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怒吼聲,從上書房傳出去好遠,把門口的侍衛都嚇得瑟瑟發抖。
朱標見朱元璋發怒,趕忙又上前勸道:
“父皇,您先彆急,李進賑濟了這麼多災民,是有大功的。”
“而且,李進應該也不是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給人吃這些東西?”
朱元璋怒氣未消,瞪著滾圓的眼睛,看向毛驤道:
“告訴咱,李進真的把麩糠草料煮成粥,給災民吃?”
毛驤不敢隱瞞,直接把在緊急救助站看到的事情,全都給朱元璋說了出去。
甚至還把衙役對於畜生的言論給說了出來。
朱元璋說完,頓時大怒,喝罵道:
“貪官汙吏,全都是狗官。”
“這些人上下其手,把咱的救濟銀給貪汙了,就留了一些麩糠草料給咱的百姓吃。”
“好啊!這些官吏把百姓當畜生看,咱就把這些官吏變成畜生。”
“來人!!”
眼看著朱元璋就要發雷霆之怒,毛驤又把自己在義烏見到的官員形象趕緊說了出來。
聽到義烏的官員,竟然全都是主動帶頭乾活,朱元璋有些傻眼。
剛才還在怒罵狗官的他,這個時候,也不知道該怎麼描述這群義烏官員。
朱標也是進言道:
“父皇,此事可能另有隱情,還是再讓人去探查一番,再做決定。”
朱元璋揉了揉眉頭,隨後讓毛驤暫且退下。
即便真的是要再派人前去,那也不能當著毛驤的麵說,要不然就是對毛驤的不信任。
想起李進在義烏的種種行為,朱元璋思慮片刻後,鄭重說道:
“咱要親自去義烏看看!”
朱標聞言,頓時大驚失色,說道:
“父皇,萬萬不可啊!”
“上次去微府私訪,百官就頗有微詞。”
“現在如果父皇再去義烏,隻怕百官就會上奏進諫了。”
“這些文官沒事就喜歡上折子,不用理他。”
朱元璋卻是擺了擺手,表示無所謂,文官都是一個德行。
“如果咱不親自去一趟義烏縣,看看義烏縣的百姓,咱實在是放心不下。”
朱標見朱元璋心意已決,自己肯定是勸不動了,於是說道:
“父皇要去的話,一定要帶上兒臣,兒臣也想知道那所謂的以工代賑到底是怎麼做的?”
朱元璋哈哈一笑,說道:
“咱看你也是想著出去透透氣!”
朱標摸了摸後腦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
朱元璋決定的事情,旁人很難勸阻。
這次朱元璋輕車簡行,除了帶上朱標,就是毛驤和幾名錦衣衛。
應天府距離義烏很近,沒過兩天,朱元璋的馬車就來到了義烏境內。
剛進入義烏,就看到成群結隊的百姓,在官員的帶領下,在路邊奮力的乾活。
“爹,你看。果然如毛大人所說,這些義烏官員真的是以身作則,帶頭工作。”
朱標見到這一幕,伸手指了指那些官員,衝朱元璋說道。
朱元璋點了點頭,但是臉上仍舊是麵無表情。
這些本來就是官員本職的工作,沒必要大驚小怪。
在朱元璋的認知裡,大明的官員就得這樣,這隻不過基本操作,剛剛過及格線,沒有什麼值得誇讚的。
他現在更想知道這些百姓,在吃什麼東西?是不是和官員吃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