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愧是咱的宰相,做事情就是有章法。”
“此事就先按你說的辦。”
“咱這次要打通應天府和鬆江府的道路,在兩府之間修一條高速公路。”
“這件事就交給胡惟庸去辦,希望你不要讓咱失望。”
胡惟庸沒想到這件事情,竟然最終落在了自己的頭上,頓時大喜過望。
“臣絕不辜負皇上的信任。”
劉伯溫本來還想再勸,但是見到胡惟庸這副模樣,頓時長歎一聲,無奈的搖了搖頭。
底下的群臣也是一臉懵逼,不明白為什麼非要打通鬆江府的道路?
要知道應天府周圍環繞的府縣當中,鬆江府絕對是最窮的那一個。
為什麼皇上獨獨選中了鬆江府?
滿朝文武能明白朱元璋心思的,估計也就隻有李善長胡惟庸以及劉伯溫三人了。
接下來,朱元璋又和文武大臣商討了一下,其他的朝政,隨後就宣布退朝。
....
下朝之後,胡惟庸就跟在李善長身後,朝著中書省走去。
“恩師,如今皇上將這種差事交到我的手中,我真是又驚又恐啊。”
胡惟庸剛剛坐下,就朝李善長訴苦,臉上還裝作一副驚恐的神色。
李善長卻是十分淡定,伸手就要從桌子上拿起茶杯,打算先喝口茶再說。
胡惟庸見狀趕忙起身,給李善長倒茶,口中還在不斷說道:
“皇上不知道又在哪見到這個高速公路,非要搞這麼一出,實在是讓人費解。”
李善長輕抿一口茶,隨後說道;
“隻能是那個地方。”
“而且事情,恐怕沒有這麼簡單,老夫已經很久沒有看到徐達了。”
李善長沒有點明,但是卻什麼都已經說了。
胡惟庸想到前幾個月京中的傳聞,再加上現在朱元璋執意要打通應天府和鬆江府的道路,難道...
胡惟庸猛然一驚,朝李善長問道:
“恩師的意思是說,皇上打算在上滬縣...開海?”
胡惟庸的聲音壓得很低,即便周圍沒有任何人,但是胡惟庸也怕被彆人所聽到。
李善長笑而不語,沒有就這個問題上多說,隻是說道:
“不要管那些,你隻需要把你分內之事做好。”
“這件事如果做好了,皇上對你隻會更加器重。”
“老夫今年已經五十有八了,再過兩年,就是花甲子的年紀。”
“到了那時,老夫就會向皇上請辭,而大明宰相的位置,老夫很看好你。”
李善長說完之後,就嘴角含笑的看著胡惟庸,好似真的要將自己的位置,傳給胡惟庸一般。
但是胡惟庸聽到這話,卻是趕忙又站了起來,朝李善長躬身道:
“恩師身體如此康健,怎麼能向皇上請辭呢?如果您走了,這大明的朝堂該怎麼辦?”
“學生還太年輕,需要恩師時時在旁提點。”
“學生離不開恩師,朝堂離不開恩師,大明的百姓也離不開恩師,請恩師千萬不要再說此話。”
胡惟庸此刻站立不安,一副如果李善長辭職,大明就要天塌一般,堅決挽留李善長。
李善長卻歎息一聲,說道:
“不是老夫想請辭,而是上位已經容不下老夫了。”
“算了,此事不說也罷,你還是先做好自己的事情。”
“如果這件事辦的漂亮,日後老夫向上位推薦你來坐這個位置,那也更有底氣。”
胡惟庸見李善長不願多說,也隻能點頭說道:
“此事恩師放心,學生必定竭儘全力。”
“隻是朝士紳收取銀子一事,學生又該如何做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