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哪有兩全法?”
李進聽到朱標的問話,不禁笑道:
“時局變化,如雲似煙,根本無法預測,隻有當下最合適的政策,沒有適用於萬世的國策。”
“當今皇上封王戍邊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鞏固皇權,讓大明江山永世長存,同時又能兼顧防衛邊疆的責任。”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這些皇子們必然是要具有兵權的。”
“如果不想給後世子孫留下禍患,不如封王不封地,封藩不繼藩。”
“何謂封王不封地,封藩不繼藩?”
朱元璋聽到李進的話後,眼神逐漸變得認真起來。
如果李進真的說出什麼兩全其美的話來,隻怕朱元璋當場就會噴他一臉。
這種鬼話,朱元璋打死都不信。
但是李進卻說出,政策要隨著時局的變化而變化時,讓朱元璋肅然起敬。
正如這世間,沒有亙古不變的道理。
朱元璋正是聽到這些,才決定好好問問李進,如今在他看來,最為合適的政策。
李進輕輕摩挲下巴,說道:
“封王當然可以,讓他們替皇上在北邊抵禦外族,此乃大功,應當鼓勵。”
“但是封地就不必了。”
“藩王的俸祿都由國庫來出,他們哪裡還需要這些封地?”
“正如剛才所說,如果藩王開始執著於兼並土地,那這樣的藩王對朝廷何益?”
“藩王的目光應該專注於抵禦外族,而不是貪圖享樂。”
“而且現在的時局需要皇上分封藩王,但是在後世就不一定需要分封藩王,皇上應該將封王戍邊控製在他這一代。”
“避免日後的藩王泛濫,導致國庫空虛。”
朱元璋輕輕點了點頭,但仍是有些遲疑的說道:
“那這樣的話,以後的皇子豈不是隻能自食其力?”
李進翻了個白眼,說道:
“他們都已經身處皇室,剛出生就站在了世間權貴的頂層了。”
“如果這樣都不能闖出一片天地,那豈不就是廢物?”
“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老黃,這種事情就不用擔心了。”
“即便是再落魄,他們也不會餓死。難道你不見這天下有多少百姓,每日拚命勞作,都食不飽腹嗎?”
朱元璋本來還有些生氣,但是到最後,朱元璋卻是又無話可說。
旁邊的朱標聞言,卻是極為興奮,迫不及待的開口問道:
“那又何謂封藩而不繼藩呢?”
“很簡單。”
李進解釋道:
“藩王貴為親王,自然尊貴無比,位於百官之上,皇帝之下,可謂是權勢滔天。”
“但是他的子孫沒有資格繼承藩王爵位。”
“隻能繼承他的下一級爵位,直至徹底淪為平民百姓。”
“什麼?這不就是推恩令?”
朱元璋聽到這話,頓時拍案而起。
李進這混賬,竟然敢把推恩令用在自己的兒子身上,實在是混賬之極。
“你可知道,如果讓皇上知道,你心思如此歹毒,會是什麼下場?”
旁邊的藍玉本來還坐的好好的,此刻朱元璋突然站起來,把藍玉嚇得也是慌忙站起。
桌子上的其他幾人,也是戰戰兢兢的站起身,脖子縮的像個鵪鶉,看起來極為乖巧。
隻有李進風輕雲淡的坐在原地,甚至他還有心思端起酒杯,小酌一口,對朱元璋責怪道:
“你看看你,老黃,大家一起吃個飯,你老是這樣動不動就發脾氣。”
“咱們今天說的話,出得我口,進的你耳。”
“出了這個門,我是一句都不會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