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島如今的局勢,十分的複雜。
在倭島之內,大體上分為兩派,一派為公家,一派則為武家。
公家則是忠於倭島天皇的一派,屬於政府官員,但是這類官員大多是從政,兵權基本沒有。
而武家則恰恰相反,武家手中握有兵權,但是與倭島的天皇,卻是有著激烈的衝突。
公家和武家不是一個家族,而是多個家族組成起來的派係,可以看作是保皇黨和反皇黨。
倭島的政治自古以來,就是權臣掌權。
在元朝之時,倭島的掌權者是北條家族,而北條家族則是建立了鐮倉幕府。
鐮倉幕府把持朝政,天皇不過是傀儡,所以這個時候的倭島屬於權臣的天下。
但是後來,由於忽必烈三次征討倭島,在倭島上引起了連鎖反應。
鐮倉幕府雖然屬於獨裁機構,但是武家勢力已經抬頭,武家即為武士組成的階級。
為了對抗元朝的征伐,鐮倉幕府征召了許多武士,為自己作戰,對抗元朝大軍。
但是自古以來,武士幫助倭島大名作戰,戰勝之後,是要給予賞賜以及土地的。
雖然鐮倉幕府在台風的幫助下,最終打敗了元朝的大軍,但是因為是抵抗外敵,鐮倉政府並沒有獲取到任何的土地和財物。
反而因為大規模的征召武士,導致國庫空虛,無力給戰勝後的武士發放賞賜。
土地則是更不可能,因為之前的土地早就已經分完了,哪裡還有空餘的土地分給這些武士?
這引起了武士的強烈不滿,對鐮倉幕府的統治者北條家,產生了十分大的怨言。
而現任的天皇,乃是醍醐天皇,對於被幕府架空十分不滿,果斷下令號召天下武家討伐北條家。
足利高氏響應後醍醐天皇討伐北條氏的命令,與眾多不滿北條氏獨裁的武家一起舉兵,消滅了北條氏。
自此,鐮倉幕府退出曆史舞台。
但是醍醐天皇接下來的騷操作,卻是讓他再次流亡。
醍醐天皇在恢複大權之後,竟然開始著手打壓起武家,要知道他可是憑靠著武家才能重新執掌大權。
他手中的兵權,也基本上全都是武家的勢力。
於是,足利家直接廢除了醍醐天皇,擁立新的天皇,而他自己則是自任征夷大將軍。
征夷大將軍,原本是倭島用來征伐征討蝦夷蠻族,才設立的大將軍之職,但是在幕府時代,已經成為了最高權力的代表。
隨後,足利家成立了室町幕府,成為了新一代的權臣,架空了當今的天皇。
但是事情到這裡還沒完,醍醐天皇竟然在嚴密的看守下,逃了出來。
隨後建立了南方朝廷,號召天下義士,反抗室町幕府的統治。
於是,類似於華夏曆史上的春秋戰國時代開啟,室町幕府對下層武家的約束越來越低。
而諸侯開始混戰,彼此討伐,倭島的政府也分為南北兩地,被稱為南北朝。
諸位大名打著南北朝的幌子,相互進攻吞並,室町幕府則是占據京都之地,隻能節製一隅之地。
現在來明朝出使的這兩名倭島使者,正是足利家派出來的使者。
在李進叫破足利義長的根底之後,足利義長眼光中閃現出驚駭的神色,心中瞬間掀起驚濤駭浪。
不過隻是一瞬間,足利義長就恢複過來,依舊是談笑風生,笑道:
“這位大人在說什麼?我完全聽不懂。”
“在我們倭島隻有一個天皇,自古至今都沒有變過。”
“我們足利家自然效忠的也隻有這麼一個天皇。”
“此次前來,我就是奉我們天皇之命,與大明互相探討關於貴國海域,我國族人之事。”
“沒想到大明聲稱自己是天朝上國,做事情竟然如此野蠻。”
說完,足利義長就轉身朝費清拱手道:
“費大人,看樣子貴國對我們倭島有著極大的仇恨。”
“既然如此,我們即刻返回倭島,向我天皇陛下傳達貴國的態度。”
足利義長說著就打算離開,這可把費清給嚇壞了,如果這個事情處理不好,指不定自己的烏紗帽就要沒了。
費清趕忙攔住足利義長,說道:
“誤會,這全都是誤會。”
“我們大明對你們倭島,從始至終都是十分友好的。”
“隻不過是這個人在這裡危言聳聽,顛倒黑白,我現在就讓人把他抓下去。”
“以免影響咱們兩國的友誼,請足利使者不要衝動。”
堂堂大明三品大員,竟然對著倭島的一個小小使者,奴顏婢膝,簡直把大明大國風範全都丟儘了。
一旁本來還在看戲的諸國使臣,還以為這些倭島使者要完蛋了。
沒想到這個所謂的禮部右侍郎,竟然如此軟蛋,那這麼說的話,自己等人是否也能從此人身上,得到些許好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