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皇上為了這個所謂封王戍邊,已經準備了多年,這次提出,就是抱著必成的決心。
這個時候敢反對的都是真的勇士,而且這人竟然還連帶著朱元璋一起罵了。
這隻能說小鳥啄牛屁股,雀食牛逼。
“劉伯溫,陳懷義是你手下的禦史吧?”
朱元璋掃視了幾圈百官後,直接點了劉伯溫的名字。
“陳禦史在奏折中大罵咱是昏聵之君,倒行逆施,你作為禦史台長官,此事是否知曉啊?”
劉伯溫聞言臉色一變,來不及反應,趕忙跪下請罪道:
“臣馭下不嚴,致使陳懷義竟然胡言亂語,侮辱皇上,請皇上降罪。”
“但是陳懷義到底說了什麼,臣的確不知。”
旁邊的李善長和胡惟庸見劉伯溫如此狼狽,紛紛露出幸災樂禍的樣子。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眼底閃過一絲殺意。
在朱元璋看來,這陳懷義大概率的可能就是這個劉伯溫指使的。
劉伯溫自持是讀書人,看不起他這個乞丐皇帝,一直被朱元璋耿耿於懷。
這次陳懷義出事,如果朱元璋想要趁機除掉劉伯溫,那自然也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不過朱元璋又看了看劉伯溫身旁的李善長,最終還是輕呼了一口氣,說道:
“此事都是陳懷義的過錯,與你何乾?”
“既然你不知情,就不要把什麼過錯都往身上攬!”
“不過咱想問問,劉伯溫,你對封王戍邊怎麼看?”
劉伯溫聽到朱元璋的話後,額頭上頓時冒出冷汗。
這就是一道送命題,如果一句話說錯,就會立馬萬劫不複。
“啟稟皇上,臣覺得封王戍邊實乃上上之策,臣對封王戍邊沒有任何意見。”
“臣覺得諸位皇子能夠報效朝廷,為朝廷戍守邊疆,還能教化百姓,善莫大焉。”
“臣已經在奏折上講述了自己的觀點,那都是臣的肺腑之言,不敢有一絲隱瞞,望皇上明鑒。”
朱元璋略帶玩味的看著劉伯溫,一直等劉伯溫講完,朱元璋都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大殿內陷入了詭異的沉默之中,劉伯溫隻感覺度日如年,如芒在背。
稍頃,朱元璋輕笑一聲,說道:
“聽聽,這就是咱的禦史台長官,說話就是好聽。”
場內壓抑的氣氛隨著朱元璋的開口,頓時被打破,匍匐在地的劉伯心中也是一鬆。
“但是,你們說的這些觀點,咱都聽膩了。”
“難道咱的大臣都是一個觀點?那你們實在是讓咱失望了。”
“朝堂之上,袞袞諸公,竟然還沒有咱的太子有見識。”
“標兒,去給這些人講講,咱為何要封王戍邊?”
文武大臣的目光隨著朱元璋的話,全都投到了朱標的身上,不知道朱標又有何高見?
“父皇過獎了。”
麵對百官的注視,朱標微微一笑,溫和的聲音在大殿內緩緩響起:
“不過兒臣的確有些淺見,願給諸位臣公分享一二。”
“封王戍邊,實乃是亡國之策!!!”
“嘩!”
此話一出,底下文武百官,就好似炸開了鍋一般,全場嘩然。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