是五稅一,我們也願意。”
“如果客官再敢對我家縣令大人出言不遜,請你立刻離開,本店恕不招待。”
朱元璋目瞪口呆的看著掌櫃的前後變化,前恭後倨?
僅僅就因為自己罵了李進是個狗官,這掌櫃就對自己這個態度?
馬皇後見狀,急忙出來打圓場道:
“掌櫃的莫要生氣,隻是我家當家的聽說十稅一實在太過高昂,為你們打抱不平而已。”
“畢竟我們也是商人,從來沒聽說過這麼高的稅。”
掌櫃臉色稍緩,出口解釋道:
“我家縣令厚待商人,在上滬縣更是招商引資,對商人一視同仁,積極發展商業。”
“除了上滬縣,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有商業氛圍的縣城。”
“不僅如此,縣令大人還會承諾商家,交稅的商家的後台,就是縣衙。”
“如果有任何人膽敢在商人店鋪裡鬨事,那縣令大人就會嚴懲他們,甚至直接處死。”
“在上滬縣,交了這個稅,其他什麼稅都不用管,這就是縣令大人給我們的承諾。”
朱元璋沉默了。
雖然他朱元璋對商人實行減輕徭役,降低賦稅的政策。
但是對於商人的地位從來都是看不起的,這也導致商人在哪裡經商都會受到欺負。
不僅是官員衙役要吃拿卡要,就連街上的地痞流氓都要去收保護費。
換算下來,彆說十稅一,就算是五稅一都不夠。
李進在這裡實行十稅一的製度,但是他李進也是乾實事的,告訴所有商家,他們的後台就是縣衙。
就是他們的縣令大人李進。
這樣商人不被官員欺壓,街上的地痞流氓更是不敢招惹縣衙,換算下來還是商家賺了。
劉伯溫自然也是知道其中的道道,隨即朝朱元璋說道:
“臨近中午,要不咱們先去吃點東西?”
這是給朱元璋遞台階下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隨後帶著幾人就離開了白金漢宮。
.....
“伯溫,你說李進為何總是有出人意料之舉?”
朱元璋出來後,忍不住朝劉伯溫問道。
劉伯溫輕捋了捋胡須,說道:
“能人異士,總有驚人之舉。”
“我想,這個李進就是所謂的奇人吧。”
朱元璋想了想,說道:
“你說,咱重農抑商的策略,是否錯了?”
看到上滬縣如今的繁華,朱元璋對自己的做法產生了懷疑。
在他的設想中,曆朝曆代都是以農為本,隻有農民都去種地,那國家的稅賦才會增多。
國庫充足了,再加上百姓都能吃飽肚子,那就是大明盛世。
這也是朱元璋理想中的盛世。
可是在揚州,他覺得自己的盛世夢想摔得稀碎,那裡的百姓都易子而食了,又哪裡來的盛世天下?
但是在上滬縣,朱元璋卻覺得這種繁華似錦的景象,不正是自己期待的盛世之景?
難道自己的策略錯了,應該像李進這樣,鼓勵經商,才能讓天下進入盛世?
劉伯溫卻是搖頭說道:
“不,皇上,您是對的。”
“可是揚州百姓,易子而食。上滬縣百姓卻是豐衣足食,生活幸福。”
“皇上,您是一國之君,考慮事情自然是以大明天下為主。”
劉伯溫開始自己的分析: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如果天下的百姓都因為經商賺錢,而去拋下土地不去種田。”
“那商業再繁榮,也隻不過是無根之萍,無源之水,無水之木。”
“正是因為大明各地的農業,才能支撐起上滬縣的商業,這才是皇上您的功績。”
“李進隻不過是縣令,一隅之地,如何能與您相比?”
朱元璋被劉伯溫一頓彩虹屁拍的十分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