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不會!”
“宋大人德高望重,博學多才,名滿天下。”
“這應天府更是遍布宋大人的徒弟,等到明天這些士子知道了此事,估計恨不得活撕了你。”
“你說你沒事,去招惹宋師乾嘛?”
李進也是無奈,說道:
“我哪裡會去招惹他,實在是宋濂欺人太甚。”
“他是大儒出身,結果卻非要把儒家的那一套搞到外交上麵。”
“儒家的那一套,修身齊家還可以,但是把仁義放到國與國之間,這簡直就是白癡行為。”
“國家之間爾虞我詐,都在想方設法的從彆國謀求利益。”
“如果讓宋大人這樣的人去搞外交,隻怕會被人家賣了還在數錢。”
“宋大人的思想太過天真,也太過可笑。”
“為了咱們大明的利益,也為了大明百姓的安危,我才不得不勸告宋大人,告老還鄉,頤養天年。”
“你們給我評評理,我錯了嗎?”
朱標和朱元璋以及徐達都是無言以對,畢竟一定程度上,李進所說並沒有錯。
宋濂這個人,讓他搞一些典禮文會,那絕對是沒問題的,必然能給你搞得像模像樣,熱熱鬨鬨。
但是讓他去搞外交,的確有些不太合適。
這其實也不怪李進,要怪也應該怪朱元璋,如果不是朱元璋非要召見宋濂議事,也不會出現這種事。
想到這裡,朱元璋不再多說宋濂的事情,反而朝李進詢問道:
“李進,你剛才說國與國之間,全都是爾虞我詐,這是不是有些過了?”
“畢竟咱大明的這麼多屬國,國與國之間相處也是十分友好的,並沒有出現什麼爾虞我詐啊?”
李進翻了個白眼,說道:
“那是因為你手上握著刀子,誰敢給你玩心眼?”
“自古以來華夏民族強盛的時候,不都是如此?”
“當華夏民族強大至極之時,周邊的這些國家,全都是老老實實的,笑臉相迎。”
“但是隻要華夏民族隻要虛弱下來,這些人就會瞬間翻臉,然後第一個舉起屠刀,揮向我們。”
“這些平時看起來笑臉吟吟的國家,反而是下手最狠的人。”
“就比如,遼東的朝鮮,高句麗的後裔,當年高句麗對華夏子民犯下的種種罪行,在曆史上還少嗎?”
“現在的倭島可能看上去比較老實,但是在未來幾百年後呢?”
“如今他們不夠強大,都敢派遣倭寇侵擾我大明海域,等到他們強大呢?”
“他們會對我華夏民族造成更大的危害。”
“既然如此,我大明先下手為強,將這種隱患直接清除,豈不是為後世子孫清楚一大禍害?”
李進侃侃而談,越說越離譜。
在朱元璋看來,小小的倭島,不過以海島之國,對大明有什麼威脅?
在場諸人,也就隻有李進知道他說的都是真的。
為了避免日後的慘劇,李進不得不先把大禍先加到倭島頭上。
最好能讓倭島上麵這些卑劣的種族直接滅絕,才最保險。
徐達想了想,隨後說道:
“李大人,你說要把倭島滅亡,那你有什麼計劃嗎?”
李進聽到這,挺起了胸膛,說道:
“那是自然。”
“接下來,好戲才剛剛開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