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咱知道你的本事,如果你的本事全都放出來的話,肯定比李善長還要精明能乾。”
“咱對你可是寄予厚望,希望你不要讓咱失望!”
“你懂咱的意思嗎?”
朱元璋絲毫不吝嗇對胡惟庸的誇讚,對於胡惟庸這個人,朱元璋是十分看重的。
畢竟是跟著自己在濠州起義的老弟兄,而且有真才實乾,現在多誇誇他,好讓他給自己死心塌地的乾事。
胡惟庸在聽到這些誇讚後,激動的不能自已,饒是他那幾年來逐漸冰冷的心,都忍不住心潮澎湃。
“皇上,臣下必定肝腦塗地,以報皇恩。”
說罷,一腦袋重重的磕在了堅硬的城牆之上。
朱元璋咧開嘴角,無聲的笑了,不管如何,能夠收攏這麼一位能臣的心,還是讓朱元璋十分開心。
“好好把城牆修好,等你做完了此事,咱還有另有重任。”
說完,朱元璋就轉身離開了城牆之上,返回上書房。
....
胡惟庸在受到朱元璋的激勵之後,僅僅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把預計一個月的活計給做完了。
朱元璋大為振奮,決定讓胡惟庸休憩幾日,隨後就讓他中書省上任。
這次朱元璋給胡惟庸安排的位置,乃是中書省參政,雖然品級不高,但是可以參加國家大事的商討,是一個要職。
胡惟庸接到聖旨之後,對朱元璋更是感激涕零。
現在的胡惟庸有著皇上看重,再加上中書省一把手李善長的提攜,一條康莊大道,已經出現在他的麵前。
接下來,隻需按部就班,把李善長這個老師給熬到退休,那這個中書省丞相的位置,就是他的囊中之物。
胡惟庸在休憩的這幾日,並沒有歇著。
他時刻記著自己老師給自己安排的任務,在休憩的第一天,就雇了個馬車前往上滬縣。
胡惟庸要趁著這幾日休憩時間,把上滬縣的情況摸個明白。
雖然李善長是自己的老師,但是對於上滬縣一事,胡惟庸還是覺得李善長實在誇大其詞。
有可能是上滬縣的確治理的比較好,但是絕對沒有李善長下人描述的這麼繁華,很可能是這下人沒什麼見識,在李善長麵前胡言亂語。
如果真的如那下人所說,隻怕這上滬縣的縣令就不是人,而是一個妖,要不然怎麼可能打造出如此盛景?
胡惟庸在內心裡對上滬縣已經下了決斷,就是下人的胡說八道,十成能信個一兩成就不錯了。
可是等到胡惟庸真的達到了上滬縣,他才知道,自己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錯的離譜。
當胡惟庸看到那平坦寬闊的灰白色大道,他就知道上滬縣絕對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簡單。
等他來到縣城,看到那如雲的商鋪,摩肩接踵的百姓,森林一般矗立的高樓大廈,胡惟庸隻感覺自己的價值觀被衝擊的粉碎。
這世上竟然真有如此繁華的城市?
真有能揮汗成雨,揮袖成雲的縣城?這上滬縣縣令竟然真的恐怖如斯。
為了探明上滬縣的真實情況,胡惟庸在這裡足足待了三天。
這三天裡,他從這座城市百姓的組成,商業的來源以及土地的耕種方麵,對上滬縣做了一個係統的統計。
但是這個統計結果,卻是再次衝碎了胡惟庸的世界觀。
這座上滬縣的繁華來自上滬縣縣令李進,而李進僅僅才上任了不到五年的時間,就將上滬縣打造的如此繁榮昌盛。
這還是一個人能做出來的?
要知道這座城市的稅收,如果真的收上來,已經遠遠超出了應天,甚至應天府一地加起來都不一定抵得上上滬縣一個縣!
除了妖怪,胡惟庸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個李進了。
好在胡惟庸知道李進是一個淮西人,就打算前去拜訪一下李進。
但是接下來的事情,卻是直接打破了胡惟庸對李進的認知,再次刷新了胡惟庸的人生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