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六九在朱元璋麵前極力的辯解,希望朱元璋能夠原諒他。
但是朱元璋的臉色從始至終都是陰沉著,沒有任何變化,直到朱六九說完,朱元璋才緩緩開口道:
“這事是你乾的,還是咱那個侄子乾的?”
朱六九瞬間閉嘴,他不知道該怎麼說,隻是可憐巴巴的看著朱元璋,希望朱元璋能夠既往不咎。
不過朱六九注定要失望了,朱元璋看朱六九不說話,頓時朝門外大喝一聲:
“毛驤!!!”
毛驤從門外閃進大殿,趕忙跪下請安道:
“拜見皇上!”
朱元璋眯起了雙眼,朝毛驤問道:
“你可知此事,到底是誰在幕後指使?”
毛驤作為錦衣衛指揮使,陪著胡惟庸辦案,從頭跟到尾,自然是知道此事的來龍去脈。
感受到朱元璋引而不發的殺氣,毛驤沒有半分猶豫,說道:
“是朱桓乾的。”
朱桓,朱六九的兒子,朱元璋的侄子。
作為朱六九唯一的後代,朱六九對朱桓可謂是溺愛至極。
再加上朱元璋對朱六九一家的恩寵,朱桓可謂是含著金鑰匙出生,在眾人的擁護下成長。
走到哪裡都是稱讚一片,讓朱桓隻覺得全天下都儘在掌握。
朱元璋對他這個侄子,也是相當的看重,在朱桓小的時候,就將朱桓接進宮,與朱標作伴。
隻是年紀稍長,才放出宮去曆練。
說是曆練,其實就是貼金,畢竟在應天府的衙門裡,有誰不知道朱桓是朱元璋的侄子。
當成老祖宗供著都嫌朱桓過得不順心,誰還敢給朱桓找不痛快。
漸漸地,朱桓在外界接觸了五花八門的人,自然有許多商人投到了朱桓的名下。
而朱桓的財富與日俱增,這些商人依附於朱桓之下,也不斷依賴權勢,打壓異己,賺的盆滿缽滿。
最近更是有商人參加了李進的招商引資,在看到李進掌握有皇家商會的禦批。
並且即將享有出海的權利時,這些商人頓時紅了眼,回到京城,就直接找到朱桓,把此事告訴了朱桓。
想要讓朱桓把出海的權利拿到手,到了那時,他們就成了可以出海做商貿的人,這其中的利潤自不用說。
朱桓雖然貪財,但是卻不傻,他知道自己的叔叔,對想要出海的人是多麼痛恨。
所以他才要先把事情給鬨大,到了那時,李進如果被抓起來,那他就能替代李進的職位,神不知鬼不覺的從上滬縣出海。
如果李進不被抓,那就說明朱元璋對出海的態度十分模糊,到了那時才是他出麵向朱元璋求取出海權的時候。
可是他沒想到,朱元璋既沒有抓李進,也沒有要接觸禁海令的意思,反而直接痛下殺手,將造謠的商人直接抓進詔獄。
日夜嚴刑拷打,這讓他有些慌亂,畢竟如果這些商人撐不住,把他給供出來,那他就死定了。
雖然他深受朱元璋的喜愛,但是朱桓知道朱元璋的性格,一旦他要威脅道大明的江山,彆說是他朱桓,哪怕是自己親兒子,都得死。
朱文正就是最好的證明,曾經堅守洪武六十天,打敗陳友諒的最大功臣,朱元璋最親的侄子,現在呢?
已經消失不見,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裡,也沒有敢問朱元璋,隻知道從洪武元年,這位年少得誌,意氣風發的少年,就再也沒有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中。
想到這,朱桓不禁打了個寒蟬,趕忙去找自己老爹商量對策。
他想讓自己老爹去找朱元璋認罪,朱元璋再狠也不會殺他這個唯一的哥哥。
並且朱桓還教了朱六九怎麼開脫罪行,無外乎就是為朱家著想,這才發生今天的事情。
但是朱桓還是打錯了算盤,朱元璋的錦衣衛又怎麼可能是吃乾飯的?
當他開始做這件事的時候,結果就已經注定了。
朱元璋聽到預料之中的答案,看了一眼朱六九,想看看朱六九還想說什麼?
“重八,看在我的麵子上,就繞過桓兒這一次吧?”
朱六九此刻已經慌了神,他沒想到朱元璋竟然如此冷漠。
“畢竟他是我唯一的兒子啊?”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看著可憐巴巴的朱六九,說道:
“咱就給桓兒一次機會,等會咱把他叫過來,如果他能主動承認這些年犯下的錯,咱可以既往不咎,饒他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