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昶,江南義烏縣受災,你可知道?”
“微臣知道,已經在戶部討論過,打算拿出三十萬兩銀子,給義烏縣賑災。”
呂昶第一次參與這麼高級的會議,但是整個人卻是顯得從容不迫,好似早有準備。
見到呂昶的表現,朱元璋微微點頭,覺得呂昶的確沒有讓他失望。
不過在聽到三十萬兩銀子的時候,朱元璋微微皺眉。
呂昶還以為朱元璋覺得花費的銀子太多了,趕忙說道:
“皇上,這已經是最低預算了。那義烏縣的良田基本上全部都被淹沒了。”
“百姓們失了生機,隻能流離失所。”
“想要讓百姓能夠活下來,朝廷必須要做好長時間救濟的準備,至少三個月。”
“義烏縣屬於江南上等縣,至少有百姓十餘萬,這樣算下來,三十萬兩也隻是勉強支撐。”
“你誤會咱的意思了,咱當然知道百姓受災的情況。”
“咱之所以愁眉不展,是因為咱覺得三十萬兩銀子,可能遠遠不夠,這樣的話,義烏縣百姓豈不是要餓死很多人?”
朱元璋見呂昶不斷解釋,知道他誤會了自己。
“咱覺得應該再加三十萬兩,這樣才有可能在不餓死人的情況,讓義烏縣渡過此次災害。”
誰知朱元璋這話剛說出來,李善長就跳出來反對道:
“上位萬萬不可,如今朝廷財政已經是捉襟見肘,不說那這多出來的三十萬兩,就連那三十萬兩都得從彆的預算中挪出來。”
“如果再加上這三十萬兩,那隻怕今年的很多事情都會被耽擱。”
“就連南征雲南等地的計劃,也會付諸東流。”
劉伯溫眉頭微皺,反對道:
“今年不能南征,那就明年再去。”
“大軍能等,可是義烏的百姓能等嗎?他們現在已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就等著朝廷去救援。”
“朝廷怎麼能因為沒有銀子,就放棄救災呢?”
“劉大人,你也要體諒朝廷的難處啊。”
李善長滿臉的責怪看向劉伯溫,好似覺得劉伯溫不懂事一般。
劉伯溫則是針鋒相對,大聲道:
“我能體諒朝廷,可是李相覺得那些快要餓死的災民,能體諒朝廷嗎?”
眼看著二人爭論不休,朱元璋雖然樂見於此,但是此刻卻不是看熱鬨的時候,當即出言打斷道:
“好了,都彆吵了。”
“此時咱自然有辦法,就按照呂昶說的,戶部立刻撥出三十萬兩銀子,趕赴義烏。”
“剩下的銀子,咱來想辦法。”
李善長三人聞言,不覺有些驚訝,難道皇上要自掏腰包,為百姓賑災?
想到這,三人齊齊拜下,朝朱元璋躬身道:
“遵旨。”
劉伯溫繼續開口道:
“皇上,臣馬上安排禦史監察此事,絕不會讓這些銀子被人貪墨。”
這些都是救命的銀子,劉伯溫決不允許有人敢伸手。
不過,朱元璋卻是擺手道:
“咱已經有人選了,你們都退下吧。”
“他絕對不會讓咱失望的,而且他有的是銀子。”
三人都是不明所以的離開了上書房,不知道皇上口中的這個他到底是什麼人,竟然有如此能耐,讓皇上如此信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