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師遠征,又是一大筆銀子。
朱元璋覺得自己兜裡的銀子,實在是不夠花。
但是李進卻不同意,倭島自古就是我華夏的領土。
隻是這些不肖子孫,忘記了自己的祖宗,如今有機會收複,怎麼能放棄呢?
“老黃,你的眼光怎麼還是那麼短?”
李進有些恨鐵不成鋼。
“倭島自古以來就是咱們華夏領土,當年始皇親自下令,讓徐福東渡扶桑。”
“當時的扶桑島就是現在的倭島,那裡本來都是野人,後來是因為徐福到了那裡,才出現了文明。”
“所以那裡的人應該就是咱們華夏人的子孫,隻不過現在他們忘記了自己的祖先,咱們應該讓他們認祖歸宗。”
“再說,倭島上最值錢的東西,可不是金銀,而是人口。”
“如今咱們大明剛剛建立,正缺勞動力的時候,難道不應該將那裡的人口,轉移到大明,為大明的基礎建設事業做貢獻嗎?”
朱元璋知道李進憋得什麼壞主意,分明是想把這個倭島上男丁,全部給販賣到大明做奴隸。
不過這種事,朱元璋隻想說,實在是太合他的心意了。
從胡惟庸使用倭人奴隸的反饋來看,倭人簡直就是天生的奴隸。
這些倭人吃得少,乾得多,而且吃苦耐勞,最重要的是價格便宜。
如果不是被胡惟庸在大冬天使用,這些奴隸也不會死這麼多。
不過之前李進以及徐達,又俘虜了數萬名倭寇,這些倭寇罪大惡極,一個個又體格強壯,這輩子隻有一直勞作,才能洗刷他們身上的罪孽。
這些倭寇俘虜剛一上岸,就被興高采烈的胡惟庸給接走了。
有了這批奴隸之後,胡惟庸的高速公路建設,大大加快。
以往隻有三處同時開工,人手還因為凍死了不少,導致進展緩慢。
現在雖然天氣仍舊寒冷,但是有了這幾萬奴隸的加入,胡惟庸的乾勁猛增,他覺得自己又行了。
天天就帶著人不斷的在工地巡邏。
當然,這些奴隸也不是那麼聽話,不過在京營血腥的鎮壓下,胡惟庸當著一群奴隸的麵,將錦衣衛的二十三種刑具,一一給施展了一遍了。
毋庸多說,錦衣衛殘酷凶殘的刑具,讓這些桀驁不馴的倭寇,頓時變得老實了許多。
即便是天寒地凍,這些倭寇再不敢違逆胡惟庸的命令,乖乖的在京營士兵的鞭子下,努力為大明的基建事業做著最大的貢獻。
但是胡惟庸吃一塹長一智,也沒有像上一次一樣,真的將這些奴隸往死裡壓榨。
而是給這些倭寇買了一些破舊的衣服,不管如何,至少不會讓這些倭寇再被輕易的凍死。
當然吃飯,還是麥糠加草根,糧食是給人吃的,這些倭寇哪裡還算的上人?
在胡惟庸奴隸主的壓榨之下,這些奴隸天天007,即便是餓不死也凍不死,但是身形卻是日漸消瘦起來。
對於這些奴隸健康狀態如何,胡惟庸是不感興趣的,他隻看到了高速公路的進展速度越來越快,自己很快就能往上爬了。
朱元璋對胡惟庸的進度,也是十分滿意。
朱元璋對胡惟庸新建的這條高速公路還是十分重視的。
如今倭寇已經清剿完畢,開海之事也已經在進展之中。
朱元璋最理想的開海港口,自然就是上滬縣。
這裡的發展已經是一座大城市,各種手工作坊應有儘有,若是再加上開海,這裡很有可能超越應天,成為大明排名第一的城市。
朱元璋正好趁此機會,向上滬縣收稅,而且還要收重稅。
以往上滬縣的商稅都被李進給裝進了自己口袋,現在朱元璋給上滬縣開海,投桃報李,朱元璋自然能把這裡的商稅,收歸朝廷。
在上滬縣成立市舶司,將上滬縣納入應天府直轄的範圍之中,同時加征出海的稅收,朱元璋覺得上滬縣以後就是自己的聚寶盆。
胡惟庸修建的這條高速公路,就會成為一條鋪滿黃金的大道。
以上滬縣為起點,以應天為終點,然後利用上滬縣繁華的商業,帶動起應天府的發展。
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將來,僅僅這一條高速公路,就能給朝廷帶來多少收入。
如今,高速公路的進程大大加快,朱元璋自然是欣喜不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