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海滿懷疑惑的跟著李進返回了上滬縣,現在他隻想知道李進到底有什麼好東西。
這次回上滬縣,李進沒有走陸路,而是帶著汪大海從水路出發,直達上滬縣港口。
雖然現在的上滬縣港口規模很小,有很多還在建,但是從建設的人手以及鋪設的麵積來看,這個港口工程是十分巨大的。
甚至比應天的江浦碼頭,都要大上兩到三倍,據汪大海估計,這裡建成之後,隻怕最少能盛下二十萬人。
這還是保守估計,主要是汪大海沒有見過施工圖紙,要不然他肯定能猜的更加詳細。
汪大海東張西望的跟在李進麵前,自從來到上滬縣,汪大海總有一種這裡好像有些與眾不同的錯覺。
在認真的思索之後,汪大海覺得這裡充滿著活力,到處都在建設。
百姓的臉上經常能夠看到幸福的笑容,即便這些人看上去比較勞累,但是笑容還是從心底綻放出來。
看得汪大海暗暗咋舌,同時他也對李進這個年輕的縣令,感到一種油然而生的欽佩。
能讓這裡的百姓過上好日子,李進的能力,自然不用多說。
李進卻沒有在意這些,他帶著汪大海沿著港口建成的馬路之上,走了沒有多遠,就來到了另外一個港口。
說是港口,不如說是一個碼頭。
隻是這裡的碼頭,與外界隔絕,好似是獨立的,有專門的用途。
等到汪大海走進這座神秘的碼頭後,卻被裡麵的東西給驚呆了。
隻見不知何時,這裡竟然已經搭建起了船廠的輪廓,隻是與龍江船廠的不同,這裡的水槽隻有5個。
遠遠比不上龍江船廠的規模,但是看著人來人往的人群,不斷的參與船廠的建造,汪大海還是忍不住熱淚盈眶。
“這裡叫做寶船廠,是以後你工作的地點。”
李進走在汪大海前麵,開始給汪大海介紹這裡的環境。
他之所以想要去買龍江船廠,無外乎是想給自己的船廠披上一層合法的皮。
所謂借殼上市,用的就是這一招。
不過龍江船廠如此殘破,這也是讓李進沒有想到的。
他本來想從龍江船廠搞來一些設備和人才,但是最終卻帶回了汪大海。
好在汪大海也沒有讓李進太失望,他現在的手下有了造船師,卻沒有汪大海那麼經驗老到。
那些人看到李進的圖紙之後,隻能搖頭歎息,隻有汪大海有信心做出來,這就是差距。
李進並不想依賴於任何人造船,他要自己獨立的打造船隻,這樣才能把出海遠洋的船隻,徹底掌控在自己手中。
這是他一開始就想好的,哪怕不惜花上一百萬兩銀子。
朱元璋以為他賺了,但是真正賺發了的是李進,因為他將徹底的掌握大明的製海權。
有了這個船廠,所有海商以後都要看他的臉色,要不然這些人的船隻都沒法修理,更彆說出海了。
而汪大海就是李進看上的首席工程師,他將帶著這個船廠的造船師,不斷的研製新的船隻,以供李進縱橫四海。
“你來看看這裡。”
李進帶著汪大海走到了一處非常小的水槽。
說他小,不是說他真的小,隻是相比於其他水槽,這個水槽就如同迷你的一般,縮水了將近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