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在接到朱元璋和徐達之後,就直接開門見山詢問,想要知道皇上什麼意思。
這場仗到底打還是不打?
朱元璋聽到李進的問話之後,眼睛一瞪,說道:
“東南慘劇,皇上怎麼可能無動於衷?”
“皇上的意思,自然是雷霆一擊,將這些倭寇全部剿滅,碎屍萬段。”
“不過,皇上認為你比較懂海事,這才特意讓咱來問問你的意見。”
徐達在旁邊趕忙給李進使眼色,希望李進能夠好好勸勸朱元璋,讓朱元璋息了大動乾戈的念頭。
至少也要再等三個月的時間,再給京營士兵們一點時間。
哪知李進的一句話,直接把徐達整破防了。
“犯我大明天威者,雖遠必誅!”
李進臉色冷酷,擲地有聲,補充道:
“更何況,這些倭寇竟然膽敢殘殺我大明百姓,更應該世世誅之!”
“若是皇上有旨,我即刻領精兵三千,直搗黃龍,將這些倭寇全部一網打儘。”
“三千?”
不僅是徐達,就連朱元璋眉頭也是微皺。
他的意思是讓徐達帶著兩萬京營精銳,以泰山壓頂之勢,給倭寇雷霆一擊。
到時候,即便是勝不了,至少也不會輸得太慘。
但是現在,李進竟然要帶三千人,就主動出擊,這實在是太過兒戲。
旁邊的朱標立刻坐不住了,大聲說道:
“李大人,你可知倭寇底細?”
“你知道他們有多少人嗎?又有多少船隻?”
“不知。”
李進搖頭,隨後說道:
“不過這些倭寇,我視之如同土雞瓦狗,插標賣首之輩,有何懼哉?”
“我手下三千虎賁,必能一舉建功將這些倭寇,全部趕儘殺絕。”
朱元璋不知道李進哪來的勇氣,但是他卻不能看著李進胡鬨,直接開口道:
“不行,三千人太少。”
“你這海軍基地裡麵,有著兩萬人,你要全部帶上。”
“兵在精,而非在多。”
“這三千人乃是海軍中,最為精銳的部隊,其他士兵還沒有完全適應海上戰爭。”
“即便帶上他們,也是累贅,不如輕裝上陣。”
李進信心滿滿,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說道:
“兵者,詭道也。”
“如今倭寇剛剛成功劫掠大明,正是誌得意滿之時。”
“此刻的他們絕對不會想到,會有一支精銳艦隊,突襲他們的大本營。”
“趁著他們驕縱之際,我猝然一擊,倭寇必定沒有防備。”
“想必絕對可以大獲全勝,為大明百姓報仇!”
李進說的頭頭是道,但是朱元璋徐達還是不放心。
畢竟大明周邊的倭寇,這幾年越發壯大,人數至少在八萬人左右。
李進區區三千人,怎麼可能剿滅的了,這麼大一股勢力?
再說,徐達把朱元璋帶到這裡,是讓李進說服朱元璋不要出兵。
現在李進竟然比朱元璋還要激進,不僅要出兵,竟然還要隻帶著三千人出兵,這簡直就是駭人聽聞。
徐達搖頭否定,說道:
“不妥,我覺得還是等那兩萬京營士兵完全訓練完成之後,再次進攻倭寇。”
“如此一來,不用冒險,以堂堂之兵,正麵碾壓倭寇,這才是王道。”
徐達還是想要以勢壓人,經過這麼多年的戰場打磨,他早就悟出了能夠取得勝利最簡單的方法。
那就是以勢壓人,任你如何花裡胡哨,我以大勢壓之,必能獲勝。
任何技巧,在絕對的實力麵前,都隻能是徒勞無功。
朱標也是讚同徐達的方法,畢竟徐達的方法是最靠譜,也是最安全的一種。
但是旁邊的朱元璋臉色卻是不好看,他豈不知大勢壓人,以正合以奇勝?可現在局勢如此,他也沒有辦法。
李進之前也是這種想法,但是在收到倭寇的情報之後,他卻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咱們等得起,百姓們等不起。”
“據可靠消息,倭寇可能很快就要發動第二次侵襲。”
“接下來,很有可能會有第三次,第四次侵襲,誰也說不準。”
“什麼?你說的可是真的?”
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沒想到倭寇竟然真的敢,再次發動突襲。
之前他也隻是猜測,憑借自己敏銳的直覺,認為倭寇可能還會再次出動。
但是直覺畢竟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不能拿出來說,也很難說服徐達。
更讓自己會有種僥幸心理,畢竟直覺並不是真正會發生的事情。
可是現在李進直接把倭寇再次入寇的證據,給拿了出來,這徹底堅定了朱元璋出兵的決心。
徐達和朱標聞言,也陷入了沉默。
他們不可能不知道倭寇再次侵襲的結果,之前之所以想要勸朱元璋不要出兵,就是因為他們還抱著僥幸心理。
但是這種心理一旦被徹底打破,剩下的就隻有出兵一種結果。
要不然大明沿海百姓,肯定會受到倭寇的再次殺戮,這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後果。
“千真萬確!”
李進從袖筒中,拿出一片白布,上麵的字跡十分潦草,而且前言不搭後語。
一般人都很難看明白上麵寫的到底是什麼東西,但是李進自然能看懂。
因為這其實是一封密信,根據一種特有的組合方式,將密信內容篩選出來,得出的消息結論,就是倭寇欲再次出兵。
“這是我在倭寇那邊的細作,傳來的消息。”
“上一次出兵,他臥底的那股倭寇,並沒有收到消息。”
“這一次,盤踞在大明東南沿海的倭寇,可能都會全部動起來。”
“這些人被上一次劫掠成功的倭寇刺激,隻怕會群起響應,到了那時,對大明沿海的百姓,就是一場災難。”
朱元璋雙拳緊握,這些該死的倭寇,可謂是讓他恨之入骨。
現在在他的心中,第一個該滅掉的勢力,不再是蒙古,而是倭寇!
這些倭寇就如同蒼蠅一般,一旦看到有利可圖,就會一窩蜂的衝上來,趕都趕不走,實在是把朱元璋給惡心壞了。
“李進,咱命令你即刻準備出兵。”
“皇上在來之前,就已經告訴咱,一定要阻止倭寇的第二次侵襲。”
“大明的百姓,現在都還在內遷當中,但是這需要時間。”
“如果讓這些畜生再次侵入內地,這些來不及搬走的百姓,絕對是滅頂之災。”
李進目光轉向藍玉,那三千精銳義烏兵,是李進最開始訓練的精兵。
這些人李進還是比較有信心。
在李進的教導之下,這些人不僅是水性純熟,對於火銃以及火炮的熟練度,也是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